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銅仁學院總***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銅仁學院總***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銅仁學院 總***有2個校區,分別為本校區和烏江學院校區。

壹、銅仁學院總***有幾個校區

本校區地址為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川硐教育園區、烏江學院校區地址為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長征南路。

二、銅仁學院簡介

銅仁學院 位於素有“梵天凈土·桃源銅仁”美譽的貴州省銅仁市,坐落於梵凈山麓、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園區,菁菁校園,宏麗莊重,氣象萬千,是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建設高校、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獲獎高校、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建設院校、貴州省首批向應用型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和全國及省級文明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貴州省“三全育人”示範標桿高校,是中國高校水產學科發展聯席會理事單位和中國新農科水產聯盟單位。百年薪火相傳,砥礪奮進,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數萬人才,湧現出了壹大批學術精英、行業翹楚、黨政幹部、教學名師,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辦學起源於1920年創辦的明德學校,幾經傳承演進,2006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10年通過學士學位授予單位評估;2013年通過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批準,學校成為2020年審核增列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實現了辦學層次的躍升,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百年篳路藍縷,弦歌不絕。學校圍繞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願景目標,立足貴州大地、黔東大地辦教育,深入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融合發展,鑄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訓,培育了“苦心勵誌·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凝練了“銅仁需求·國家標準”“依托梵凈·服務發展”的辦學理念和“紮根山區·服務地方”的辦學特色,深入實施“小而精”和“育人為本、科研先行”的發展戰略,走出了壹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推動形成了以區域壹流學科為引領、學科專業壹體化融合發展的辦學新格局。

學校占地853畝,建築面積35.5萬平方米,實驗實訓中心7.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9300余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09萬冊,電子圖書300萬冊。

學校現有10個二級學院,2個特色學院——烏江學院(校政協同辦學示範學院)和寫作研究院(專攻寫作與溝通的特色學院),1個研究生院,1個國學院,1個繼續教育學院。有34個本科招生專業,涵蓋教育學、工學、理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農學等學科門類,其中外國語言文學類、化工與制藥類、林學類、教育學類、計算機類實現了大類招生。

學校現有在校生9011人,教職工996人,博士190人,碩士409人;正高級職稱183人(二級教授1人,三級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1人、校內研究生導師57人,校外兼職碩導112人;“雙師雙能型”教師353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管專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市管專家12人,“梵凈文化人才”3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貴州省“千”層次人才18人,貴州省千人創新創業人才1人,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4人,貴州省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創新人才1人,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先鋒4人;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十大創新團隊3個、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先鋒號1個;貴州省科技廳創新人才團隊1個、貴州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2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貴州省民漢雙語服務基地1個,貴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個,省級教學管理團隊1個, 銅仁學院 基礎教育創新團隊、 銅仁學院 民族學創新團隊等校級人才創新團隊22個。

學校始終堅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凝練出獨具特色的“山”字型人才培養新模式,人才培養能力逐步提升。現有國家二級師範認證專業2個(美術學、學前教育)、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農村區域發展)、國家級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範專業1個(視覺傳達設計)、貴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4個、貴州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貴州省特色專業2個、貴州省壹流本科專業6個(學前教育、英語、園林、農村區域發展、視覺傳達設計、美術學)、省級壹流課程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門。建有貴州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輔導員工作室1個、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1個( 銅仁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貴州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1個。三年來,學校獲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及產教融合項目47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93項、省級204項。

學校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現有“教育發展與山區鄉村振興”區域內壹流建設學科I類學科群1個,貴州省區域內壹流建設培育學科1個(教育學)、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民族學)、省級重點學科5個(含支持)。建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省高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眾創空間1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1個、國家民委民族理論政策研究基地1個、省級科普示範基地1個、省級人文社科示範基地1個、省高校特色重點實驗室3個、省高校工程中心4個、省高校產學研基地5個、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個、省教育廳國別區域研究中心1個,省級專業技術基地1個、省民族傳統體育訓練基地1個,銅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個,以以及梵凈教育研究院、梵凈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凈生態研究院等校級科研機構13個。三年來,學校獲科研項目總經費10754.3萬元、承擔課題922項,其中國家級課題27項、省部級課題106項。發表學術論文214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57篇;獲得授權專利875項,出版專著133部、教材91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0項,其中,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4項,貴州省科技獎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