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陶淵明的身世和他所有作品?

求陶淵明的身世和他所有作品?

陶淵明

東晉同時也是整個魏晉南北朝最傑出的文學家是陶淵明。陶淵明(365—427) 字元亮,或雲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淵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握強兵鎮守長江中遊,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聲威煊赫壹時。 死後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亦曾出仕。陶氏為東晉元勛之後,地位雖不如南下名族高貴,也是潯陽的大族。只是陶淵明這壹支,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他從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 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義熙元年(405)陶淵明 四十壹歲,再次出為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脫離了官場。他在家鄉有自己的田莊和僮仆,開始壹段時期,生活也算安寧自得。有時他也親自參加壹些農業勞動,作為自己的社會觀和人生哲學的實踐。在這種勞作生活中,與農民有所接近。 後來由於農田不斷受災,房屋又被火燒,境況愈來愈惡化。但他始終不願再為官求祿。 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絕了。 陶淵明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他對政治原就不感興趣。出身於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勛之後的陶淵明,本來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進取,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雜詩》說: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可見出他的胸懷。但同時,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響。《歸園田居》所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之類,就反映了他思想的另壹方面。他是抱著兩種彼此矛盾的願望走上人生道路的。開始時前壹種願望占據了主導地位。但那是壹個動亂的時代:宗室內部的鬥爭,軍閥對政權的野心,不斷引起血腥的殺戮乃至激烈的火並。這種社會動亂不僅給人民帶來災難,同時在社會上層也造成嚴重的不安全感。 這使陶淵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有所消減。另壹方面,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壹切卑汙血腥的陰謀,無不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這使秉性真淳的陶淵明也難以忍受。所以最後 “愛丘山”的素願就壓倒了“逸四海”的猛誌。在他任鎮軍參軍時所作的《始作鎮軍參 軍經曲阿》詩中就說道:“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歸班生廬。”任建威參軍時所作《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又說:“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可見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園田。從彭澤令解職時所作《歸去來辭》,更把做 官說成“深愧平生誌”。所以說,他的歸隱,實際是自己的理想與當時的現實無法調和的結果。 陶淵明的文學創作,在詩歌、散文、辭賦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這種田園詩的藝術魅力,與其說在於它是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如說在於其中寄托了陶淵明的人生理想。田園被陶淵明用詩的構造手段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痛苦世界中的壹座精神避難所。

