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想了解韓國或朝鮮半島的歷史。請推薦我這方面的書。

我想了解韓國或朝鮮半島的歷史。請推薦我這方面的書。

朝鮮半島歷史

壹、古代朝鮮半島

1,概述

通古斯人原本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後來壹部分人南遷到朝鮮半島南部,在那裏同化了數量優勢的原土著南島人,成為朝鮮半島新的土著。現在的朝鮮民族是由北方的少數高句麗土著(穢物和梁毅)與南方的朝鮮土著為主體融合而成的。

漢四郡之地包括了半島大部分地區,只有東南角壹個叫漢的地方部落還在獨立。東漢時期,漢族逐漸發展成為三個小國——馬漢、陳晗和韓歌,史稱三漢。韓的意思是“大”。那時候三韓還沒有漢字。後來漢字傳入韓國,“漢”寫成“漢”。

馬漢發展成百濟後,陳翰發展成新羅;韓歌發展為金官嘎亞(現在韓語中還有壹種樂器叫嘎亞琴)主導的六同性戀聯盟,後來並入新羅。

百濟皇族起源於東夷的伏羲,最初居住在河北東北至遼河壹帶,是商朝的發源地。

6.魏晉時期

漢朝並沒有真正的實力穩定地管理偏遠的少數民族。前82年,漢朝停了範縝郡,前75年停了林屯郡。同時,宣土郡由圖們江南舊地移至鴨綠江以北、遼東郡以東。地處渾河上遊,遼寧新賓附近,僅通往三郡(包括新賓縣永陵鎮西南的高句麗郡,土著為高句麗人)西漢樂浪郡領郡,東漢時降為18。

據公孫康說,漢末遼東和格勒朗州的壹部分縣劃歸方俊郡,領縣的數量又有所減少。238年,魏司馬懿滅公孫淵,魏控制朝鮮半島中北部。從樂浪建國到高句麗被吞並,在這麽長的壹段時間裏(公元前108 ~公元313),大量的中國文化輸入朝鮮。當然,與此同時,朝鮮古文化也傳入遼東、遼西、幽州等郡。

第二,三足鼎立時期的朝鮮半島

313年,高句麗趁著西晉的混亂和衰落,吞並了樂浪,成為朝鮮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三年後,西晉滅亡。337年,慕容廣在遼寧建立了義縣首府顏倩。公元352年,他消滅了漢族的魏冉政權,公元370年,他被前秦所滅。384年,慕容垂在定州建立後燕。398年,慕容寶被北魏打敗,逃到家鄉易縣。407年,後燕高句麗將軍高雲處死慕容Xi,建立北燕。後來漢族的馮巴做了北燕皇帝,統治整個遼寧省。這麽小的政權,高句麗怕他,大概是仰慕漢文化,高句麗投降了北燕。439年,鮮卑族的北魏消滅了漢族的北燕,統壹了中國北方。北燕皇帝洪峰,國亡,投奔高句麗,在高句麗王面前繼續稱王稱霸,被高句麗所殺。

六世紀上半葉,以平壤為中心的高句麗乘北魏內亂之機,占領了中國的領土(今遼寧省和河北省北部);另外,扶余的祖籍和朝鮮皇室的祖籍都在這裏,所以現在韓國人主張“遼寧省和河北省都是朝鮮領土”。

高句麗在東北亞崛起,回紇等遊牧部落為其所用。甚至強大的突厥汗國也與高句麗結盟,中國和河北的地方軍閥(北齊貴族)與高句麗勾結對抗中央政府。向南,高句麗對新羅和百濟的進攻越來越頻繁,新羅和百濟被迫向中國求援。相對於國家發展還只是胚胎、極不穩定的土耳其,高句麗構成的威脅更大。

隋唐征服高句麗,大肆擴張,不聽勸說,後擴張至遼西。高句麗最終在668年被唐和新羅的聯合力量擊碎。唐朝在平壤建立安東都護,朝鮮半島只剩下新羅和唐朝勢力。

高句麗死後,高句麗氏族解體。唐* * *接收了六十九萬七千戶,這是其境內的總戶數,其中包括不少非高句麗的家庭。預計屆時高句麗家庭總數不會超過654.38+0.5萬戶。有四種去向:遷中原,並入新羅,散洪,散土耳其。

