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國史上有名的皇帝,但是他卻在第五次巡遊時意外死亡。死的蹊蹺,讓學者們對秦始皇的死有諸多猜測,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是被趙高謀殺,而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死於疾病。 《史記》中記載並未記載秦始皇死於趙高的陰謀之中。對於秦始皇的死是壹場陰謀主要是從秦始皇死後,趙高的種種表現讓人不得不產生懷疑。加上趙高與蒙毅兄弟有過節。讓很多人覺得秦始皇之死是趙高聯合李斯、胡亥上演的壹場政治陰謀,而蒙氏兄弟和扶蘇是政治的犧牲品。但是這些都只是猜測並沒有實際的證據更夠證明這壹切。 但是秦始皇死於疾病倒是能夠從相關的記載中看出壹些端倪。 壹、天生疾病 從相關的史料中可以推測秦始皇其實是天生帶有壹些疾病的。 《史記 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中有著壹段是這樣描寫秦始皇: 「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 「 ”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原始描述秦始皇高鼻梁,大眼睛,老鷹的胸脯,豺狼的聲音。但是郭沫若認為這四個特征其實是秦始皇的四個生理疾病。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的最後壹批判的《呂不韋和秦王政的批判》中提到: 「 ”這所說的前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特別是「 ”摯鳥膺'現今醫學上所說的雞胸,是軟骨癥的壹種特征。「 ”蜂準”應該就 畏馬鞍鼻,「 ”豺聲”是表明有氣管炎,軟骨癥患者,骨的發育反常,故爾胸形鼻形都呈變異,而氣管炎或氣管枝炎是經常並發 的。有這三種征候,可以下出軟骨癥的診斷。” 查閱相關醫學資料確實發現,嚴重的支氣管哮喘病人有幹性羅音和哮鳴音;如果同時並發支氣管炎或繼發感染可聽到濕性羅音。 同時再看《戰國策·燕策三》中《荊軻刺秦王》中有這樣的記載: 「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從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身邊隨時都跟隨著壹位隨身攜帶藥袋的醫官,如果不是秦始皇身體不是有生理疾病怎麽會有醫館隨時跟隨。 再說回秦始皇的支氣管哮喘病。哮喘病本就就容易被誘發。比如過敏原的花粉、魚蝦、動物毛發等可以誘發哮喘,呼吸道感染也可以誘發哮喘,而氣候溫度變化和情緒的波動都能誘發哮喘。而人到中年的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中誘發哮喘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救助不及時很有可能壹命嗚呼。 而在第五次巡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從公元前210年10月出發,經歷了九個月,九個月中有嚴寒酷暑也有風霜雨雪,雖然可以所乘坐的辒辌車有窗戶可以通風可以保暖,但是在這樣壹個小小的範圍內,終究沒有在秦皇宮中舒服,加上密閉的空間必然空氣流通不好。而九個月在路上必然身體勞累,哮喘發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二、操勞過度 秦始皇的功績是不可否認的,他從22歲親政開始就壹直在戰鬥著,壹開始和長信侯繆毒集團、和呂不韋戰鬥著,之後統壹六國。在這些年中必然是十分操勞的。但是就算是統壹六國後,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巡遊,這之間的11年。秦始皇依舊沒有放松,還是十分操勞。而他的年紀也從39歲進入了50歲。 秦始皇的日夜操勞在《史記 十二本紀·秦始皇本紀》中提到: 「 ”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可見秦始皇對於自己每天閱讀奏章是有定額的,但不到壹定的重量是不會休息的。年輕時候的秦始皇或許還可以用自己的身體去完成這樣的定額任務,但是隨著壹天天的變老,身體越來越差,各種疾病正在慢慢地吞噬他的身體。 三、縱欲過度 《阿房宮賦》中有這麽壹段: 「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從這段描寫中可以看出,六國的美女都被秦始皇收入囊中。這些女子卸妝後的脂粉倒入渭河都能出現壹層油膩。可見秦始皇後宮有多少佳麗,秦始皇沈迷女色,縱欲過度也是他身體每況愈下的原因所在。雖然《阿房宮賦》是文學作品,描寫手法中不免運用誇張手法,但是藝術源於生活,秦始皇後宮人數不會少。 而且秦始皇的子女特別多,活下來的兒子就有24人,女兒有10人,還沒算夭折的。所以秦始皇對於這方面並沒有節制。 四、總結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秦始皇到了50歲的時候,身體已經快不行了,所以秦始皇死於疾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了。而趙高陰謀殺死秦始皇的說法並未有證據。同時在嚴松編著的《中國宦官傳》說:「 ”車駕剛到平原津,秦始皇突然腹痛如攪?不壹會即昏過去?禦醫診脈之後,已知兇多吉少。” 所以比起秦始皇被趙高陰謀殺害,秦始皇死於疾病的可能性會更大壹些。 參考文獻: 1、 馬臨漪《秦始皇死因探析》 天中學刊 [J] 2008年1期 2、司馬遷.史記 [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3、郭沫若.十批判書[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4、 陳景元《 秦始皇密葬河北之說》 知識就是力量 [J] 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