陶淵明的思想,是以老莊哲學為核心,對儒、道兩家取舍調和而形成的壹種特殊的 “自然”哲學。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壹種“自然”的社會。他常常把儒家虛構的淳 樸無爭的上古之世與道家宣揚的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結合成壹體,作為理想世界來歌頌。 如《勸農》詩說:“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樸含真。”《時運》詩說: “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飲酒》詩說:“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同樣的思想, 又借助虛構,在《桃花源記》中加以形象的表現。在這種“自然”的社會中,人人自耕 自食,真誠相處,無競逐無欺詐,甚至無君無臣。而歷史在陶淵明看來,是壹個墮落的 過程。由於人們的過度的物質欲望,引起無窮的競爭,產生了種種虛偽、矯飾、殘忍的行為,使社會陷入黑暗。 然而上古之世,悠邈難求,世外桃源,也無處可尋。陶淵明只能把淳樸的鄉村生活, 作為他的社會理想的比較現實然而十分有限的寄托。他的大量田園詩中,既有紀實的成 分,反映了他在家鄉生活的情況,也有相當壹部分內容並不完全是寫實的,而是按照某 種理念要求對現實素材加以處理的結果。《歸園田居》組詩的第壹首久享盛名,也有類似的特點: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這詩大約作於從彭澤令解職歸田的次年,抒發回到田園生活的愉悅心情。中間寫景 的壹節,“方宅”以下四句,以簡淡的筆墨,勾畫出自己居所的樸素美好;“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視線轉向遠處,使整個畫面顯出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 作者正是以此作為汙濁喧囂的官場——所謂“樊籠”——的對立面,表現自己的社會理 想和人生觀念。結末“復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為自然的生活的壹部分,陶淵明的田園詩還寫到了農業勞動;在他歸隱時期,自己也曾參加耕作。他的體力勞動在其經濟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大約是很有限,甚至,也許是可有可無。這種農業勞作的實際意義,在於它體現了陶淵明的壹種信念。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開頭就是:“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營,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會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盡管詩人實際做不 到這壹點,但他嘗試了,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時又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幹。盥濯息檐下,鬥酒散襟顏。”這裏寫到了體力勞動的艱苦和 由此帶來的心理上的寧靜乃至安樂。同類詩中意境最美的,當數《歸園田居》之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結尾兩句再壹次說明,陶淵明之寫田園生活,寫體力勞動,實際都是在詠歌自己的 理想,顯示出理想獲得實現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淵明的田園詩所反映的社會理想,以及他對個人在社會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淵明的田園詩,還牽涉東漢末以來文學所集中關註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何在?生命怎樣才能獲得解脫?在這方面,我們首先看到,陶淵明對生命 短促的事實,表現得比同時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詩現存不過壹百多首,竟有幾十 處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學上,他卻有壹種豁達的解釋,這在組詩《形、影、神》 中表達得最明白。詩人借用辭賦的對話體,讓“形”提出飲酒自樂、忘懷壹切的人生態 度(這近於《古詩十九首》),又讓“影”強調應追求事功,建立身後之名(這近於建 安文學)。這兩者其實都是陶淵明所難以舍棄的,但作為最終的哲學歸結,他在第三首 《神釋》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認為每日醉酒傷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 毫無意義,應該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即歸化於自然,不必有意識追求生命以外的東西,這就是不求解脫的解脫。 “自然”哲學的這壹種內涵,在田園詩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現出來,如陶詩中最著名 的《飲酒》之五就是: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開頭四句,說只要心境曠遠,就不會受到世俗的幹擾。下面說采菊東籬,不經意中 目遇南山(即廬山),在暮嵐紫靄、歸鳥返飛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奧秘,參透了人生的 真諦。盡管詩中明說“欲辯已忘言”,但如果聯系陶淵明的其他作品來考察,他在本詩 中通過壹系列意象所隱約暗示的人生真理還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氣的美好、 飛鳥的自由,不正是體現了自然的偉大、圓滿與充實,尤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本質嗎? 那麽,人的短促的壹生,除了歸依自然、順應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外,還有什麽可追求的呢?所以說,這首詩仍然是陶淵明的人生理想 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當然,詩中的這種人生觀說到底只是壹種詩意的、哲理的 向往。因為人從根本上不可能擺脫在壹定的對象中實現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擺脫現實 利害的矛盾。但作為對人生的壹種哲學思考,它是有價值的;作為詩歌的理蘊,它更帶 來獨特的效果。 歸結起來,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他向往的社會是和平安 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 淡泊高遠、任運委化、無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 意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數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 此即前人所言“靜穆”。但在這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 深感無所寄托的焦慮。換言之,“靜穆”是在“自然”哲學支配下構造出的美學境界, 而激起這種追求的內驅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 陶詩中最集中的就是寫田園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還有《移 居》、《和郭主簿》、《詠貧士》、《雜詩》、《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

但是, 陶淵明並不是只有這種以沖淡平和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寫過壹些直接涉及現實政治, 或直接表現出內心的強烈情緒的詩篇。如《述酒》詩,雖然辭義隱晦,不易讀懂,但其 內容關系到晉、宋更代的壹些政治大事,當無疑問。又如《贈羊長史》,對劉裕於義熙 十三年北伐破長安之役,顯得十分高興。“聖賢留余跡,事事在中都。豈忘遊心目,關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壹,逝將理舟輿。”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感情。此外,《詠荊軻》和 《讀山海經》中的幾篇,對歷史上和神話傳說中壹些雖然失敗而始終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贊美,具有慷慨悲壯的風格。《詠荊軻》結末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歿,千載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詩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讀山海經》中的壹篇: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故常在。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晨詎可待! 精衛微禽,而有填海之誌,刑天斷首,猶反抗不止,都表現出不為命運屈服的偉大精神。最後二句,既是說精衛、刑天,也是說自己:雖有昔日的壯誌雄心,卻沒有償願 的時機!這些詩的事實背景已無法加以確鑿的證明,但至少可以說明,陶淵明在隱居中仍然渴望強烈的、有所作為的人生。魯迅先生指出,陶詩不但有“靜穆”、“悠然”的 壹面,也有“金剛怒目”的壹面,主要是指這些作品而言。不過,應當看到兩者也並不 是截然對立的。 從詩歌淵源關系來說,陶淵明有遠承阮籍的壹面。這主要表現在其詩多抒發內心深 處的情感,表現對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學觀照的方式,並多用組詩的形式。另壹方面, 陶詩也顯然受到玄言詩的重大影響。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詩中有許多玄學的語匯,其平淡的語言風格也同玄言詩壹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人與自然之關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詩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與人生的短暫相對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強大的壓迫; 而在東晉的玄言詩中,則轉變為人對自然的體悟和追求;到陶淵明,又更明確地提出歸 化自然的觀念,人與自然統壹和諧的意識成為構成陶詩獨特意境的決定性因素。當然, 陶詩重視通過藝術形象而不是抽象語言來表現哲理,這同玄言詩的枯燥無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淵明(365~427),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壹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淵明出生於壹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陶淵明的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壹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壹時期,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淵明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 (405)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晉安帝義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今存詩歌***125首,計四言詩9

