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如果有了壹個模式壹個概念,那這個模式概念就不是美而是醜惡了,善良如果成為壹個概念壹個標準,那這個概念標準就不是善良而是邪惡了。
美麗如果有了壹個模式壹個概念,那這個模式概念就不是美而是醜惡了,善良如果成為壹個概念壹個標準,那這個概念標準就不是善良而是邪惡了。所以宗教教育哲學等等,都會樹立壹個美麗善良的架構標準,但這人為的所謂的標準,壹落痕跡,便成為不美不善的先驅。譬如修道先立壹至真至善至美的觀念,那壹存此念,早已離道太遠了。有真善美的天堂,便有假醜惡的地獄,舍壹取壹,離道而遠且美醜善惡沒有壹個絕對的標準,壹個標準建立,往往會造成作假風起。
出自南懷瑾《老子他說》
《老子他說》是南懷瑾先生關於《老子》的講記。南懷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對《老子》的內涵作了充分的闡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淺出,明白通暢的特點。在普及中國傳統文化,使深奧的古籍通俗化,專門的學術大眾化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老子壹書,原著不過五千言,可以說,幾乎是壹個字就涵蓋壹個觀念的好文章,壹句就涵蓋有三玄三要的妙義。老子往往把道的體相和作用,混合在壹起討論。而且在作用方面,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摻雜,應用無方,妙用無窮,甚至妙不可言,真是“應用之妙,存乎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