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筷子是伴隨著人們推開野蠻而獲得的戰利品,從它出現至今,至少已經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以下為大家分享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快來和我壹起看看吧。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1

1、筷子壹頭圓、壹頭方。圓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方的在上,圓的在下,直接接觸食物,代表“民以食為天”。

2、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這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系理解。

3、壹雙筷子分為兩根,代表中國人遵守太極和陰陽的理念。

太極是壹,陰陽是二,壹分為二,這代表著萬事萬物都是有兩個對立面組成的;合二為壹,這陰與陽的結合,也意味著壹個完美的結果。

4、《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暗八卦: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筷子有兩根就是二,對應到八卦就是“兌”卦,是“口”的意思。

筷子本身直,長對應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5、使用筷子時,壹根為主動,另壹根為從動;主動為陽,從動為陰,此為兩儀之象。

6、壹雙筷子躺在餐桌上,就如同壹支筆躺在書桌上,這是文雅的表現。

7、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8、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

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有壹雙筷子,有什麽毛病都能自己搞定,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壹磨,在水裏洗壹洗也能用。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2

筷子是我們每壹個中國人吃飯的必備工具。更為確切的說,筷子古稱箸,是壹種由中國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進食工具。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少說已有3000年歷史,是世界上以筷進食的主要地區。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壹種獨特的餐具。世界上有人的地方都有中國人,是中國人都用筷子吃飯。這個習慣幾千年也沒有改變過。

小小的筷子、簡單的筷子,中國人、乃至東方人(包括朝鮮、韓國、越南、蒙古、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幾千年以來吃飯進食壹直都是用筷子。其實這小小的簡單的筷子有它的豐富而又深刻的文化內涵,可以說,筷子是我們中國的國粹(國粹指的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十壹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用筷歷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壹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壹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等傳說。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筷子文化在中國也上演了幾幹年的歷史。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及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單從吃飯用具上來看,中國人吃飯使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各的習慣。刀叉和筷子,別看這兩者只是小小的進餐用具,卻大大的反應了了東西方人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東西方人生活觀念的不同。

各有之特色。細究我國的飲食文化,筷子文化占據了其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筷子的使用,不僅解決了我國幾幹年來的飲食用具問題,同時也反應了中國人註重力求力事力物臺於自然之理,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筷子,別看只是兩根細細的長木棍,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講,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作為壹種進餐工具,筷子除了影響我們的飲食之外,其包含的文化內涵更值得我們深究、了解、繼承和發揚。然而,近些年來,筷子文化在我國的年輕壹代中似乎並沒有得到完整的繼承及發揚,相反地,在不知不覺中,筷子文化正慢慢生也在流失。

該如何挽救這壹現象,值得我們去深思。下面就這壹問題來淺談個人壹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筷子文化的流失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壹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們今天使用的筷子和它的祖先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只不過出現了用塑料等‘’高科技’’材料制作的筷子日漸變多而已。筷子的演變發展,代表著中國幾幹年的智慧結晶。對於筷子,古今中外很多著名大師對其都有過高度的贊賞。法國作家家羅蘭·巴特認為筷子相對於刀叉具有壹種母性的溫柔,它‘’不切、不抓、不毀、不穿……像是在移動壹個嬰兒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恰如其分的謹慎溫柔動作。

然而,對於這樣壹個偉大的“東方文明”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似乎得不到應有的完整繼承。隨看身邊的“80後”"90後”,又有幾個了解筷子的使用禁忌的?或者說又有幾個會正確使用筷子的?大多數年輕壹代對筷子的使用方法都是類似抓鉛筆的姿勢,而鉛筆與筷子都有‘長而筆直’’的特點,所以導致很多人誤認為使用筷子和鉛筆是壹樣的方法姿勢。而在餐桌上該註意的各種筷子使用禮節,想必更是沒有幾個年輕人真正了解的。

歸根結底,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國人對筷子文化的不夠重視,而在這壹過程中,鑒於筷子的使用多見於日常家庭飲食當中的特殊性質,父母本應該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但是倘若父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那麽產生這種現象也不足為怪了。

從筷子文化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

筷子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小部分,然而,從我們對筷子文化的“窺視”中,不免讓人對如何繼承承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問題產生擔憂。就像筷子的歷經過程壹樣,中國傳統文化經討數千年的演繹和揚棄,已經深深融入中華子孫的思想及行為規範之中,但是近些年來年輕壹代傳統文化的缺失及受多元文化沖擊的現實,又讓人們擔憂,新壹代的成長能否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選擇?這涉及到該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的問題。

