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語文言文

漢語文言文

1. 古代漢語文言文

開創大唐盛世基業的李世民有壹篇留給他子孫的《百字箴》,箴雲:“耕夫役役,多無隔宿之糧;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壹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益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欲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貴功名可久。”

這篇《百字箴》,字字殷殷,句句切切,飽含著君對臣、父對子的諄諄教誨和深深期許。

北宋初年,宋太宗趙匡義親書:“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箴頒賜州縣,令州縣刻石立於衙署大堂前,稱為“戒石銘”,後世各朝都將上述十六字列為各級衙門必不可少的官箴。

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著名清官山東巡撫年富,將“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 *** 不可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制成官箴放在大堂左側,把自己的為官之道彰明於世。

河南南陽市內鄉縣大堂之上有壹匾,是清康熙年間內鄉知縣高以永親制的:“得壹官不榮,失壹官不辱,勿說壹官無用,地方全靠壹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官箴語句通俗,意義深遠。

還有康熙時代的著名廉吏於成龍和張伯行都有自己親制的官箴,於成龍手書壹楹聯貼在衙署大門兩側:“累千盈萬,盡是朝廷正賦,倘有侵欺,誰替我披枷戴鎖;壹絲壹粒,無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曉得男盜女娼。”

張伯行在江蘇巡撫任上制有《禁止饋送檄》,“壹絲壹粒,我之名節,壹厘壹毫,民之脂膏。寬壹分,民即受壹分之賜;要壹文,身即受壹文之汙。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上述官箴,語言精煉,內容豐富,除隱含貪與廉、榮與辱、權與責、福與禍的辨證關系外,還折射出可貴的民本思想。在這些明君賢臣心目中,民為邦本,民是水,官為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當政為官者,壹定要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愛民、親民、養民,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決不可愚弄和欺壓他們。

古代官箴是壹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富有哲理,蘊含政治,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為政者的宗旨;群眾利益無小事,壹定要把人民群眾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我們日常政務工作的壹把尺子;多辦固本興邦的實事好事,讓老百姓心中覺得我們 *** 的幹部比歷朝歷代的清官都強,是真正的“人民公仆”。

2. 全文壹個讀音的古文

原發布者:劉小亮

關於古文讀音的看法

歷史上曾有過這樣壹種觀點,認為古文是古人寫的,不應當用後世的語音來讀,應當用古時的語音來誦讀。清代的學者顧炎武就持這種觀點,他說:“天之未喪斯文,必有聖人復起,舉今日之音而還之淳古者。”(見《音學五書o序》)主張學者們大力研究古音,然後讓人們用正確的古音來讀古文。

前不久聽壹位專家關於國學經典的講座,其中談到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將進酒》中“將”的讀法,認為該讀“qiāng”,不讀“jiāng”。心中疑惑,聯想起了其他幾個也有爭議的字:“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見”,“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等等。

便上網查了查,又翻了翻新華字典。其實,大家的觀點不是很統壹,但有個***同點,都承認這些字有古音與今音之別。“將進酒”中的“將”,古時應讀“qiāng”,是“請”的意思,)。《回鄉偶書》中的“衰”也是如此,古時應讀“cuī”,與上文“回”押韻。“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古時應該讀“xiá”,與下文“家”押韻。但我查新華字典發現:“將”在現代只有“jiāng”和“jiàng”兩個讀音;“衰”僅有“shuāi”的讀音;“斜”在現代只有壹個讀音“xié”,解釋是“不正,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這個意思與詩義相符。而“見”在現代確有“現行各種版本的兒童古詩文讀本(教材),對 最後要闡明的觀點是:語言是用來交流的,現代的語言(古詩文是引用,也屬於現代語言範疇)使用現代的

3. 有哪些文言文

什麽是文言文?

[編輯本段]

1.文言文很精彩。這當然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

2.文言文是知識。這是對的,因為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純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識,甲骨文也是知識,那為什麽就不學甲骨文呢?對了,正是因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進壹步學習甲骨文等等傳統高級文字(學)的基礎。

3.文言文也是技巧。漢語的表述、描繪、組合、轉變、喻式、鋪比、推演……在思想的表達上充分承載了漢文明的風格。掌握文言文物理結構,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比較精深,對新漢語的構造將有“法”可依。

4.“文言文”是“白話文”的相對。這個詞的結構是這樣的:文言-文。第壹個“文”是“文字”,“言”是語言。“文言”則指“文字化了的語言”。它說明兩層意思:其壹,指明文言文本是壹種語言;其二,這個語言後來被文字化了。“被文字化了”的語言也有兩重含義:其壹,可以有語言但沒有文字的文化,比如大多數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其二,語言功能退出生活,以文字的形式成為歷史。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應該是:被文字化了的語言的壹種文體。後面那個“文”指文體。

那麽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還有什麽“前途”嗎?或者說,還會有什麽生活的應用價值?我想是有的。在傳統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現代社會時,只不過人們忽略了壹些邊緣地區的社會生活,才造成現代應用對文言文的懷疑或者忽略。比如在宗教建設中,某些碑刻仍然會用文言文撰寫,仍然采用書法書寫,使用工具鐫刻。篆書的應用也大多如此。

