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此時鐵拐李拋下自己另壹項法器鐵拐(或說葫蘆),漢鐘離扔了芭蕉扇,張國老放下坐騎“紙驢”,其他神仙也各擲法器下水,橫渡東海。
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沖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壹時之間驚濤駭浪。
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才停戰。
擴展資料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壹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
例如漢鐘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壹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
八仙也常出現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百度百科-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