遷居中原的戶數,645年,唐太宗拔宣土等10城後,七萬人遷居遼、蓋、燕國,進入中原。669年,唐高宗將38300戶近20萬人遷到江淮南部和“山南、靖西二州之空”。

回新羅有三條路:壹、回新羅。668年,高句麗爭權,唐應約出兵征服。貴部長元凈土帶領3500多人投票。669年,童謀岑率部反唐,立安順為王,唐發兵討之。舜殺了童某岑後,四千多戶投新羅。二是唐、新羅聯軍進攻高句麗時,被新羅俘虜。668年,新羅王調兵,帶“高句麗人七千入京”。第三,國家滅亡後,居住在大同江流域的高句麗人被置於新羅管理之下。隸屬於新羅的高句麗人在250年後在王建的領導下於918年建立了朝鮮,隨後奪取了新羅的政權,隨後消滅了白己,三個民族合並成為朝鮮人。

投奔莫洪和突厥的高句麗人主要留在安東胡夫管轄的部分。

672年,唐朝授予高句麗前王、遼東巡撫高藏為高麗王,放他回遼東。西藏回歸後,暗與洪聯絡“謀反”,唐發現高藏被召回並流放至四川邛崍縣,部分高句麗人遷至河南、隴右(今甘肅龍山,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未動者散為突厥、鈸。698年前後,大部分投奔莫宏的人聚集在大羅蓉旗下,成為渤海國成員,後與莫宏等人合並成為渤海人。

高句麗,壹個叫高士魁的士兵,被唐朝俘虜後參加了唐軍。他的兒子高仙芝在唐朝立下了許多軍事功勛,在8世紀中葉征服了塔什幹,把造紙術傳播到了阿拉伯國家。

百濟,扶余的另壹個物種,統治著朝鮮半島的西南部。北接漢勒朗郡,後接高句麗,東臨新羅。百濟原是馬來西亞和朝鮮54個部落之壹,出自扶余皇室。公元前1世紀,百濟部落聯合其他馬漢部落組成國家,定都安逸王(今首爾附近)。遷都漢江南岸的韓山城(京畿道)後。196至220年,公孫康取郡後,百濟王迎娶公孫康的女兒為妻,在公孫康遼東割據政權的協助下,逐漸強大起來。居爾國王統治時期,初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家體系。313年,高句麗占領樂浪郡後,半島上的三國對峙。

391年,臨津河流域被高句麗攻陷。475年,王度寒山城被高句麗占領,被迫遷都金雄(今周公)。538年,百濟遷都平原遼闊、交通便利的四陂(今扶余),改名南扶余,開始再次強盛。百濟於551收復漢江下遊,但於553年被新羅攻陷。為了收復失地,百濟聯合高句麗頻繁進攻新羅,攻占40多座城市,並派兵防守。且謀為唐襄城,絕進貢之路。新羅局勢危急,懇求唐朝出兵幹預。唐朝左後衛蘇率水師來援。船隊從成山(山東榮成)出發,強行在百濟國金雄河口(晉江)登陸。在唐朝新羅的配合下,百濟戰敗,660年,都城靈邳城失陷,國家滅亡。唐代將金雄、馬漢、東明分為五個州縣,設置土司官渠為總督、刺史、縣令。蘇很快率軍回國,命右衛郎任命王為都督,留下大將張任遠為鎮司令。蘇壹走,百濟和尚和百濟王的兒子福新就迎回了當時在日本的太子福裕豐回國繼位,他的西部和北部都翻了。包圍駐紮在城裏的中國軍隊。公元661年,大將軍中國帶著刺史劉的援軍,也在河口登陸。百濟軍會師,大敗。圍城解除,百濟投降周留城(韓國含山)。劉見所率兵力不多,無法進攻,只能幫助張任遠堅守見批,僵持了兩年。663年,日軍進入百濟,中國又派大將孫渡海增兵。另壹個將軍,劉,率領海軍從河到白江(晉江,韓國)攻擊周柳城後,滿足孫。沒想到,在百江口,我和日本海軍艦隊相遇了,然後就決戰了。日本艦隊全軍覆沒。這是中日之間的第壹次戰爭。傅玉鳳棄周留城,北逃高句麗國。百濟王國死於681。仁元和桂仁回國後,百濟領土被新羅占領。

