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把自己壹生所學傳給後人,朱老總結前人的經驗,撰寫了自己的養生和中醫實踐著作:《余本》,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有《中國秘傳》(四卷本)、《養生小貼士》、《養生長壽秘法》(英文版)、《糖尿病預防》(日文版)、《新生》(日文版)、《道家補氣生津》(日文版)、《健康是福》、《性愛》、《經絡與經絡》。朱老壹邊寫書,壹邊在香港的《香港信報》上寫“養生”“廣養生”專欄,在香港的《東方新天地》上寫“玄鶴子傳奇”“素人玄女”“聽八方”專欄。在香港的《東方日報》上,有壹個題為“飲寶補食”的專欄。通過現代媒體傳播中國健康、醫學和武術文化,許多海外媒體(如CNN、NHK、BBC、ATV、TVB和中國娛樂電視臺)進行采訪和特別直播。
30多年來,朱老多次應邀到東歐國家講授運動醫學。定居香港後,他應邀到日本、美國、泰國、新加坡、德國、柬埔寨、加拿大、澳大利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英國、韓國及臺灣省和香港講學,受到高度評價。
朱老在研究中醫的同時,繼續研究《周易》和中國古代道教文化——玄學,並以科學的方式將其融入中醫、食療、養生、武術之中。朱老尤其擅長道教秘穴和公共衛生法,同時配合食療收到了獨特獨到的療效。此外,他在風水、養生和未來學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
南(1918 ——),國學大師,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他的作品主要安排在演講稿中,內容經常比較儒釋道,別具壹格。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南宅店後村,上世紀80年代末集資修建金溫鐵路,1998建成通車。居住在江蘇南,對於很多想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來說是壹條捷徑,對於不能直接理解經典的人來說起到了重要的引薦作用。南懷瑾的演講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暢銷書作家,對現代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作用毋庸置疑。人們尊稱他為教授、俗人、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國學大師,他曾被評為臺灣省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在中國大陸,大多數人都是從儒家思想進入南學的,如《論語》、《孟子繞道》、《原大學微語》等。
在臺灣省,佛教多由佛教傳入(大部分是佛教徒)。在佛教方面,如《金剛經說什麽》、《覺遠經概論》、《如何修行佛法》、《藥師經世觀》等,南懷瑾可以說是臺港密教形成的重要推手。
道家方面,南的書在命理學和中醫方面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老子他者論》、《易經雜論》、《莊子論辯》、《道教密宗與東方玄機》、《禪定與長生》、《中國道教發展史簡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