筷子文化源自飲食文化,大部分體現於家庭飲食之中,該如何繼承筷子文化,筆者認為,將其與家庭教育融合起來不失為壹個好方法。細究起來,筷子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壹部分,其實也屬於家庭教育的壹部分。

當今社會,為什麽產生越來越多的‘’崇洋媚外’’現象,或是引發了青少年丟失祖國傳統文化的危機現象?很大壹部分原因就在於,現代家庭的很多父母沒有重視傳統文化,或是父母本身也有‘’嫌棄祖國傳統文化故而‘’崇洋媚外’’的怪現象。家庭教育重在言傳身教,父母本身的文化素養如何,在教育子女過程的初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文化偏向’‘意識,隨看孩子的成長,慢慢地也會影響到他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否。

筷子的使用規則要求執筷子既要方便、靈活,還要牢靠、雅觀。看壹個人持筷、用筷便可知他的出身教養、品格個性以及脾氣涵養、行當職位等,深言之,就是壹個人的用筷禮節就能體現出他的家庭教養。

加之,就筷子本身使用結構而言,其暗含‘’壹日要直,二日要齊,三日要和 的為人處事道理,若為人父母的將這些傳統道理加以仔細揣摩,就不難看出這與我們傳統道家思想提倡的‘’大和’思想不謀而合了,由點帶面由表及裏,壹舉多得,壹頓飯的時間,即讓孩子了解了祖國的傳統文化,又讓他們明白了為人處事的道理,豈不樂哉?

由此,重視筷子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就變成了每壹個家庭每壹個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了。這樣壹來,壹個看似比較宏觀的國家傳統文化繼承問題,就細化到每壹個中國家庭的教育問題上了。

當然,在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家庭環境過程中,也要發揮學校教育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主陣地作用,營造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而教師作為傳統文化傳播主體,除了要充分掌握利用好傳統文化載體壹壹文本的講解與教學外,也要求教師從理論上準確把握文化尤其是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和內在氣質,還要求從實踐中掌握或搜集大量的素材以作說明和論證,更重要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文化影響轉化於有形的文字講解從而準確地傳達給學生才是關鍵所在。

對於學生在傳統文化與多元文化選擇性上的盲目性,教師能適時適當地加以引導,指正,從而更深壹層地懂得怎樣用傳統文化彌補多元文化帶來的負面效應。

傳統文化繼承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要重視家庭和學校的作用,社會也要承擔壹定的責任,比如開設“家長課程’’以改變中國傳統的典型家長制教育方式的缺陷,還可以借助現代科技的各種媒介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養成全社會對傳統文化關註和學習的風潮。

筷子的文化內涵是什麽4

對於中國人來說,使用筷子過於習常,以至於熟視無睹。然而,筷子作為中華民族情感的.載體和精神文化的傳承,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和行動。遺憾的是,人們往往對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缺乏關註。但也正因如此,這種作用才更為無形和巨大。可以說,不管是筷子的起源、外觀或是命名都深深地打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

壹、從筷子的起源看中國傳統文化

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必定經歷過直接用雙手抓,捧而食的階段。然而,隨著進餐工具的產生和不斷演變,炎黃子孫最終放棄了用手指和刀叉而形成了用筷子進食的傳統,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文化背景呢?

1、吃熱食的飲食習慣

中國人的熱食習慣可謂是與生俱來的。從消化生理特征上看,謝文偉的《易經於東方營養學》就提到:現代解剖學發現,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消化系統的細微結構並不相同,各種消化器官之間的形態結構與組織結構也有差異。而東方人是偏向熱食、熟食的。因此,為了滿足這種消化生理上的需要,古人必然會利用壹切條件創造人們所喜歡的熱食。而隨著火的發現和利用,先民們由於不能直接用手抓取熟食,就借助竹枝來放置和翻動食物。經過長期的練習也就學會了用竹條夾取食物的方法,於是就有了梜,即筷子的雛形。

此外,古人非常看重祭祀活動。而在祭祀中,進貢食物便是壹項重要內容。又因為他們認為鬼神主要是吸收食物的精華,所以在生產技術較為低下的時代,烹煮食物所散發的熱蒸氣無疑被視為精華的最好體現。這也就造成了人們視熱食為禮食的傳統。而熱食的普及勢必會淘汰用手直接取食的原始方法。

2、傳統農耕文明

在遠古時期,先民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動物。然而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所以人們因饑餓所迫,便轉向了吃莊稼。而三大流域適宜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也使得中華民族的祖先們較早地進入了農耕文化形態,並獲得了穩定的食物來源。這也就決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壹個重要特色便是粒食傳統。

