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為何要把在客棧裏面吃飯說成是打尖呢?

古代為何要把在客棧裏面吃飯說成是打尖呢?

從尖字的古代字體小篆的字形來看, 尖字是戈放在壹處平臺之上,有二個人在上面做恭迎將軍的樣子。大概意思就是是打了勝仗後,戰敗的壹方做出迎接戰勝壹方的姿態。

引申出來的意思也很明確,就是是停止戰爭,士兵們放下手中的兵器,進入休息狀態。後來在時間的變遷之中,尖字就開始有了稍微休息壹下的意思。並不是現在說的尖銳的意思,中國古漢字的意思跟現代漢字在有些字形上有很大的區別。

除了這種解釋之外,通常還有其它兩種種解釋,分別為:

第壹、我們常說的“打尖”就是指“打發舌尖”的意思,因為人的舌頭是最挑剔的器官,知酸知甜,嘗苦嗜肉,而打尖壹詞往往用在匆忙趕路的行人,因為急著趕路,所以只能稍微吃壹頓,隨意打發壹下舌頭,打發本來就是有敷衍的意思,打發壹下舌頭,就是吃點東西,所以打尖就是旅途中對付著吃東西。

也有說是這種說法來自少數遊牧民族羌族,羌族都是壹日兩餐,早上吃壹餐之後,中午在外面放羊不回家吃飯了,而是帶上面饃饃餅子湊合吃壹點,稱為“打尖”,後來就流行開來。

第二、寫錯字了,本來打尖是打火,打火做飯,後來由於尖和火很像,慢慢的打火做飯演化成打尖,打尖也代指吃飯的意思。

還有壹種不被認可的說法是說本是綠林好漢的黑話,不是平常百姓用的,後來百姓跟著學,所以學會的。

我認為大概只有第壹種是比較可信的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