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的意思是善於學習的人徹底搞通事物的道理,善於做事的人徹底克服工作中的困難。
出處:《荀子·大略》:“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君子立誌如窮,雖天子三公問正,以是非對。”
譯文:善於學習的人徹底搞通事物的道理,善於做事的人徹底克服工作中的困難。君子壹旦樹立了誌向就堅定不移,即使天子、三公詢問政事,也根據是非的實際情況來回答。
擴展資料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賞析:
“善學者盡其理”,其實就是讓人們在學習時要深入思考、理解透徹,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讀書學習之法,除了熟讀之外,還要精思,方能有所成。
“善行者究其難”,則告訴人們在實踐中也要不斷思考、琢磨,才能找到難題的突破口。春秋戰國時期的魯班,在進深山砍樹木時,手指被壹棵野草劃破,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仔細觀察,發現草葉兩邊都是排列均勻的小齒。
魯班從這件事上得到啟發,請鐵匠制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試鋸樹木,經過多次試驗,最終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據古籍記載,魯班在機械、土木、手工工藝、軍事方面都有發明,由於成就突出,後世木匠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的成功,來源於他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研究,認真思考其中的原理,舉壹反三,並及時付諸實驗、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