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 huǒ zhēn
2 《瘍醫大全》卷二十九:雷火針 2.1 雷火針的別名熱熨針
2.2 處方蘄艾1兩,朱砂2錢,穿山甲(土炙)1錢,桃皮1錢,草烏1錢,川烏1錢,乳香1錢,雄黃1錢,沒藥1錢,硫黃1錢,麝香5分。
2.3 制法上為細末,以蘄艾鋪粗紙上,入藥末3錢卷成筒,如爆竹式,將藥筒入瓶內,以箬葉、油紙封口,埋屋下地中49日取出。
2.4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通經活絡。主風寒濕氣痰滯於經絡血脈之中,閉塞不通而痛。
2.5 雷火針的用法用量熱熨針(《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南京方)。
2.6 摘錄《瘍醫大全》卷二十九
3 《景嶽全書》卷五十壹:雷火針 3.1 處方白芷1錢,獨活1錢,川芎1錢,細辛1錢,牙皂1錢,川山甲(炮,倍用)1錢,丁香1錢,枳殼1錢,松香1錢,雄黃1錢,乳香1錢,沒藥1錢,杜仲1錢,桂枝1錢,硫黃2錢,麝香酌量,熟艾23兩(壹方有巴豆仁8分,斑蝥3錢,去頭足翅)。
3.2 制法上為粗末,取艾鋪底,摻藥於上,用好皮紙卷筒,先須用線絆約兩頭,防其伸長,然後加紙再搟,務令極實,粗如雞子尖樣,用雞子清盡刷外層,卷而裹之,陰幹。
3.3 功能主治風寒濕毒之氣留滯經絡而為痛為腫,不能散者。
3.4 雷火針的用法用量用時向燈上點著,隨用紙三五層,或布亦可,貼蓋患處,乘熱按於紙上。
3.5 摘錄《景嶽全書》卷五十壹
4 《喻選古方試驗》卷三:雷火針 4.1 處方新蘄艾末1兩,乳香1錢,沒藥1錢,穿山甲1錢,硫黃1錢,雄黃1錢,草烏頭1錢,川烏頭1錢,桃樹皮末1錢,麝香5分。
4.2 制法上為末,拌艾,將厚紙裁成條,鋪藥艾於內,緊卷如指大,長34寸,收貯瓶內,埋地中49日取出。
4.3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風寒濕痹,及筋骨隱痛。
4.4 雷火針的用法用量用時於燈上點著,吹滅,隔紙十層,乘熱針患處,熱氣直入病處,其效甚速。
4.5 註意忌冷水。
4.6 摘錄《喻選古方試驗》卷三
5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5.1 方名雷火針
5.2 組成生乳香1錢,生沒藥1錢,公丁香1錢,生松香1錢,桂枝1錢,杜仲炭(鹽炒)1錢,生枳殼1錢,皂角1錢,細辛1錢,川芎1錢,獨活1錢,制山甲1錢(以上***為細末),艾絨2兩,硫黃面2錢,麝香5分,雄黃面1錢。
5.3 功效舒筋活絡,驅風散寒。
5.4 主治筋骨麻木,受風受寒,肩臂疼痛,左癱右瘓,半身不遂。
5.5 雷火針的用法用量用時將針以火燃著壹端,熏患處。
5.6 制備方法先將艾絨放在火紙上,用藤棍打平,將細粉撒勻,再將硫黃面、麝香、雄黃面3味和勻撒在上層,用紙1張,蓋在藥上卷好,再用紙3張將外裹緊,搟至極堅固為度,去掉紙2張,再用紅京紋紙包嚴,每支長約9寸8分,外部塗刷雞子清,待陰幹後裝桶封固。
6 《春腳集》卷三 6.1 方名雷火針
6.2 組成乳香6分,官桂6分,血竭6分,丁香6分,麝香6分,杏仁1分4厘,真蘄艾1兩,木香6分,沈香4錢,檀香4錢。
6.3 主治壹切腿痛。
6.4 雷火針的用法用量用時蘸香油點著吹滅,照穴道針之。
6.5 制備方法上各為粗末,以紙卷緊。
古籍中的雷火針 《景嶽全書》:[卷之五十壹德集·新方八陣]因陣*** 中壹宿,無不神效,須留綿帶在外,以便出之。雷火針治風寒濕毒之氣留滯經絡,而為痛為腫不能散者。五...
《傷科匯纂》:[正文]針灸離地,用足大趾豎起,上看足銳腸下分肉間而取之。雷火針法,治閃挫諸骨間痛,及寒濕氣,而畏刺者。用沈香...
《成方切用》:[卷首方制總義]內經方其經也。布衣血氣澀濁,故當以火淬之,即近世所用雷火針,及艾蒜蒸炙之類。淬音翠,灼也。)黃帝曰∶藥熨...
《靈樞識》:[卷壹]壽夭剛柔篇第六寒痹之後。當以藥熨之。張雲。以火之。即近世所用雷火針。及芥、蒜、蒸、灸、之類。、音翠。灼也。幹姜壹...
《瘍醫大全》:[卷二十六香港腳部]男婦緩風香港腳門主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