不論是黃河流域的黍稞亦或長江流域的水稻,這兩種糧食都可以直接剝殼經過烹煮後得到飯和粥。而壹旦確定以飯和粥作為主食,則必不會把刀叉作為主要進餐工具。另外,受農耕文化的影響,羹成為古代先人的主要菜色。而羹湯中的菜肴不僅不便於直接用手抓,更無法用刀叉切取,於是用兩根小木棍去夾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3、瓷飯碗的使用

中國古代陶盌發現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屈家嶺文化遺址中,瓷盌則發現於漢代遺址中。而根據《說文》的解釋,盌就是飯器。後來被寫作碗。可以說,飯碗作為盛食物的工具很早就產生了。然而飯碗不止局限於盛放的功能,還可以作為進食的輔助工具使用。而隨著瓷的發明,碗壁的厚度也大大降低了,更加方便人們以口就碗啜飲。從而彌補了筷子不便獲取流質食物的不足,使其與筷子的配合更為天衣無縫。而筷子也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符號。

二、從筷子的得名看中國傳統文化

筷子的得名還經歷了由箸到筷再定為筷子三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在這種命名的變遷中,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傳統文化氣息。

早期的筷子被稱為箸,目前找到的最早提出著的典籍是戰國時期《韓非子喻老》中的昔者,紂為象箸箕子怖。而箸這個名稱也被壹直沿襲下來。直到明代,箸改名為筷。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中記載:民間諱俗,各處有之,而無中為甚。從箸改為筷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避諱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是緊密相關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此外,中國人的民族心理崇尚偶數。因此,又在筷後面加上了子這壹後綴,最終命名為筷子,使之更符合中國人的心理期待。

三、從筷子的外觀看中國傳統文化

其實,筷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表征性符號從它的外觀就可見壹斑。首先,首方足圓便是筷子最普遍的造型。而圓和方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造型,筷子這種方圓兼並的外觀無疑是中國人這種傳統造型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絕佳體現,也和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存在的天圓地方、天人合壹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交相呼應。

其次,從筷子的外型所呈現出來的直、齊的特點來看,筷子不僅具有科學性,更是壹種民族精神的體現。眾所周知,筷子壹定要直,不然就難以夾取食物。而這種直也符合中華民族寧折不屈的精神內涵。因此,帝王常常用貴重的筷子作為賞賜嘉獎臣子。古書上就有唐玄宗賜箸的故事,所賜之物,非賜汝金,蓋賜卿之筯,表卿之直也。此外,筷子還蘊含著中國人崇尚協作、重視配合的特性。而筷子成雙成對的形態就對此有所體現。我們知道,單只筷子的功用是有限的。然而壹旦把兩只筷子放在壹起配合使用,它就成了人類手指的延伸,手能做到的幾乎它都能做到。所以,學會如何協調兩只筷子使其合作默契就顯得尤為重要。

四、從筷子的使用看中國傳統文化

筷子的使用也反映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和價值取向。羅蘭巴特爾在《符號帝國》中這樣描述筷子:食物不再成為人們暴力之下的獵物,而是成為和諧地被傳送的物質。他稱筷子與刀叉相比,有壹種母性的溫柔,因為筷子不切、不抓、不毀、不穿是在移動壹個嬰兒時所表現出的那種謹慎的動作,它是壹種力量,而非壹種沖動的確,與西方人在餐桌上使用刀叉切割未完全熟透的肉食所表現出來的暴虐和張狂相比,東方人溫文爾雅地使用筷子夾取熟食,確實要顯得內斂和含蓄。由此也可以看出,筷子隱含的中華民族傳統的和為貴的意蘊。

此外,蔡元培先生曾對筷子和刀叉做過如下評述:中國遠古時代也曾使用過刀叉進食,不過我們民族是壹個酷愛和平的禮儀之邦,總覺得刀叉是戰爭武器,進食時用它未免太不雅觀,所以早在商周時代就改用箸,世代相傳至今,中國人皆以用筷子為榮。中國古代對禮的重視是毋庸置疑的,對於筷子的使用也存在諸多規範和禁忌。如不能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餐桌上,這是不吉利的;不能將筷子直插在食物中,因為只有在供奉死者時才會那樣做;此外,做客時,只有主人先動筷,客人才能動筷;用餐時,用筷子在盤子裏翻挑也是不禮貌的這諸多的禮儀禁忌正是中國作為禮儀之邦重禮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