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紫金膏簡介

紫金膏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紫金膏 2.1 處方 2.2 功能主治 2.3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4 摘錄 3 《瘍醫大全》卷七:紫金膏 3.1 處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錄 4 《梅氏驗方新編》卷七:紫金膏 4.1 處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4.5 摘錄 5 《聖惠》卷六十七 5.1 方名 5.2 組成 5.3 主治 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5.5 制備方法 6 《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6.1 方名 6.2 組成 6.3 主治 6.4 制備方法 7 《惠直堂方》卷四 7.1 方名 7.2 組成 7.3 主治 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7.5 制備方法 8 《聖濟總錄》卷壹三○ 8.1 方名 8.2 組成 8.3 主治 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8.5 制備方法 9 《普濟方》卷二九六引《衛生家寶方》 9.1 方名 9.2 組成 9.3 主治 9.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9.5 制備方法 10 《金鑒》卷七十八 10.1 方名 10.2 組成 10.3 主治 1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0.5 制備方法 11 《普濟方》卷三壹四 11.1 方名 11.2 組成 11.3 功效 11.4 主治 11.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1.6 制備方法 12 《青囊秘傳》 12.1 方名 12.2 組成 12.3 主治 1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2.5 制備方法 13 《普濟方》卷三壹壹 13.1 方名 13.2 組成 13.3 主治 1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3.5 制備方法 13.6 附註 14 《雞峰》卷二十壹 14.1 方名 14.2 組成 14.3 主治 1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4.5 制備方法 15 《準繩·瘍醫》卷六 15.1 方名 15.2 組成 15.3 主治 1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5.5 制備方法 16 《聖惠》卷六十三 16.1 方名 16.2 組成 16.3 主治 1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6.5 制備方法 17 《瘍科選粹》卷八 17.1 方名 17.2 組成 17.3 主治 1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7.5 制備方法 18 《外科大成》卷四 18.1 方名 18.2 組成 18.3 主治 1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8.5 制備方法 19 《博濟》卷三 19.1 方名 19.2 組成 19.3 功效 19.4 主治 19.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19.6 制備方法 20 《聖濟總錄》卷壹二六 20.1 方名 20.2 組成 20.3 主治 2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0.5 制備方法 21 《審視瑤函》 21.1 方名 21.2 組成 21.3 主治 21.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1.5 制備方法 22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護命方》 22.1 方名 22.2 組成 22.3 主治 2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2.5 制備方法 23 《袖珍》卷三 23.1 方名 23.2 組成 23.3 主治 2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3.5 制備方法 24 《普濟方》卷三壹三 24.1 方名 24.2 組成 24.3 功效 24.4 主治 24.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4.6 制備方法 25 《普濟方》卷二七三 25.1 方名 25.2 組成 25.3 主治 2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5.5 制備方法 25.6 附註 26 《傳信適用方》卷三引趙師沔方 26.1 方名 26.2 組成 26.3 主治 2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6.5 制備方法 26.6 用藥禁忌 26.7 附註 27 《普濟方》卷七十壹 27.1 方名 27.2 組成 27.3 主治 2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7.5 制備方法 27.6 附註 28 《普濟方》卷八十 28.1 方名 28.2 組成 28.3 主治 2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28.5 制備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紫金膏 1 拼音

zǐ jīn gāo

2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紫金膏 2.1 處方

芙蓉花葉60克(白花者佳)紫金皮30克

2.2 功能主治

治腫瘍赤腫焮熱者。

2.3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上藥生采,加人生地黃同搗,敷貼患處。或為末,以雞子清人蜜少許和勻,調入生地黃,搗爛和敷。

2.4 摘錄

《證治準繩·瘍醫》卷六

3 《瘍醫大全》卷七:紫金膏 3.1 處方

明松香120克(以火熬滾,入水內扯拔百十下,研末。若貼痘毒,松香用黃豆浸水,入鍋內煮化,待溫,照上扯拔,研細末)蓖麻仁60克(研細,放細篩羅底上,用穿山甲往來刮之,過篩,粗者去之)輕粉15克 銀朱 銅綠各7.5克

3.2 制法

上藥制畢,再用豬油去衣膜,拌藥放青石上,用鐵錘搗數千下,盛瓷瓶內。

3.3 功能主治

治壹切無名腫毒、惡瘡,及風濕流火,小兒痘毒。

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時攤油紙上貼患處。凡貼毒,將膏中剪壹孔,露頂透氣,能貼多年痘毒。若貼流火竟貼頂上,不必剪孔。宜端午、七夕、重陽日配合。