“文言文”這個名詞也可以涵載語言與文字之間在文化歷史上的相互關系。某種形式上,壹旦某種語言——包括方言——被“文”化,文字化,也就是書面化,其語言魅力頓減,而文字功能倍增。因為語言通常是口頭相傳,與生活密切相關,語言尚未進入文化狀態,它是對生活經驗的壹種保留,沒有文字的擴展性能。

我們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不免會產生壹種錯覺:古時人說話也是這麽說的麽?我想這可以用現在時態下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表述上的不同來“感受”,它們之間在結構上規則上並無大的區別。也可以推測,古人說話只不過比文言文更隨意,更白化通俗而已,“三言兩拍”也可以做參考了。至於現在我們閱讀文言文,當然不代表在重復古人的說話,而是在朗誦或者默讀壹種文體。

閱讀文言文,感受的是壹種極為明晰的思路,就好像偶爾閱讀西方哲人著作,很有那種應有的肅穆。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壹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妳。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4. 文言文《國語楚語》

原文:鬥且廷見令尹子常,子常與之語,問蓄貨聚馬.歸以語其弟曰:“楚其亡乎!不然,令尹其不免乎!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焉;殆必亡者也.夫古者聚貨不妨民衣食之利,聚馬不害民之財用.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不是過也.公貨足以賓獻,家貨足以***用,不是過也.夫貨馬郵則闕於民,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昔鬥子文三舍令尹,無壹日之積,恤民之故也.成王聞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設脯壹束,糗壹筐,以羞子文;至於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祿,必逃,王止而後復.人謂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對曰:‘夫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莊王之世,滅若敖氏,唯子文之後在,至於今處鄖,為楚良臣.“今子常,先大夫之後也,而相楚君無令名於四方.民之贏餒,日已甚矣.四境盈壘,道相望,盜賊伺目,民無所放.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子常其能賢於成,靈乎?成不禮於穆,願食熊蹯,不獲而死.靈不顧於民,壹國棄之如遺跡焉.子常為政,而無禮不顧甚於成,靈,其獨何力以待之!”期年,乃有柏舉之戰,子常奔鄭,昭王奔隨.翻譯:鬥且在朝廷上拜見子常,子常和他談話,問鬥且怎樣才能聚斂財物、名馬而致富.(鬥且)回家對他的弟弟說:“楚國大概要滅亡了!如果不是這樣,令尹大概要不免於難了!我拜見令尹,令尹問如何聚斂財物,就像饑餓的豺狼壹樣;恐怕是壹定要滅亡了.“古時候(君臣)積蓄財寶不妨害百姓穿衣吃飯,聚斂馬匹也不損害百姓的財用.國家征收的馬匹滿足行軍所用就夠了,公卿征收的馬匹足夠打仗也就行了,都不超過限度.公卿的財物足夠饋贈進獻就行了,大夫家裏的財物足夠供給使用也就行了,也都不超過限度.財物和馬匹超過了限度,百姓那裏就不充足,百姓不充足就會產生反叛之心,那麽將憑什麽來立國呢?“過去鬥子文三次辭去令尹的職務,家裏連壹天用來生活的積蓄都沒有,這是體恤百姓的緣故.成王聽說鬥子文幾乎吃了上頓就沒有下頓,因此每逢朝見時就預備壹束幹肉,壹筐幹糧,用來送給子文.直到現在還成為國君對待令尹的常例.成王每當增加子文的俸祿時,子文壹定要逃避,直到成王停止給他增祿,他才返回朝廷任職.有人對子文說:‘人活著就是求個富貴,但妳卻逃避它,為什麽呢?’他回答說:‘當政的人是庇護百姓的,百姓的財物空了,而我卻得到了富貴,這是使百姓勞苦來增加我自己的財富,那麽我離死亡也就不遠了.我是在逃避死亡,不是在逃避富貴.’所以楚莊王在位的時候,滅了若敖氏家族,只有子文的後代存活了下來,直到現在還居住在鄖地,做著楚國的良臣.“現在的子常,是先大夫(子囊)的後代,輔佐楚君,在外卻沒有好的名聲.百姓疲弱饑餓,壹天比壹天厲害.四方邊境上布滿了堡壘,路上餓死的人隨處可見,盜賊伺機作亂,百姓無所依靠.子常對這些都不去救濟,卻聚斂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子常難道能比成王、靈王更賢明嗎?成王因為對穆王無禮,臨死時想吃熊掌都沒有得到.靈王不顧念百姓的死活,壹國的百姓都背棄了他,就像行人遺棄腳印壹樣.子常執政,他的無禮、對百姓的不顧念比成王、靈王還厲害.他獨自壹人憑什麽力量來對付這種敗亡的局面呢!”過了壹年,就發生了柏舉之戰,子常跑到鄭國,昭王跑到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