百濟使用漢字,並在4世紀建立了儒家教育體系。日本最早是由百濟傳入中國文化的:百濟學者王人曾向日本皇太子傳授《論語》。384年,佛教從南朝傳入百濟。

新羅是公元4世紀由陳晗·路斯部的三漢所建。絲路布原是韓歌的苗族後裔。公元前後,以金城為中心,聯合六個部落,組成部落聯盟,以樸、、金為首領。從4世紀中葉開始,樸姓和姓不再擔任首領,王位由金繼承,王權逐漸加強。4世紀末新羅經常被日軍入侵。402年,高句麗驅逐日軍,將新羅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505年,新羅實行州、郡、縣制。520年,官階有別,朝服仍為白色。532年至562年,新羅先後統壹了克耶(今金海地區)和克耶(今高陵地區)的漢族克耶部落,完全占領了洛東江流域。唐太宗時期,新羅為了與高句麗抗衡,與百濟結盟。551年占領漢江上遊,553年占領百濟漢江下遊,於是乘勢沿東海岸北上,將勢力延伸到今天鹹鏡南道的梨園地區。新羅的擴張導致高句麗和百濟不斷進攻。新羅局勢危急,懇求唐朝出兵幹預。高句麗在北方失去了土地,所以對南方新羅的侵略不得不停止,但是百濟王國的侵略並沒有停止。66O年,百濟、高麗、莫宏領兵入侵其北部邊境,攻陷三十余城,新羅再次來華救急。在新羅的配合下,唐朝於668年滅了百濟和高句麗。目前朝鮮半島3/4在中國,新羅王國局限在半島東南角1/4的土地上。然而,中國的統治只持續了9年。新羅王國對中國吞並這麽多土地卻不給壹點深感不滿,開始暗中挑戰龐然大物中國,到處發動叛亂,促使平壤被孤立。676年,駐守在屯的中國軍隊實在支撐不住,只好撤退,將安東都城平壤遷到遼東(遼寧遼陽)。新羅王國之後並沒有繼續與中國對抗,而是明智地采取了為大國服務的政策,對中國非常恭敬。這壹政策取得了完美的效果。從此,中朝之間沒有戰爭,是兄弟般的情誼。

百濟、高句麗滅亡後,新羅新羅王國統壹了朝鮮半島中部和南部,與中國壹水之隔。大通河以北至遼東,屬唐朝管轄。自然,新羅逐漸有了朝鮮和百濟之地。至此,原來的三韓部落在新羅完全統壹,在北界略有擴張。

300年,日本大和國成立。百濟在南朝與中國交好,與日本結盟。高句麗與中國北方政權關系密切。369年,日本侵占韓歌(今韓國釜山),建立那仁,由“日本政府”統治。百濟也成為日本的朝貢國。384年,佛教由東晉僧人傳入百濟。391年,日本渡海,破百濟、新羅。396年,高句麗王征服百濟,百濟投降。但399年,百濟勾結日本人攻打新羅,日軍壹時遍布新羅。公元400年,高句麗派兵支援新羅,追到那仁和加羅。404年,日軍侵帶,被高句麗打敗。420年,為了遏制強大的高句麗,南宋順帝封百濟王、日王,但新羅與南宋沒有任何聯系。

479年,日軍出兵新羅,夏邑兵不戰而降。512年,百濟要求日本人割讓四郡,日本人被迫同意。562年,那仁政權被新羅所滅。

600年,為了恢復那裏的統治,日本遠征新羅,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未能達到目的。618年,高句麗派遣使節到日本進行接觸。

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攻下,都城陷落,國王被俘。百濟鬼屋向日本人求助,日本人趁機出兵朝鮮。663年,新羅與唐朝在百江村(今朝鮮晉江)擊敗日軍,消滅百濟。

第三,統壹的古代朝鮮半島

公元671年,新羅開始反抗中國的統治,攻占安東胡夫,恢復了百濟的全部領土。盡管如此,中國軍隊並沒有放棄對百濟和高句麗原有領土的主張,直到公元735年才承認大同江以南的領土屬於新羅。由此,新羅成為擁有朝鮮半島大部分領土和原三國大部分人民的單壹國家。

