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崔顥的黃鶴樓古詩

崔顥的黃鶴樓古詩

《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創作的壹首七言律詩。

此詩描寫了在黃鶴樓上遠眺的美好景色,是壹首吊古懷鄉之佳作。這首詩首聯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鶴歸去引出黃鶴樓。

頷聯緊承首聯,說自從仙人離去,黃鶴樓已經歷經千百年之久;頸聯詩意壹轉,進入景物描寫,寫晴日在黃鶴樓所見之景;尾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

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壹氣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作品原文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對後世影響: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傳說或出於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確曾兩次作詩擬此詩格調。

其《鸚鵡洲》詩前四句說:“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如出壹轍。

又有《登金陵鳳凰臺》詩亦是明顯地摹學此詩。為此,說詩者眾口交譽,如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壹。”這壹來,崔顥的《黃鶴樓》的名氣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