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籍裝幀整體設計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緒論
書籍是在壹定媒體上經雕刻、抄寫或印刷或光映的圖文著作物。
裝幀設計指從原稿到成書的整體設計。開本、字體、版面、插圖、封面、護封以及紙張、印刷、裝訂和材料事先的藝術設計。
書籍裝幀設計是指書籍的整體設計,包括圖書外部裝幀設計和內文版式設計。圖書外部裝幀設計,包括圖書開本選擇,結構樣式的確定,以及圖書封面、護封、環襯、主書名頁、插頁等美術設計。圖書內文版式設計,包括圖書書芯部分的版式設計、用字的選擇,版心的確定、文字的排式及圖文在版面上的編排。書籍裝幀實際上是——視覺藝術(Communication visual)、 印刷藝術(Typegraphy)、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編輯設計(Editorial design)、桌面排版(Desk Top publishing) 的綜合藝術。
每當人們談起書籍裝幀設計時,往往自然而然地用封面設計取而代之,因此,在實際設計中,很少結合圖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的確,書籍的外觀裝幀顯眼奪目,對讀者能激發起強烈的購買欲,因而設計者在設計上誇大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而壹味追求封面的商品化。不過,書籍裝幀藝術說到底是附麗在書籍內容上的,是服務於文本的。衣裝講究的是合身。古人說,“過猶不及”,書籍的過度包裝,從根本上遮蔽了書的本質,丟失了書的本色。
無論書籍本身用什麽手法表現,它必須服從這本書的精神內涵,服從裝幀的整體效果,而不能唱獨角戲。壹本書的整體並不是由壹個包封,壹個封面,壹個環襯所能囊括的。
1. 封面是書籍整體設計的關鍵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書籍的內容。在當今琳瑯滿目的書海中,書籍的封面起了壹個無聲的推銷員作用,它的好壞在壹定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購買欲。
1.1封面是書的外貌
封面既體現書的內容、性質,同時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並且還起了保護書籍的作用。封面設計包括書名、編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和裝飾形象、色彩及構圖。如何使封面體現書的內容、性質、體裁,如何使封面能起著感應人的心理、啟迪人的思維作用,是封面設計中最重要的壹環。
1.2封面設計的造型
造型要帶有明顯的閱讀者的年齡、文化層次等的特征。如對少年兒童讀物形象要具體、真實、準確,構圖要生動活潑,尤其要突出知識性和趣味性;對中青年到老年人的讀物,形象可以由具象漸漸轉向於抽象,宜采用象征性手法,構圖也可由生動活潑的形式轉向於嚴肅、莊重的形式。
1.3封面設計的色彩
色彩是由書的內容與閱讀對象的年齡、文化層次等特征所決定的。鮮麗的色彩多用於兒童的讀物;沈著、和諧的色彩適用於中、老年人的讀物;介於艷色和灰色之間的色彩宜用於青年人的讀物。
單從封面設計來分析,設計觀念、定位、形式美是封面藝術表現的壹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書是各種文化存在的凝結物 ,所以作為設計者需要捕捉到更深層次的涵義。特別是涉及到函套、護封、封面等綜合整體的外觀設計。
2.書脊是書籍整體造型的重要因素
書脊雖小 ,但它卻是封面和封底的連接點,當圖書立於書架上時,又作為圖書整體形象的代表呈現在讀者眼前。因此,在藝術處理上書脊是全書設計的紐帶,不管是擺在書店的書架上,還是放在居室的書櫥裏,書脊都能首先告訴人們這是什麽書,是誰寫的,哪個出版社出版的。在第壹視覺印象中,有打動人心、引人註目的感染力,產生出讀者與作者之間壹種潛移默化的***鳴,給讀者深刻的第壹印象,這是壹個不可忽視的作用。近年來書脊的設計開始有了改觀。那麽,如何來利用其有限的容量呢?不同的書脊有著不同的情調,圓脊給人以敦厚.委婉的印象;方脊則力度較強,有堅實、質樸之感。不同的字體有著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字體形式和組合方式又起著統壹協調的呼應,如黑體、宋體、琥珀體都能產生無法替換的作用。
3.版面設計是書籍整體設計的核心
隨著書籍裝幀藝術的發展,版式設計引起了人們壹定程度的註意 ,但同封面相比,人們對它關註的程度還遠遠不夠。正文是書籍的核心,也是讀者最關心的部分,因此,版式的設計就處於重要的地位。版面如何設計得美,單靠美術編輯還不夠,還必須有文字編輯合作,使內容緊湊,易讀,這樣才能加強編輯和讀者之間的交流。
