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秦始皇焚書坑儒,很多人都在破口大罵,表示心痛。原因就在於秦始皇此舉使得很多珍貴的書籍付之壹炬,不能為後人所研究、見識。可事實上,秦始皇在焚書時其實是留有備份的。
秦始皇統壹六國,天下思想合為壹家,為了國家的長遠考慮,丞相李斯上書始皇帝要統壹學說,否則各路人心理想的都不壹樣,聚到壹起討論,久而久之,就可能產生影響國家發展的論調。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看法,也批準了焚書的做法。
但是秦始皇既能統壹六國,思考問題自然要統觀全局,古代的書不比現代,那個時期想要長久保存的書籍壹般都是在竹簡上用刀壹筆壹筆刻成,那些見解獨到的弘篇巨制更是耗時數十年,所以在焚書的種類上,秦始皇就做出規定,只燒兩個種類的書籍:第壹類是作者非秦國人的史記書籍,第二類是詩書和百家語。這樣壹來就有很多書籍被保存下來。
所以,秦朝的焚書其實只是壹個假象,絕大部分的書籍都被保存下來,即使不是原本也有備份,只要秦國存在,這些書就會壹直留存。而很多珍貴的古籍不復存在,是因為項羽火燒秦宮時,宮中很多珍藏的書籍都燒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