首,五言詩116首。他的四言詩並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詩可大略分為兩大類;壹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誌傳統而加以發展的詠懷詩,壹類是幾乎很少先例的田園詩。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陶淵明死後 100多年,蕭統搜集他的遺文,區分編目,編定了《陶淵明集》 8卷,並親自寫序,作傳。後來,北齊陽休之又在蕭本基礎上,增加了別本的《五孝傳》和《四八目》,合序目為10卷本《陶潛集》。陽本隋末失其序目,為9卷本。此後,別本紛出,爭欲湊成10卷,北宋時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潛集》,為陶詩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沒有傳下來。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幾種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詩文兩冊本,南宋紹熙三年刊,有清光緒影刻本;汲古閣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漢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還有宋刊《東坡先生和陶淵明詩》本和元刊蘇寫大字本等。最早為陶詩作註的是南宋湯漢。元以後註本、評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煥《箋註陶淵明集》10卷:常見有四部叢刊影印本。清代陶澍註《靖節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學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節詩箋》,有“隅樓叢書”本,“層冰堂五種”本,後者稱為《陶靖節詩箋定本》。

1-50首:命子(10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雜詩四首 和郭主簿二首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勸農(六首)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停雲並序(四首) 時運並序(四首) 榮木並序(四首)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連雨獨飲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歸園田居五首 歸鳥(四首)

51-100首:責子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和劉柴桑 酬劉柴桑 庚戌歲九月中於西田獲早稻 移居二首 與殷晉安別並序 形影神三首 止酒 雜詩八首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氵巽]田舍獲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贈羊長史並序 飲酒二十首並序 還舊居 悲從弟仲德 贈長沙公並序(四首) 酬丁柴桑

101-154首:諸人***遊周家暮柏下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歲暮和張常侍 九日閑居 詠貧士七首 遊斜川 擬古九首 桃花源詩並記 述酒 於王撫軍座送客 讀《山海經》十三首 臘日 答龐參軍 答龐參軍並序(六首) 詠二疏 詠三良 詠荊軻 有會而作並序 乞食 挽歌詩三首

--------------------------------------------------------------------------------

命子

其壹∶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賓,歷世重光。

禦龍勤夏,豕韋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紛紛戰國,漠漠衰周。

鳳隱於林,幽人在丘。

逸虬繞雲,奔鯨駭流。

天集有漢,眷予湣侯。

其三∶

放赫湣侯,運當攀龍。

撫劍風邁,顯茲武功。

書誓河山,啟土開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其四∶

渾渾長源,蔚蔚洪柯。

群川載導,眾條載羅。

時有語默,運因隆寙。

在我中晉,業融長沙。

其五∶

桓桓長沙,伊勛伊德。

天子疇我,專征南國。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

孰謂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肅矣我祖,慎終如始。

直方二臺,惠和千裏。

於皇仁考,淡焉虛止。

寄跡風雲,冥茲慍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顧慚華鬢,負影只立。

三千之罪,無後為急。

我誠念哉,呱聞爾泣。

其八∶

蔔雲嘉日,占亦良時。

名汝曰儼,字汝求思。

溫恭朝夕,念茲在茲。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厲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於我!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無假。

其十∶

日居月諸,漸免子孩。

福不虛至,禍亦易來。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

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

其壹∶

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

壹欣侍溫顏,再喜見友於。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豈不險,歸子念前塗?。

凱風負我心,戢枻守窮湖。

高莽眇無界,夏木獨森疏。

誰言客舟遠,近瞻百裏餘。

延目識南嶺,空嘆將焉如!