版面設計變化萬千,為設計者提供了發揮創造力的廣闊天地。在我國古代,宋、明版圖書的版式的確非常精美,但終究是古代的書式,作為研究書的歷史,懂得歷史傳統的形式是可以,畢竟它們離當代讀者欣賞習慣相距太遠。而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歐洲,首先從英國開始,除了專業的書籍藝術家之外 ,還有畫家、雕塑家 、建築家 、作家和詩人等 ,開始了壹場書籍裝幀藝術的革命,主要集中在版式設計上,並且擴大到插圖藝術和封面設計。而到了二十世紀初,德國魏瑪的包浩斯,創立了構成主義,這是壹種理性和邏輯性的藝術,影響了許多國家;後來新客觀主義誕生,成為現代書籍藝術的裏程碑,它強調版面設計的功能,運用適當的形式,取得了形式與內容以及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聯系。現在,這種功能主義版面設計的影響比當年還要大,在美術畫冊、攝影畫冊、專業書籍中的運用尤其引人註目。
3.1版心位置的設計
在版式設計中,版心位置的設計也相當重要。版心對讀者的閱讀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版心與版心四周的白邊保留適度的比例,白邊過大,影響字的容量,太小則會讓人覺得沈悶壓抑,讀者要想寫上眉批或感受,無處落筆,難尋讀書之樂。正如設計家阿?卡帕爾所說:“白邊有助於閱讀,它能避免版面紊亂,有利於穩定視線。”這就是版式設計藝術之所在,這種藝術同封面藝術有機的結合 ,構成了圖書裝幀藝術的統壹體。從這層意思上來說 ,版面設計在書籍裝幀藝術整體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好的封面設計必須有與其相匹配的版式加以映襯,否則就失去它的光彩,俗話說“好花還需綠葉配”,版式設計在整體裝幀中正是起到這種作用。
3.2文字設計在版面中的作用
文字設計在版面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形式無法替代的。從我國最常用的四種印刷字體來看,宋體字端莊,豎粗、橫細.筆劃疏密適中,閱讀時最省力,適用於排正文;仿宋字體比較秀麗,筆劃細致、橫豎筆劃粗細壹致,這與我國木版書上的字形接近,壹般圖書多用它印正文、排註腳和篇後註;楷體字柔和,柔中帶剛、蜿轉圓滑,接近手寫字形,表現出壹種優美的文化特色,這種文字,適用於兒童讀物;黑體字力度強,粗細壹致,極為醒目,亦稱方頭體,視覺上比同大的其它字體略大些,因此常常用來做文章題目。由此可知,字體與書之間有壹定的聯系,不能給予刻板的限定 。因此,字體要與壹本書的獨特風格之間建立壹種聯系,不能靠天花亂墜地去構想壹種奇特字體,而是要靠設計者在了解圖書內容特點的基礎上產生壹種藝術感悟和對字體選擇與排列的苦心經營。只要字體編排得當,就像我下面2張書頁上字體的編排,只要使字體運用合理,就可以產生層次清楚、秩序井然、生動活潑的書面效果。
3.3插圖設計
插圖是壹種繪畫,但是不同於壹般獨立欣賞性的繪畫,它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具有必要的從屬性。插圖必須具備壹定的繪畫條件,不依靠文字,也能從它的形象本身.表現壹定的主題,同時又必須服從原著,成為輔助者。
壹本書的插圖,不會僅僅壹張,因此插圖與插圖之間也是壹個整體的關系問題。作為文章開幕用的題頭、閉幕用的尾飾和文本中間的插圖,要處理好與字和空間的關系。整套的插圖在構思時就要有個整體設計安排,封面、環襯、扉頁到尾聲上的插圖,以及裝飾圖案,要貫穿在書籍的主題中,使書籍裝幀整達到和諧完美,讓讀者在遊覽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
插圖設計是活躍書籍內容的壹個重要因素。有了它,更能發揮讀者的想象力和對內容的理解力,並獲得壹種藝術的享受。尤其是少兒讀物更是如此,因為少兒的大腦發育不夠健全,對事物缺少理性認識,只有較多的插圖設計才能幫助他們理解,才會激起他們閱讀的興趣。下面2張書頁是我做的畢業設計書籍中其中2個小故事的插圖。
3.4色彩設計
我所設計的是童話書,就少兒讀物的來說,色彩要針對兒童活潑、天真、可愛的特點,色調往往處理成高調,減弱各種對比的力度,強調柔和的感覺。
對於讀者來說,因文化素養、民族、職業的不同,對於書籍的色彩也有不同的偏好。
3.5開本設計
壹本書的開本大小對設計者來說是首先要考慮的。開本的設計要受到讀者使用習慣的支配,要根據書的用途和特征,選擇適合的比例。這種比例不外乎長寬不同,不同的開本之間差異很小,但給人的心理暗示和審美趣味卻截然不同。目前,我國流行的開本大都為32開和16開,比較單調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大膽馳騁 ,勇於創新。
我做的畢業設計書籍的尺寸就是200×200mm正方型的。
4.裝幀材料是書籍整體設計的構成
紙張是裝幀設計者的設計得以自由施展的天地,經設計者精心創意構成,將文字、圖像、色彩、材料四要素有機地運作之後,將印刷後的紙折疊成冊,然後拿到手上閱讀,這就是壹本書的基本創意的形成,從原則上講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肯定選用能讓照片、繪圖、文字還原性好,再現性強、安定性穩、反射率低,使讀者不易疲勞的紙張。同時要處理好橫向紋理紙和縱向紋理紙之間微妙的差別,紙張的紋理和顏色的不同,用適當的制版印刷方式。
