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類型很多,哪類工程

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類型很多,哪類工程

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指:它山堰、都江堰、漳河渠和鄭國渠。

它山堰

它山堰位於寧波市鄞縣鄞江鎮西南它山旁,建於833年(唐太和七年)。它山堰長134.4米,面寬4.8米,皆用長2至3米、闊0.2至0.35米條石砌築,左右各36石級。堰面全部用條石砌築而成,堰身為木石結構,有逾抱大梅木枕臥堰中,歷幹余年不腐,被稱為"它山堰梅梁"。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為了抵禦潮汐,使海水與江河分流,鹹淡阻隔。江河水經過該堰分流兩道:壹支入月湖,另壹支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千畝良田,化水害為水利。它山堰與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同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歷經洪水沖擊,仍基本完好,繼續發揮阻鹹、蓄淡、引水、泄洪作用。1988年12月28日,國務院公布它山堰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壹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渠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壹,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發揮著功用。

鄭國渠

鄭國渠是最早在關中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的,戰國末年秦國穿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後完工。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裏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註洛水,長達 300 余裏(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1、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位於安徽省壽縣南。春秋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孫叔敖創建(壹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壹直發揮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見《漢書.地理誌》,西漢設陂官專管灌溉維修。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曾在安豐塘越水壩地方,發掘出壹座漢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遺址,伴隨出土的有漢代都水官鐵錘等文物。

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區面積,在4-13世紀常見記載,有灌田萬頃、灌田五千余頃等說法。《水經.肥水註》詳述芍陂源流,工程規模,並指出陂有五門(水口),吐納川流。發展到隋代,經整修增辟為36門 。延續到宋代。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減、調節灌溉用水先後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壽州誌》詳記當時36門的具體名稱及其經流地點,灌渠總長達783裏。清代芍陂水門叠有興廢增減,乾隆至光緒間均為28門。

關於芍陂工程的人為破壞,三國、南北朝時曾多次受到戰爭波及,唐宋以來,則多為地主土豪占墾和盜決。以芍陂陂區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約長50裏, 變塘為田達56967畝多。芍陂設置減水閘,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見記載。系因地主土豪占陂為田,蓄水面積縮小,雨季汛漲時,地主為避免私田被淹,便盜決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續行占墾。為防止盜決和占墾,故設置 減水閘進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眾興集以南,建築滾水石壩。到民國年間,芍陂灌溉效益越來越低,1949年實灌面積僅8萬多畝。現為淠史杭灌區的壹個反調節水庫。

2、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邗 溝

聯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又名渠水、韓 江、中瀆水、淮揚運河、裏運河。邗溝南起揚州以南的長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北上爭霸,於公元前486年築邗城(今揚州市),開通邗溝。最初南端自長江引水北流,向北繞經壹系列湖泊,以較短的人工渠道相連接,航道彎曲,到末口入淮河。東晉南北朝時,由於自然條件的變化,江水已不能引入運河,於上遊開支河從今儀征引江水通航,並在運河口建堰埭、水門節水,河上亦建有多處堰埭。

隋代兩次重開此河,成為南北大運河中的重要壹段。唐代,長江中的沙洲擴大,並與北岸相邊。開元二十二年(734),在揚子鎮以南接開伊婁河,經瓜洲入江。從此,瓜洲運口與征運口並用。北宋,在邗溝上建有數十處閘、壩、涵、達等建築物並且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閘-復閘。元代開京杭運河,邗溝成為其中的壹段,南口在瓜洲和儀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3、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引漳十二渠

中國戰國初期以漳水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區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陽市北)。《史記》等古籍記為戰國魏文候時鄴(治今臨西南四十裏的鄴鎮)令西門豹創建(公元前422年)。第壹渠首在鄴西18裏,相延12裏內有攔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遊右岸開引水口,設引水閘,***成12條渠道。灌區不到10萬畝。漳水渾濁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產量,鄴地因富庶起來,東漢末年曹操以鄴為根據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稱為十二登,改名開井堰。