其二∶

自古嘆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壹何曠,巽坎難與期。

崩浪聒天響,長風無息時。

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茲。

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當年詎有幾,縱心復何疑!

--------------------------------------------------------------------------------

辛醜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

叩栧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

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

雜詩四首

其壹∶

遙遙從羈役,壹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昂,勢翳西山巔。

蕭條隔又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二∶

閑居執蕩誌,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禦,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三∶

我行未雲遠,回顧慘風涼。

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

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其四∶

裊裊松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二五間,喬柯何可倚。

養色含津氣,粲然有心理。

--------------------------------------------------------------------------------

和郭主簿二首

其壹∶

藹藹堂前林,中夏貯清陰;

凱風因時來,回飆開我襟。

息交遊閑業,臥起弄書琴。

園蔬有餘滋,舊谷猶儲今。

營己良有極,過足非所欽。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戲我側,學語未成音。

此事真復樂,聊用忘華簪。

遙遙望白雲,懷古壹何深。

其二∶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遊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

其壹∶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已緬。

鳥哢歡新節,泠風送餘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

其二∶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誌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即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新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勸農

其壹∶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智巧既萌,資待靡因。

誰其贍之,實賴哲人。

其二∶

哲人伊何?時維後稷。

贍之伊何?實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穡。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陸。

卉木繁榮,和風清穆。

紛紛士女,趨時競逐。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其四∶

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冀缺攜儷,沮溺結耦。

相彼賢達,猶勤隴畝。

矧茲眾庶,曳裾拱手!

其五∶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

儋石不儲,饑寒交至。

顧爾儔列,能不懷愧!

其六∶

孔耽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

若能超然,投跡高軌,

敢不斂衽,敬贊德美。

--------------------------------------------------------------------------------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重雲蔽白日,閑雨紛微微。

流目視西園,曄曄榮紫葵。

於今甚可愛,奈何當復衰。

感物願及時,每恨靡所揮。

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

逸想不可淹,猖狂獨長悲。

--------------------------------------------------------------------------------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

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

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

蕭索空宇中,了無壹可悅!

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高操非所攀,謬得固窮節。

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

寄意壹言外,茲契誰能別。

--------------------------------------------------------------------------------

停雲並序

停雲,思親友也。樽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嘆息彌襟。

其壹∶

靄靄停雲,時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其二∶

停雲靄靄,時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其三∶

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競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於征,

安得促席,說彼平生。

其四∶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翮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願言不獲,抱恨如何!

--------------------------------------------------------------------------------

時運並序

時運,遊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獨遊,欣慨交心。

其壹∶

邁邁時運,穆穆良朝。

襲我春服,薄言東郊。

山滌餘靄,宇曖微霄。

有風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人亦有言,稱心易足。

揮茲壹觴,陶然自樂。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齊業,閑詠以歸。

我愛其掙,寤寐交揮。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廬。

花藥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橫床,濁酒半壺。

黃唐莫逮,慨獨在余。

--------------------------------------------------------------------------------

榮木並序

榮木,念將老也。日月推遷,已復九夏,總角聞,白首無成。

其壹∶

采采榮木,結根於茲。

晨耀其華,夕已喪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時。

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其二∶

采采榮木,於茲托根。

繁華朝起,慨暮不存。

貞脆由人,禍福無門。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其三∶

嗟予小子,稟茲固陋。

徂年既流,業不增舊。

誌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其四∶

先師遺訓,余豈雲墜!

四十無聞,斯不足畏。

脂我名車,策我名驥。

千裏雖遙,孰敢不至!

--------------------------------------------------------------------------------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

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時來茍冥會,宛轡憩通衢。

投策命晨裝,暫與園田疏。

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

我行豈不遙,登降千裏餘。

目倦川塗異,心念山澤居。

望雲慚高鳥,臨水愧遊魚。

真想初在襟,誰謂形跡拘。

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

--------------------------------------------------------------------------------

連雨獨飲

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

世間有松喬,於今定何間。

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

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

雲鶴有奇翼,八表須臾還。

自我抱茲獨,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

--------------------------------------------------------------------------------

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

我不踐斯境,歲月好已積。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飆矯雲翮。

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

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

壹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

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

歸園田居五首

其壹∶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