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藏菖蒲簡介

藏菖蒲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藏菖蒲藥典標準 3.1 品名 3.2 來源 3.3 性狀 3.4 鑒別 3.5 檢查 3.5.1 水分 3.5.2 總灰分 3.6 含量測定 3.7 炮制 3.8 性味 3.9 功能與主治 3.10 用法與用量 3.11 貯藏 3.12 出處 附: 1 用到中藥藏菖蒲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藏菖蒲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藏菖蒲 1 拼音

zàng chāng pú

2 英文參考

Acorus calamus L.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藏菖蒲藥典標準 3.1 品名

藏菖蒲

Zangchangpu

ACORI CALAMI RHIZOMA

3.2 來源

本品系藏族習用藥材。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calamus L.的幹燥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幹。

3.3 性狀

本品呈扁圓柱形,略彎曲,長4~20cm,直徑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節明顯,節間長0.5~1.5cm,具縱皺紋,壹面具密集圓點狀根痕;葉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側面莖基痕周圍常殘留有鱗片狀葉基和毛發狀須根。質硬,斷面淡棕色,內皮層環明顯,可見眾多棕色油細胞小點。氣濃烈而特異,味辛。

3.4 鑒別

(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外壁增厚,棕褐色。皮層寬廣,可見通氣組織,由薄壁細胞構成,排列成網狀,有大型腔隙;散有纖維束和葉跡維管束,葉跡維管束外韌型;內皮層明顯。中柱散列多數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薄壁組織中散有棕色油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5ml,加熱回流20分鐘,放冷,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藏菖蒲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3.5 檢查 3.5.1 水分

不得過8.0%(附錄IX H第二法)。

3.5.2 總灰分

不得過8.0%(附錄IX?K)。

3.6 含量測定

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2.0%(ml/g)。

3.7 炮制

除去雜質,切片,幹燥。

3.8 性味

苦、辛,溫、燥、銳。

3.9 功能與主治

溫胃,消炎止痛。用於補胃陽,消化不良,食物積滯,白喉,炭疽等。

3.10 用法與用量

3~6g。

3.11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

3.12 出處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

用到中藥藏菖蒲的方劑 茜草丸

50g藏茜草200g紫草茸120g安息香50g藏菖蒲130g山礬葉100g草烏50g麝香1g圓柏膏...

二十五味兒茶丸

粉(制)15g渣馴膏50g鐵棒錘40g麝香1g藏菖蒲50g木香50g水牛角15g珍珠母25g甘肅棘...

二十九味羌活散

息香25g鐮形棘豆25g沈香25g牛心血25g藏菖蒲10g硫磺10g多刺綠絨蒿25g熏倒牛25g丁...

二十五味阿魏散

5g寬筋藤15g紫草茸15g黑冰片(炭)15g藏菖蒲15g光明鹽15g制法:以上二十五味,粉碎成細...

八物定誌丸

半兩,紫石英(火煆,醋淬7次,別研水飛)半兩,石菖蒲(米泔浸壹宿)半兩,乳香(別研)半兩。制法上為細...

更多用到中藥藏菖蒲的方劑

用到中藥藏菖蒲的中成藥 流感丸

榜嘎100g大戟膏50g草烏50g安息香60g藏菖蒲80g龍骨50g麝香1g寬筋藤100g牛黃1g...

茜草丸

50g藏茜草200g紫草茸120g安息香50g藏菖蒲130g山礬葉100g草烏50g麝香1g圓柏膏...

二十五味兒茶丸

粉(制)15g渣馴膏50g鐵棒錘40g麝香1g藏菖蒲50g木香50g水牛角15g珍珠母25g甘肅棘...

二十九味羌活散

息香25g鐮形棘豆25g沈香25g牛心血25g藏菖蒲10g硫磺10g多刺綠絨蒿25g熏倒牛25g丁...

二十五味阿魏散

5g寬筋藤15g紫草茸15g黑冰片(炭)15g藏菖蒲15g光明鹽15g制法:以上二十五味,粉碎成細...

更多用到中藥藏菖蒲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藏菖蒲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類二十三種)]菖蒲

者用之,虛則補其母也。肝苦急以辛補之,是矣。《道藏經》有《菖蒲傳》壹卷,其語粗陋。今略節其要雲∶菖...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十四淋癥大小總論合參(附莖衄尿血)]萆厘清飲

濕土之敦阜,益智入腎可納氣歸源,腎水得令則自能閉藏,而小便有節,至於使水道轉入大腸,厘清滲濁者,獨...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類二十三種)]白菖

溪澗者,名溪蓀。集解《別錄》曰∶白菖十月采。藏器曰∶即今之溪蓀也。壹名菖陽。生水畔。人亦呼為菖...

《金匱翼》:[卷五耳病統論]腎虛耳聾

,別研)人參白茯苓蛇床子(炒)牡丹皮當歸(酒浸)菖蒲(米泔浸壹宿)炙草黃遠誌芍藥防風(各壹兩)羊腎(...

《醫方集解》:[補養之劑第壹]孔聖枕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