3.5 摘錄

《瘍醫大全》卷七

4 《梅氏驗方新編》卷七:紫金膏 4.1 處方

紅礬 皂礬(煆)凈松香各60克

4.2 制法

上藥***研細末,加麻油調成膏。

4.3 功能主治

治臁瘡潰久,其色紫黑;楊梅結毒,腐爛作臭,膿水淋漓。

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時先以蔥、艾湯洗患處,拭幹,再厚塗此膏,上蓋油紙,三日壹洗換。

4.5 摘錄

《梅氏驗方新編》卷七

5 《聖惠》卷六十七 5.1 方名

紫金膏

5.2 組成

黃丹24兩,麻油2斤半,豬脂4兩,野駝脂4兩,松脂1斤,烏蛇半兩,白蘞半兩,白芷半兩,白及半兩,連翹半兩,續斷半兩,紫葛半兩,牛膝半兩(去苗),生幹地黃半兩,鯪鯉甲1兩,猬皮半兩,露蜂房半兩,木通半兩,當歸半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乳香1兩,丁香1兩,木香1兩,桂心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1兩,羌活1兩,麒麟血1兩。

5.3 主治

從高墜下,落馬墜車,腕折、骨碎、筋傷。

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紙上攤貼痛處,日1換之。

5.5 制備方法

上銼細,入油脂內,並松脂,同以慢火煎養半日,候藥焦熟,以綿濾去滓,用凈鍋,納細羅黃丹,炒令紫色,旋下熟藥汁,以柳篦不住手攪,候變紫色,即油力盡,滴於水中成珠子,手內看,不汙人手即停火,收於瓷盒中。

6 《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6.1 方名

紫金膏

6.2 組成

官桂6兩,生地12兩,秦艽5兩,羌活3兩,黃芩2兩,防風3兩,木通3兩,川連1兩5錢,當歸9兩,木瓜6兩,白術3兩,方八12兩,鱉甲6兩,白芷3兩,遠誌3兩,大蜈蚣15條,丹參5兩,紫草12兩,毛慈菇5兩,生甲片1兩5錢,血余5兩,茜草6兩,商陸根3片(上藥俱囫圇,不切碎),柳枝5兩,桃枝5兩,棗枝5兩,桑枝5兩,槐枝5兩。

6.3 主治

痰核瘰癧。

6.4 制備方法

用真麻油20斤,將前藥浸10日,熬枯去滓,用凈飛丹15斤,炒透收膏;再下明乳香(去油,研)5兩,沒藥(去油,研)5兩。

7 《惠直堂方》卷四 7.1 方名

紫金膏

7.2 組成

松香12斤(溶化,傾在地上,候冷取起,為末,篩過聽用),白芷6兩,麻黃6兩,川烏6兩,草烏6兩,吳茱萸3兩,威靈仙4兩,鬧羊花6兩,胡椒4兩,附子3兩。

7.3 主治

風寒濕氣,痞積,漏肩風,鶴膝風,(疒串)氣,跌打損傷,夾棍棒瘡。

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貼。

7.5 制備方法

水30碗,煎汁10碗,聽用。再以生姜6斤,蔥6斤,取汁聽用。將前汁合壹處,先入汁45碗,候沸入松香末,徐徐再入汁,以幹為度。另鍋煎麻油36兩,如冬月加3兩,熬至滴水不散,俟冷入前松香內攪勻,離火,然後加入礬紅1斤,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肉桂、五靈脂(炒)、木香(不見火)各2兩,***為末,入前膏內攪勻攤貼。