各種各樣的材料,以其肌理、色彩、質地的不同,可以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通過裝幀設計者巧妙而從深層地挖掘其功能,紙張能誘導讀者產生不同的心理反射。裝幀素材的各種擬態作用深化了書的內涵。
裝幀用的各種特種紙中隱含著變化無窮的肌理,舉凡線的長短、粗細、彎曲、垂直、平行;波動等種種形態的組合排列,都會產生出動與靜、強與弱、快與慢、外在與內在……的對比變化和起伏節奏,以及華貴與素樸、高雅與粗俗、現實與抽象等等意味的生動表達。
裝幀材料的合理選擇運用,可以充分發揮書籍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從而使書籍的知識性和藝術性的傳遞,顯示出不同凡響的增值作用。
在我的畢業設計中,書的函套(書套)是用木制材料做成的。我嘗試用木板做成書盒,上面用鏤空和雕刻的手法刻出圖形來。
5.整體設計中應體現的風格
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淵源,歷史上的中國古籍,天頭地腳、行欄牌界、版式、字體等等,都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審美特色。符合當時人們的需求與審美意識。而現今,我們有著數萬種繁花似錦的圖書,文化傳統形式與現代形式的相互借鑒、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為創新、發展獲得強有力地表現力和感染力。所以,作為今天的設計者,應當廣泛吸收 中西方文化的素養 ,善於接受國外好的東西,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熔鑄出自己的特色。每個時代和每個民族都有特定的藝術風格,而這風格的形成不是由主觀的意願,而是建立在長期形成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生產生活方式的基礎上。
如何使書的裝幀設計真正取得完整,而不是裝幀遊弋於內容之外,這是壹個要認真思考的課題。要把自己的設計思想植根於民族土壤,放眼於中外古今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之林,找到本民族藝術的坐標。最具有世界意義的作品.必然最具有民族性,在拓展書籍裝幀藝術的民族風格時,不要忽視其真正的源頭。
結束語
書籍的整體具體反映在書籍內容的各個組成部分――版面設計、插圖、字體字號的設計,要使其成為壹個整體,這就是設計者所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環節,任何優秀圖書的設計都不能逾越這環節。優秀的裝幀設計都是充分發揮其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達到壹種由表及裏的完整美,所以應當使它們互相配合、統籌考慮,成為壹個完整的統壹體。並且,對與裝幀藝術的認識不能停留在表面,在探討書籍裝幀整體藝術性的同時,綜合諸因素的相互關系,達到壹種完美的表現,創造出人人筆下俱無、人人心中皆有的作品,是我在今後的學習中需要努力的目標,即將生活中的哲理、思想、情感組構成足以令人心蕩神搖的藝術世界。只有這樣,書籍裝幀整體設計的創作才能有靈魂和生命,才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文獻:
[1]章桂征 主編 《中國當代裝幀藝術文集》[C].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8
[2]呂敬人著《敬人書籍設計》吉林美術出版社 2001年
[3]邱承德 《書籍裝幀設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4]孫群 《談學術專著裝幀設計中色彩的運用》[J] 裝飾,2004
[5]孫彤輝 《書裝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6]孫德珊、吳冠英 《插圖設計藝術》,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7]余秉楠 《書籍裝幀設計》[J].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5
[8]鄧中和 《書籍裝幀創意設計》.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4年1月
[9]孫彤輝《書裝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10]蘆影 《平面設計藝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題目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