《呂氏春秋.樂成》記渠為魏襄王時鄴令史起創建,在西門豹後約100多年,並批評西門豹不知引漳灌田。《漢書.溝洫誌》采用這壹說法,和《史 記》有矛盾。後人調和兩說,說是西門豹先開渠,史起又開。東魏天平二年(535)改建為天平渠,並成單壹渠首,灌區擴大,後變稱萬金渠。渠首在今安陽市北40余裏,漳河南岸。隋唐以後這壹帶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陽河)為源的灌區。唐代復修天平渠,並開分支,灌田十萬畝以上。清代、民國還有時修復利用。1959年動工在漳河上修建嶽城水庫。兩岸分引庫水,灌田數百萬畝,代替了古灌渠。

4、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鴻溝

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戰國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 開始興建。修成後,經秦、漢、魏、晉、南北朝,壹直是黃淮間主要水運交通 線路之壹。西漢又稱狼湯渠。它在今河南省滎陽北引黃河水,東經中牟北,開封北而折向南,經尉氏東、太康西、淮陽,再分兩支:南入潁水,東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中途在開封東分水(古汴水)。又南,向東分水入睢水、歲( 渙)水,皆可通淮。再南,向東分水入渦水,直通淮河,形成黃淮間的水運交 通網。隋代開通濟渠,即唐宋時的汴河,成為黃淮間的交通幹道,相當於鴻溝 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著溝通黃淮的作用。元代開始,建都北京,開京杭運河,水運幹線東移,蔡河就湮塞了。

5、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境內,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樞紐工程,也是現有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興建。工程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運、城市 供水等多種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國”美稱。都江堰始名於宋代,宋以前稱都安堰、湔或犍尾堰。 樞紐布置 早期的都江堰有堤、堰、水則等工程設施,經後代不斷完善,成為由魚嘴(分水工程)、飛沙堰(溢流排沙工程)和寶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體工程組成的無壩引水樞紐。

此外,還有內外金剛堤、人字堤及控制水量 和泥沙的建築物等,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又增建了外江閘、沙黑河閘和工業 取水口等工程。魚嘴建在江心洲頂端,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為引水總幹渠,由飛沙渠、人字堤和寶瓶口控制泥沙及對水量進行再調節。外江為岷江正道,以行洪為主,也由小魚嘴分水至沙黑供右岸灌區用水。工程結構 古代都江堰以竹籠、木樁和卵石為主要建築材料。以竹編籠內填卵石,用來建造魚嘴、飛沙堰、內外金剛堤和人字堤等工程。

每年歲修需 更換竹籠壹萬多條。為了減少每年歲修工程量,歷代水工和勞動人民不斷謀求工程結構的改造,尤以魚嘴為重點。元代曾以石料修砌魚嘴,並在其頂端鑄鐵 龜;明代修砌魚嘴,前置鐵牛分水;清代復用砌石魚嘴。這些工程均因基礎不穩,未能持久。1936年改以竹籠為基礎,前端與兩側護以木樁,其上修築砌石魚嘴,工程延續時間較長,直至1974年修外江閘時改建成鋼筋混凝 土結構。引水防沙與歲修制度2000多年來,灌區人民在興建和完善都江堰 的長期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引水防沙經驗。

由於三大主要工程在合理規劃布 局和精心設計施工,樞紐工程發揮了有效的引水、防沙和排洪等綜合作用。在適宜河段的恰當位置修建魚嘴,能使枯水內江多引水,洪水時外江多泄洪排沙; 在河流彎段末端建飛沙堰,利用了環流作用,能大量溢洪排沙,以減免成都平 原洪澇災害。都江堰歷久不廢的另壹重要原因是重視工程管理,嚴格執行歲修制度。據歷史文物記載,早在1400多年前,即有“深淘灘,低作堰”的歲修“六字 訣”。嗣後又相繼總結出治水“三字經”及治河“八字格言”等。歷代都設置管理機構和堰官負責工程維護。工程維修分為每年的歲修、五年壹次的大修、特大洪水後的特修和洪水期的搶修等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