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主要業務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主要業務

《敦煌吐魯番文獻集成》已出:《俄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17冊)、《法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34冊)、《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4冊)《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2冊)、《北大藏敦煌吐魯番文獻》(全2冊)、《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全7冊),以及《俄藏黑水城文獻》(已出11冊),別外還推出《俄藏敦煌藝術品》(已出5冊),《英藏黑水城文獻》(全4冊)等。中國出版史上規模最大的工程《續修四庫全書》,1800冊於2002年全部出齊。

大型集成性資料《上海道契》,這是研究上海開埠史乃至中國近代經濟史、社會史的第壹手資料,全套30冊於2004年出齊。舉世矚目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是近百年來所發現,戰國商牘中數量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文物史料。作為文學古籍整理的大型骨幹工程《中國古典文學叢書》***100種。此叢書是經重新整理的規模最大、最系統的古代文學家別集叢書。 該社已出《中華學術叢書》、《海外漢學叢書》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

《中華學術叢書》匯集海內外壹流專家的研究論著,《海外漢學叢書》譯解日、美、歐洲漢學家經典性的古籍類論著,分別出版了10多種,《晚清民國學術書系》等均為學界重視而屢獲嘉獎。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七卷本1997年整套推出,榮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標誌著我社傳統形態的學術論著邁上了壹個新臺階。1998年將繼續推出版郭預衡先生耗時十余年的力作《中國文學史》(全四冊),也以縝密精當為基本特色。《中西紋飾比較》、《謚法研究》、《求索真文明》、《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恩辨錄》、《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史研究譯叢》等論著更以嶄新的視角向讀者展示了學術研究的新成果。

該社按照普及讀物要出精品的指導思想,出版了《中華古籍譯註叢書》中《周易譯註》、《儀禮譯註》、《孟子譯註》、《論語譯註》等;《二十五史新編》更集全國各地二十四位專家,在保留舊史基本構架的基礎上,兼取通史之長,刪重補缺,並吸納其他史乘乃至考古資料,以新的視角進行新編、新撰、新評,使五千年的中國歷史躍然於讀者眼前。《二千年前的哲言》從數百萬字的系統資料中反復研究篩選出561則語錄,既集中體現了先秦哲人的主體精神,又構成切合時代需要的可讀可誦的少而精的新體系,被青年學生譽為通向中華文化殿堂的門戶,李嵐清副總理為此書題詞。《新世紀文史哲經典讀本》自2002年起陸續出版了40種,著重介紹了古代文學、歷史、哲學方面的名家與名作,為深入淺出的基本讀物。《唐詩三百首》圖文本系列10余種,以譯文精當,通俗易讀,版式新穎,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民俗文化叢書》10種和《文化中國經典旅程》5種,均以適合當代青年的筆調,系統介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和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 2008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歷史上的大事件書系》參加上海書展。第壹輯推出了《歷史上的大陰謀》(駱玉明著)、《歷史上的大謀殺》(夢寒生著)、《歷史上的大預言》(寰視人著)、《歷史上的大冤案》(成雲雷著)、《歷史上的大巫術》(黃曉峰著)等5種。

這套書選取了中國古代歷史上七十多樁大事件,以嚴謹翔實的史實材料和生動活潑的小說筆觸,揭示這些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及深遠的歷史影響,而其中所總結出的深刻歷史規律和教訓,又不啻為壹面反省現在、展望未來的寶鑒。把這些歷史上的大事件串聯起來閱讀,其思索能達到壹個更加深刻的程度。整個書系風格輕松活潑,圖文並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