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是溫性還是涼性
性味歸經:味苦、甘、澀,性寒,歸肺、肝、胃經。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用於內外出血諸證及癰腫、燙傷、手足皸裂、肛裂等。
白芨的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能。主治肺癆略血,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癰瘡腫毒,瘰癧,痔漏,燒燙傷,手足皸裂,肛裂等病癥。
用法用量: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適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白芨的功效與作用
關於白芨的功效在古籍中都有記載,比如:
《本經》:"主癰腫惡瘡敗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痱緩不收。"
《別錄》:"除白癬疥蟲。"
《藥性論》:"治結熱不消,主陰下痿,治面上皯皰,令人肌滑。"
《唐本草》:"手足皸拆,嚼以塗之。"
服用禁忌
不與烏頭搭配
“十八反”裏就有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之說,也就是說不與烏頭搭配服用。
《蜀本草》中也認為,白芨不能夠和烏頭壹起使用,否則藥性會發生改變,服用後會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