新羅西海岸有仁川灣,方便直飛中國。從4世紀末開始,新羅與中國的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交好,吸收了中國文化。新羅使用漢字,但並不普及。薛聰用方言(朝鮮語)解讀九經,整理混亂的官讀字(用漢字標註朝鮮語),使之系統化。682年,新羅建立國學,閱讀《論語》、《禮記》等書籍。

新羅後期,皇室爭奪皇位,戰亂頻仍,百姓苦不堪言,紛紛造反。896年,紅褲軍進攻王度西部。在這種形勢下,新羅皇室的弓族和軍官甄嬛也加入了起義軍,奪取了領導權。900年,甄嬛在萬山州(今全州)建立後百濟,901年,公祖在宋嶽(今開城)建立後高句麗,又稱泰豐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最後壹個義軍首領,王堅,壹個貴族家庭的兒子,成了弓家的首席大臣。918年,王建以弓族的不軌和濫權推翻了後高句麗。公元935年,王建接受百濟自動投降,次年,王建接受新羅景順王退位。王建建立了王的朝鮮,並把他的王朝命名為“朝鮮”。

朝鮮建國後,利用渤海即莫洪族的衰落,向北擴張,將其邊界延伸至鴨綠江下遊南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朝鮮先後被唐朝、後金、後周、宋朝、遼朝、金朝和元朝冊封。956年,後周使臣翼,被扣留在朝鮮,任主考官立大功,以詩賦招賢。

926年契丹征服渤海,渤海未被莫洪人同化的扶余人和汙穢人逃到朝鮮北部。朝鮮為了爭奪鴨綠江以南的渤海國故裏,與契丹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戰爭。993年,遼派留守東京的蕭恒德入侵朝鮮,次年攻占彭山縣。朝鮮求和,割讓女直系國鴨綠江以東數百裏。1010年,高麗離京赴趙康殺王穆宗背誦,擅長背誦的是他的哥哥王迅。遼聖帝率軍謝罪,被俘,棄西京而逃,遼開京後歸師。公元1013年,遼派自忠赴朝鮮索興化、通三十等六城被拒。此後,遼朝連年用兵,也未能使朝鮮投降。1018年,遼聖宗派遣東平郡小派皇帝率軍進攻,被朝鮮將軍姜漢贊擊敗。1020年,朝鮮皇帝王迅邀請他講和。此後壹直到廖去世,沒有與朝鮮發生大的戰爭。65歲時,韓派使臣赴遼修貢。天帝十年,遼國亡。

女真人的祖先生活在韓國,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語言和部落組織。韓璞,洪雁系的始祖,原本很美,女直雖屬韓,但很久都沒有聯系了。12世紀初,遼朝和金朝之前,高麗曾試圖擴張到鴨綠江邊,與中國東北相鄰的女真打了幾年的摩擦戰,但最終戰敗,失敗。女真在遼道宗時形成了統壹的部落聯盟,各部都受洪雁部制定的法律約束。影響擴大到從東南部的谷林(今朝鮮摩天嶺)到東北五國的廣大地區。而金滅遼,高麗以金奉遼為諸侯的舊禮。1116年,朝鮮國王為慶祝金軍的勝利,派遣使節,將遼朝侵占朝鮮(實際上是遼朝末期重新占領朝鮮)的寶州(今朝鮮新義州)送給了。

朝鮮王朝重文輕武,文武大臣矛盾較深,武人受到壓制。到了宗彜時代,鬥爭加劇了。1170年,終於發生了鄭中富領導的武官起義,流放宗彜,殺害文官。在很長壹段時間裏,許多有才華的文人被趕出了政治舞臺。他們組織了多個文人小團體,唱歌喝酒吟詩,發泄不滿,進行消極反抗,其中以“海七賢”影響最大。他們的作品以詩歌為主,其中以李仁老、和吳最為著名。金朝關系很好,經常互派使節祝賀,很少幹涉內政。後來金宣宗遷都邊支,遼東之路不通,自然不再過問。