8 《聖濟總錄》卷壹三○ 8.1 方名

紫金膏

8.2 組成

皂莢(不蚛者,去皮)1挺,蔥5莖(去根),鉛丹(研)4兩,團粉(研)4兩,松脂(研)2兩。

8.3 主治

壹切瘡腫。

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隨瘡大小貼之。

8.5 制備方法

上5味,用清油半斤,先煎前2味,去滓,次下鉛丹,又下團粉、松脂,以柳木篦不住攪,滴水中成珠為度。

9 《普濟方》卷二九六引《衛生家寶方》 9.1 方名

紫金膏

9.2 組成

穿山甲1兩(煨過),乳香半錢(細研如粉),沒藥2錢(細研如粉)。

9.3 主治

翻花痔。

9.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以津調塗瘡上。即愈。

9.5 制備方法

上研勻。

10 《金鑒》卷七十八 10.1 方名

紫金膏

10.2 組成

爐甘石(入大銀罐內,鹽泥封固,用炭火煆1炷香,以罐通紅為度,取起為末,用黃連水飛過,再入黃芩、黃連、黃柏湯內,將湯煮幹,以甘石如松花色)4兩,黃丹(入鍋內,炒黑色,用草試之,草灼提起,如此3次,研極細末,水飛)4兩,硼砂(研細,飛過)3錢,朱砂(研細,飛過)、輕粉5分,青鹽(水洗去泥)5分,珍珠3錢,白丁香(乳汁化開,去滓)5分,沒藥5分,乳香5分,海螵蛸(去皮,研細)2錢,枯礬5分,硇砂5分,當歸(研細)5分,川芎(研細)5分,黃連(研細)5分,甘草(研細)5分,麝香5分,冰片5分。

10.3 主治

胬肉攀睛。

1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

10.5 制備方法

如法炮制,各研極細無聲,用好白蜜15兩,入鍋內熬去沫,只用白蜜10兩,先下爐甘石攪勻,次下黃丹攪勻,再下諸藥,不住手攪勻,如紫金色,不粘手為度。

11 《普濟方》卷三壹四 11.1 方名

紫金膏

11.2 組成

乳香(明凈者)2分半,膩粉20文,五倍子(大者)2文。

11.3 功效

生肌止痛。

11.4 主治

壹切瘡癤。

11.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如常法,大有妙效。

11.6 制備方法

上3味,入瓷瓶子內燒,只用槐、椿枝子,燒至青白煙出。每壹料用清油5兩,黃丹1兩,用藥末1錢,用慢火煎,不住手用木篦子攪,候將成膏,傾於紙上,直待油浸過在紙上即是。

12 《青囊秘傳》 12.1 方名

紫金膏

12.2 組成

土朱、松香各等分。

12.3 主治

結毒臁瘡,日久紫色。

1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

12.5 制備方法

上為末,香油調敷。

13 《普濟方》卷三壹壹 13.1 方名

紫金膏

13.2 組成

紫金皮6兩,乳香1兩,木鱉子、麝香少許。

13.3 主治

腿腳閃肭。

1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攤紙上,貼患處。

13.5 制備方法

上為末,生姜自然汁調成膏。

13.6 附註

方中木鱉子用量原缺。

14 《雞峰》卷二十壹 14.1 方名

紫金膏

14.2 組成

白沙蜜1兩,黃丹3錢。

14.3 主治

赤眼。

14.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先用新水試滴下成丸子,可將藥盡傾在新水,乘熱丸如彈子大,白隔絹袋子盛,用水23碗,煎23沸,熱淋至冷,再暖再淋,1日3次。

14.5 制備方法

同熬成膏,紫色為度。

15 《準繩·瘍醫》卷六 15.1 方名

紫金膏

15.2 組成

芙蓉花葉2兩(白花者佳),紫金皮1兩。

15.3 主治

赤腫焮熱者。

1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

15.5 制備方法

上生采,入生地黃同搗,或為末,以雞子清入蜜少許和勻,調入生地黃,砍爛和敷。

16 《聖惠》卷六十三 16.1 方名

紫金膏

16.2 組成

紫(钅非)1兩,石菖蒲半兩,獨活半兩,白術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附子3分(去皮臍),白芷1兩,木鱉子1兩半(去殼),漢椒半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半夏3分,桂心3分,麒麟竭1兩(細研),沒藥3分,木香半兩,甘草3分,赤芍藥半兩,白及3分,沈香半兩,麝香1分(細研),朱砂2兩(細研),龍腦半兩(細研),黃蠟3分,乳香1兩,甘松香半兩,零陵香半兩,白檀香半兩,甲香半兩,豬脂1斤半,羊脂2斤半。

16.3 主治

發背癰疽,乳癰穿瘺,及壹切惡瘡,結腫疼痛。

1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用故帛上塗貼,日2易之。

16.5 制備方法

上銼,以酒2大盞,拌1宿,取豬羊脂安鐺內,煎沸,下諸藥,以文火熬,候白芷黃黑色,下蠟候熔,以綿濾過,入瓷盒中,下麒麟竭、麝香、朱砂、龍腦等,攪令勻。

17 《瘍科選粹》卷八 17.1 方名

紫金膏

17.2 組成

吳白芷5錢,兩頭尖5錢,穿山甲5錢,五靈脂(研)5錢,生地黃1兩,熟地1兩,木鱉子120粒,巴豆120粒,蓖麻子120粒,血竭1兩,黃丹(水飛)1斤,香油2斤,沒藥1兩,乳香1兩,槐柳枝96根(每根長1寸)。

