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桓什麽意思

桓什麽意思

桓的釋義:指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也泛指立於城門、橋梁、寺廟等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

桓(讀huán),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最早字形見於戰國《古文典》。本義指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也泛指立於城門、橋梁、寺廟等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桓多成雙而立,又稱桓門、華表。

桓,形聲字。木做形旁,表示樹木,亙(xuan)為聲旁。秦漢文字中,亙的《說文》小篆字形承襲春秋文字,省作(字形2所從);秦簡文字承襲戰國文字,省作亙(《睡甲》200頁,“垣”字所從),為後世文字所本。

“桓”,本義指古代郵亭旁邊用為標誌的木柱,後也泛指立於城門、橋梁、寺廟等處起標誌作用的木柱。桓多成雙而立,又稱桓門、華表。又,在現代漢語楷書中有音gèn之“亙”(亦作“亙”,舊音gèng,“恒”從此得聲),在古文字中另有來歷,與“桓”、“宣”、“垣”等字所從者並非壹字。戰國文字左邊從木,右邊是亙,隸變後楷書寫作桓。

古籍解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胡官切。音丸。《說文》:郵亭表也。徐曰:表雙立為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板,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壹。《前漢·尹賞傳》:葬寺門桓東。又斲木如石碑,四植謂之桓,以下棺也。《禮·檀弓》:三家視桓楹。又《周禮·春官》:公執桓圭。又桓桓,武貌。《書·牧誓》:尚桓桓。《詩·魯頌》:桓桓於征。

又盤桓,難進貌。《易·屯卦》:盤桓,利居貞。又水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又《謚法》:辟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又《方言》:桓,憂也。又木名也。郭璞雲:葉似柳,子似楝。《玉篇》:皮黃白色。《山海經》:袟周之山木多桓。又《酉陽雜俎》:無患木,名桓。又盤桓,髻名。《古今註》:長安婦人好為盤桓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