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國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有哪些

我國醫學道德的優良傳統有哪些

1、尊重和珍視生命的“貴人”思想

我國第壹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說:“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內經·素向》中的《疏五過論》和《征四失論》篇也提到醫生應避免五種過錯、四種過失,告誡醫生要從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病因,這樣才能為病人解除疾病。唐代孫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貴千金,壹方濟之,德逾於此”的名言更說明了重視生命的珍貴和醫德的重要性。

2、“醫乃仁術”的行醫宗旨

“醫乃仁術”意為醫學是施行仁道主義的術業,它是儒家的仁義與醫學本質的完美結合。我國儒家文化壹直強調要“先知儒理”,“方知醫理”。“儒醫”代表了壹般倫理學與醫學密切結合的結果,仁既是壹般倫理學的核心,也是醫學倫理學的核心。《孟子·梁惠王上》稱:“無傷也,是乃仁術也。”歷代醫家皆以“醫乃仁術”為行醫宗旨、為醫德的基本原則。唐代名醫孫思邈強調醫生必須“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明代龔廷賢在《萬病回春》中的“醫家十要”篇中說:“壹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脈理,……四識病原,……十勿重利”。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中的“醫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壹“要”為:先知儒理,然後方知醫理。“醫乃仁術”的命題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它提示醫學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做到“仁”與“醫”相結合,醫患相互合作。

3、“普同壹等”的行醫原則

古代醫家從“仁愛救人”、“醫乃仁術”的道德觀念出發,強調對病人壹視同仁,“普同壹等”,“壹心赴救”。孫思邈提出:作為壹個醫生要做到“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壹等,皆如至親之想。”明代醫生閔自成仁而好施,丐者盈門壹壹應之不厭。醫生趙夢弼赴人之急百裏之外,中夜叩門,無不應者,七八十歲時“猶救以往”。朱丹溪是金元時代四大醫家之壹。他行醫時,“四方以疾迎候者,無虛日”,先生“無不即往,雖雨雪載途,亦不為止”。仆人告痛,先生諭之曰:“病者度刻如歲,而欲自逸耶?”“窶人求藥無不與,不求其償,其困厄無告者,不待其招,註藥往起之,雖百裏之遠,弗憚也。”宋代醫生張柄,治病救人“無問貴賤,有謁必往視之。”元末明初的名醫劉勉曾任太醫,在他壹生的醫療實踐中,把“不分貴賤,壹視同仁”作為自己的信條。他常說,“富者我不貪其財,貧者我不厭其求”。

4、重義輕利的道德觀

傳說“三國”時期江西名醫董奉隱居廬山,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壹株,如此數載,得十萬余株,郁然成林,並以每年所收之杏,資助求醫的窮人。至今醫界仍流傳著“杏林春暖”的佳話,以贊揚醫生的美德。明代醫生潘文元醫術高明,行醫施藥從不計報酬。他雖行醫30年,但仍貧得幾乎沒有土地。他去世後,當地百姓萬人空巷為他送葬,以表示哀悼和永遠懷念。“杏林春暖”的佳話和“萬人空巷”的傳說代表了我國古代典型的重義輕利的道德觀。

5、清廉正派的行醫作風

我國古代醫家清廉正派的事例不勝枚舉。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的醫書中,就強調醫生要品行端正,醫風正派

6、尊重同道的謙虛品德

孫思邈在其名著《大醫精誠》篇中論述了醫生與同行之間的關系:“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