17.3 主治

五積六痞,腹中氣塊,血塊,酒疾癥瘕。

1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以絹或厚紙攤之,臨貼時又用木鱉子仁1個,皮消1撮,同研細,先放痛處,乃以膏藥貼上,以火烘熱手熨100余下,以病處覺熱為度,2日1換,或3日換。

17.5 制備方法

上各(口父)咀,用香油浸,春、孟夏3,秋7、冬10日。於銅器中文武火熬白芷等黑色,濾去滓,如紫色,下黃丹,以槐枝1根,攪成膏,滴水成珠,方下乳香、沒藥2味,盛瓷器中,放濕地下去火毒。

18 《外科大成》卷四 18.1 方名

紫金膏

18.2 組成

礬紅、松香各等分。

18.3 主治

結毒潰爛,頑硬,膿水淋漓,及頑臁等癥。

1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香油調敷。先用蒼術1兩,川椒3錢,水煎,熏洗畢,敷藥蓋油紙,再以絹條紮緊,3日1換。

18.5 制備方法

上為末。

19 《博濟》卷三 19.1 方名

紫金膏

19.2 組成

槐嫩枝芽30條(於中春采,窨幹,收之,如若無收者,以嫩枝子亦可),龍腦少許,谷丹(先細研過,炒)2大錢,宣連(堅實者)7枚(子各長可2寸半),烏魚骨(飛過,炒)2錢,白砂蜜4兩,輕粉(炒)3錢,乳香(明凈者,秤)1錢許。

19.3 功效

退翳膜。

19.4 主治

外障;風毒上攻,眼疼赤腫,或瞼眥癢爛,時多熱淚,昏澀。

19.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點,大妙。

19.6 制備方法

上先將槐枝並黃連,用雪水或井花水亦得,1碗半,入銀石器內,慢火熬及半盞許,去滓,次乳香研碎先入,又熬之,候如壹茶許,卻先將蜜熬去滓,放冷,卻入煎熬者膏子及眾末,攪勻,再熬,候金漆狀乃成,入不犯水瓷器內收之。

20 《聖濟總錄》卷壹二六 20.1 方名

紫金膏

20.2 組成

柳枝30條(各長4寸),槐枝30條(各長4寸),麻黃6兩(青者),乳香(別研)1分,沒藥(研)1分,松脂1分。

20.3 主治

瘰癧已破,膿血不止。

20.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油紙攤塗貼之。

20.5 制備方法

上6味,4味為末,先熬油令沸,入槐、柳枝煎令黑色,去枝不用,入麻黃等熬成膏。

21 《審視瑤函》 21.1 方名

紫金膏

21.2 組成

虢丹(水飛過)。

21.3 主治

眥帷赤爛。

21.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點眼。

21.5 制備方法

蜜多水少,文武火熬,以器盛之。

22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護命方》 22.1 方名

紫金膏

22.2 組成

乳糖4兩,膽礬8銖(研碎)。

22.3 主治

口瘡,連年累月不效,痰涎滿口,飲食不快。

22.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以箸挑23滴,著在痛處瘡中內。停待片時吐出熱涎,立便安效。

22.5 制備方法

以水1碗半,煉乳糖、膽礬2味成汁,取1碗以來,傾出放冷,以新瓦器收之。

23 《袖珍》卷三 23.1 方名

紫金膏

23.2 組成

片腦膏、爐甘石6兩,黃丹6兩(水飛),硇砂9錢,攪鹽9錢,盆消9錢,銅綠9錢,輕粉3錢,粉霜3錢。

23.3 主治

遠年近日不見光明,壹切雜患病眼,五輪不損者。

23.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遇眼病,用藥如綠豆許,點眼大角內57遍。

23.5 制備方法

後藥為細末,用水1碗,細生絹濾過,入前片腦膏內,熬成3斤,鐵鏟不住手攪,慢火再熬成稀膏,又除2斤半,用瓷器內盛放1宿,再用上等片腦1錢,麝香2錢研細,入藥內攪勻,將油紙封1宿。