公元1126年,由於仁宗王的嶽父放火燒毀了朝廷大樓,王家圖書館和國學研究所的數萬冊藏書全部化為灰燼。朝鮮失去了這壹批藏書,得不到宋朝的書籍。用木塊印刷書籍既費錢又費時,於是產生了用金屬刻字印刷的想法,並開始用鑄造銅幣壹樣的技術鑄造銅板。

宋代用焦炭煉鐵的新技術被蒙古人用來制造武器。蒙古人用這種新武器征服了金,並把頑固的遼難民驅趕到朝鮮。之後,高麗相繼被蒙古人入侵。1258年,朝鮮昊王向蒙古投降,許蒙古在北京、福建、郡安置72人掌管大路華池。第二年,魯花因叛亂被殺,王靜和各縣的人民逃到島上躲避。自自決二年至憲宗八年,袁四次下令征韓,拔其14城。忽必烈即位後,緊張局勢發生變化,皇帝的女兒突然在魯失守,被發配嫁給了朝鮮國王陳,朝鮮徹底恢復了舊新疆的面貌。元朝多次在朝鮮設立東行省(作為臨時軍事組織),設立“魯大華池”監督國事,並以朝鮮國王為宰相,但仍保留了原有的政權和體制結構。韓國還是有壹定的獨立性的。與其他省份不同,蒙古對待朝鮮人比對待漢族人更優惠。其實韓也是不聽孫的,曾經有過三個私人官職,設了壹個特別顧問,活了很久。後來改成了未來,追求始皇帝。

朝鮮壹位很有權勢的大臣作亂,很好地利用了他的弟弟李。元朝前樞密院經歷馬錫基建議對朝鮮進行分而治之,因此元朝並沒有全力以赴平息亂局。由於林炎的叛亂,高麗統帥崔坦等人吞並了西京的50多個城市。元朝接受西京籍,改東寧府,劃慈悲嶺為界。林炎的亂黨很快被平定,但忽必烈汗被送回中國復位。

1274年,元朝從朝鮮強征兩萬五千人進攻日本,但是失敗了。

元順帝曾經娶了壹個朝鮮女人琪詩做皇後。元代朝鮮人留學中國,做官。齊白石的弟弟沙和他的同鄉樸步華都成了元朝的權臣。那些在韓國掌權的人在政治上腐敗無能,他們的態度更親袁,他們願意失去他們的誠信。安百裏派的朝鮮、宋叛軍攻占遼陽,進入朝鮮,朝鮮投降。但這些部隊軍紀敗壞,引起韓國痛恨。朝鮮用美人計殺了大部分,只剩下壹萬多人逃了出來,逃回了中國,被等待他們的蒙古人抓住了。

元末明初,朝鮮軍事裝備荒廢,王權衰落。尊敬的國王王顓準被權臣李仁仁殺死。王顓無子,就把他最寵愛的辛辛之子收為義子,進貢使臣金翊殺了明朝使臣蔡斌。明朝朝鮮和中國的關系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1388年,謝欣突然想起來向中國索要鴨綠江北岸的鐵嶺以南。四世紀末,是高句麗王國占領的壹片土地,多次被渤海、遼、金、元占領。他以為中國之亂未定,卻是趁火打劫,於是調動國軍,分道揚鑣。當軍隊發現他們正在攻擊中國時,它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左軍都督令李成桂反對辛香和崔瑩兩軍,進攻中國遼東,未能以糧撤退。李成桂的兒子被殺,李成桂從鴨綠江口的威化島回到首都,發動政變,廢除辛香,流放崔瑩,控制朝鮮軍政大權,自立為王。1392年上書中國致歉,請求冊封,並要求多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把自己的國家命名為高麗,並允許其為高麗王,高麗王朝滅亡。

李朝把明朝尊為永遠的父國和天朝,直到甲午戰爭後朝鮮“獨立”。

李在朝鮮的首都在荊凱(現在的開城),並於1394年遷至首爾。首爾,建立於公元前18年,被稱為舒適城。11世紀,韓國國王修建頤和園,後稱南京(漢陽府),建城。從那以後,商業逐漸繁榮起來。1392之後叫首爾之家。

