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五加皮簡介

五加皮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五加皮的別名 7 來源及產地 8 性味歸經 9 功能主治 10 運用 11 化學成分 12 五加皮的藥理作用 13 五加皮的藥典標準 13.1 品名 13.2 來源 13.3 性狀 13.4 鑒別 13.5 檢查 13.5.1 水分 13.5.2 總灰分 13.6 五加皮飲片 13.6.1 炮制 13.6.2 性味與歸經 13.6.3 功能與主治 13.6.4 用法與用量 13.6.5 貯藏 13.7 出處 14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五加皮的方劑 2 用到中藥五加皮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五加皮 * 五加皮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wǔ jiā pí

2 英文參考

cortex acanthopanacis radicis [朗道漢英字典]

slender acanthopenax bark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ortex Acanthopanax Radicis (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acanthopanax [root bark]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五加皮為中藥名,出自出《神農本草經》[1]。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的幹燥根皮[2]。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Cortex Acanthopanax Radicis (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acanthopanax (root bark)(《中醫藥學名詞(2004)》)

6 五加皮的別名

南五加皮[1]

7 來源及產地

五加科植物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W.W.Smith的根皮。主產湖北、河南、安徽、浙江。[1]

8 性味歸經

辛,溫。入肝、腎經。[1]

9 功能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補肝腎[1]。

1.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腰腿酸疼,下肢痿弱,腳氣,水腫,腰膝酸軟,陽痿,小便淋漓不盡,小兒發育遲緩。煎服:4.5~9g。[1]

2.治跌打損傷,陰囊濕癢,搗敷或煎水洗[1]。

10 運用

五加葉:敷跌打腫痛[1]。

11 化學成分

根含刺五加苷B1、丁香苷、芝麻素、16貝殼松烯19酸等。根皮含揮發油、鞣質等[1]。

12 藥理作用

五加皮有抗疲勞、耐常壓缺氧作用。其總糖苷可增加戊巴比妥鈉的中樞抑制作用,並有性激素樣作用。五加皮可抑制巨噬細胞巨噬功能及空斑細胞形成。[1]

13 五加皮的藥典標準 13.1 品名

五加皮

Wujiapi

ACANTHOPANACIS CORTEX

13.2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Acanthopanar gracilistμlusW.W.Smith的幹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凈,剝取根皮,曬幹。

13.3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卷筒狀,長5~15cm,直徑0.4~1.4cm,厚約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斑痕;內表面淡黃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灰白色。氣微香,味微辣而苦。

13.4 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栓內層窄[3],有少數分泌道散在。韌皮部寬廣,外側有裂隙,射線寬1~5列細胞;分泌道較多,周圍分泌細胞4~11個。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及細小澱粉粒。

粉末灰白色。草酸鈣簇晶直徑8~64μm,有時含晶細胞連接,簇晶排列成行。木栓細胞長方形或多角形.壁薄;老根皮的木栓細胞有時壁不均勻增厚,有少數紋孔。分泌道碎片含無色或淡黃色分泌物。澱粉粒甚多,單粒多角形或類球形,直徑2~8μm;復粒由2分粒至數十分粒組成。

13.5 檢查 13.5.1 水分

不得過13.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H 第壹法)。

13.5.2 總灰分

不得過12.0%(2010年版藥典壹部附錄ⅨK)。

13.6 五加皮飲片 13.6.1 炮制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幹燥。

13.6.2 性味與歸經

辛、苦,溫。歸肝、腎經。

13.6.3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濕,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用於風濕痹病,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

13.6.4 用法與用量

5~l0g。

13.6.5 貯藏

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13.7 出處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