李成桂壹方面加強對日本海盜的防範,另壹方面尋求與日本官方發展關系。日本政府滿足了朝鮮的要求,下令禁止賊船。1401年,日本人向朝鮮派出使節,但日本人並沒有得到根治。所以朝鮮決定用武力解決日本海盜的問題。1419年,朝鮮發動海東遠征,大規模進攻日本的馬來西亞,清剿倭寇。日本朝野震動,但朝日關系依然友好。1433年,日本接待了朝鮮特使。1481年,日本向朝鮮索要大藏經。

世宗,朝鮮王朝第四任國王,在位時間1418-1450。他創立了韓國字母表,由11個元音和28個輔音組成。它具有幾何優美、簡潔、科學、準確的特點,但官方的書面語言仍然是漢語,就像拉丁語在歐洲壹樣。在對外關系上,世宗對女真部落采取了強硬措施,東北邊疆地區的領土被收復。

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入侵朝鮮,史稱“壬辰倭亂”。日軍正在推進。1592年,日本人占領了朝鮮的首都小西行長。然而,日本水軍並沒有取得任何成果。應朝鮮的要求,明朝向朝鮮送去了援助。1596年,日軍潰敗。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入侵朝鮮,史稱“丁酉日亂”。中朝兩軍並肩作戰,日軍毫無鬥誌。在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日本很快失敗並退出了朝鮮。後來韓國和日本都效仿中國,采取閉關鎖國政策。

第四,半殖民地的朝鮮半島

1871年,美國占領朝鮮江華島,率先打開朝鮮大門。江華條約簽訂於1876年。繼美國之後,英法等國的勢力相繼滲透到朝鮮半島,其中英國壹度最為強大,而俄羅斯和日本則是朝鮮歷史上最大的災難。

1860年,俄國從中國手中取得烏蘇裏江以東的土地後,成為朝鮮的鄰國,勢力逐漸向朝鮮滲透,加劇了與世界霸主英國的矛盾。在日本,1868出現了“拉客韓國論”。日本的計劃得到了美國的支持。由於美國在1899之前在亞洲沒有任何殖民地,急需日本為其充當先鋒;英國也認為削弱中國對英國有利。

1882年,日本發動Nonnoon事件,強迫朝鮮簽訂不平等的《吉屋浦(仁川)條約》,開始侵略朝鮮的歷史。1894年,韓國南部全羅道爆發農民起義。朝鮮邀清出兵鎮壓,日本趁機出兵朝鮮。但是很快起義平息了。此時清軍在牙山,日軍駐紮在仁川和朝鮮本土。清朝建議同時撤軍,日本拒絕撤軍。清朝只好先撤軍。日本軍隊沖進中國駐朝鮮大使館並降下國旗。

1894年7月下旬,日本海軍偷襲清朝運輸船,黃海爆發甲午戰爭。日軍隨後在朝鮮打擊清軍。清軍不戰而敗,逃回中國,戰火蔓延到中國。日本迅速占領遼東,在旅順屠殺了兩萬多中國人。同時,由於北洋水師躲在阿哈瓦避戰,遭到日軍襲擊,全軍覆沒。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中國承認朝鮮“獨立”,割讓土地支付賠款。

俄羅斯認為日本在韓國的擴張影響了自己的利益。1895年,俄國勾結朝鮮民飛集團策動政變,驅逐親日分子。日本不甘示弱,唆使日本警察和浪人殺害閔妃,成立親日內閣,促使朝鮮國王倒向俄國。1896年,國王逃往俄國大使館,導致親日內閣垮臺。日本決定與英國結盟對抗俄羅斯。1897,獨立後朝鮮建立“大韓帝國”,朝鮮改名韓國。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俄戰爭爆發時,日本強迫韓國簽署《日韓議定書》,規定韓國必須為日本戰爭提供各種便利。6月,日本天皇批準了對韓國的行動計劃,成為日後吞並韓國的藍圖。8月,日韓保護協定將韓國的財政和外交置於日本的監管之下。

次年,俄國戰敗。1905年9月,俄羅斯承認韓國為日本的“保護國”。1905 165438+10月,第二次日韓保護協定確立了日本對韓國的保護權,1906年設立總督府,伊藤博文成為第壹個韓國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