24 《普濟方》卷三壹三 24.1 方名

紫金膏

24.2 組成

當歸1兩,續斷1兩,骨碎補1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1兩,澤蘭1兩,芍藥1兩,白及1兩,牛膝1兩,羌活1兩,川芎1兩,木香1兩,麒麟竭1兩,生幹地黃1兩,白僵蠶1兩,白附子1兩,沈香半兩,丁香半兩,栝樓3枚(大者),烏蛇肉2分,白蘞2分,白芷2分,玄參2分(23味同壹處搗篩),杏仁2分,桃仁(去皮,細研)2分。

24.3 功效

辟風蘞瘡。

24.4 主治

瘡腫疼痛。

24.5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看瘡大小用之。

人體體表面積計算器 BMI指數計算及評價 女性安全期計算器 預產期計算器 孕期體重增長正常值 孕期用藥安全性分級(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壓評價 體溫水平評價 糖尿病飲食建議 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 基礎代謝率計算 補鈉計算器 補鐵計算器 處方常用拉丁文縮寫速查 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速查 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 乙醇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馬上計算!

24.6 制備方法

上入麻油4斤,豬脂1斤半,野駝脂3兩,用文武火鍋內煎黑去滓,再入乳香末3兩,松脂6兩,更煎烊後濾去滓,細羅鉛丹3斤,別炒紫色,旋入藥油內煎,柳枝攪紫色去火,滴水內成珠,即傾入瓷器內盛。

25 《普濟方》卷二七三 25.1 方名

紫金膏

25.2 組成

龍腦2錢,輕粉2錢,膽礬2錢,沒藥4錢,乳香3錢,巴豆、蓖麻仁(研)、黃丹、石灰、蕎麥(淋)、麝香少許。

25.3 主治

疔瘡。

25.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熬57次灰水,與蓖麻子仁熬,再與金膏藥。

25.5 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

25.6 附註

方中巴豆、蓖麻仁、黃丹、石灰、蕎麥用量原缺。

26 《傳信適用方》卷三引趙師沔方 26.1 方名

紫金膏

26.2 組成

蛇含石2兩(用炭壹秤,蛇含石用新鐵銚盛,卻入炭火中煆通紅,用米醋2升,傾蛇含石入醋內),針砂5兩(用水淘凈,焙幹,用米醋2升,同余糧於砂鍋內煮幹為度,卻再入鐵銚內,於炭煆通紅,取出令冷,吹去灰,細研,全無砂聲),禹余糧3兩,赤石脂1兩(細研,旋入),木香1兩(切作片子,懷幹),肉豆蔻1兩(濕紙裹,炮香熟),川白姜1兩(炮),川芎1兩,白茯苓1兩,羌活1兩(去蘆頭),當歸1兩(去蘆頭,切片子,酒浸1宿),杜茴香1兩(炒香),白蒺藜1兩,川附子1只(重7錢者,炮,去皮尖),三棱1兩(炮),青皮1兩(去瓤),陳皮1兩(去瓤),牛膝1兩(切,酒浸1宿),官桂1兩(懷幹),蓬術1兩(炮)。

26.3 主治

十種水氣。

26.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如不能飲酒,白湯亦得。

26.5 制備方法

上焙幹為末,用無鹽蒸餅湯泡為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26.6 用藥禁忌

忌鹽三月,房事壹年。患人若甲錯、眼黑、臍凸、肚皮光,有青筋起,並不可下藥。

26.7 附註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紫金丸”。

27 《普濟方》卷七十壹 27.1 方名

紫金膏

27.2 組成

銅青(研)7錢半,硇砂7錢半,硼砂7錢半,羚羊角7錢半,雄黃7錢半,青鹽7錢半,琥珀7錢半,明礬7錢半,當門子8錢半,片腦8錢半,膽礬8錢半,深中青8錢半,玄精石半兩,黃連半兩,乳香半兩,水銀半兩,小丁香、爐甘石1片(火炮7次,醋淬7次),石燕子2兩(火煆,醋淬7次),金星石1兩7錢5分(煉通紅),黃丹8兩,銀星石1兩2錢5分(火煉),海螵蛸1兩7錢5分(為末),輕粉1錢,沙糖3斤,水3升。

27.3 主治

赤腫風爛眼目。

27.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雞頭大,沸湯化開,浸湯半盞,乘熱溫洗。

27.5 制備方法

上以水同蜜於鍋內熬沸去沫,入黃丹,以柳木篦急手攪勻,約熬23沸,卻下爐甘石,又復攪入乳香、硇砂,又下雄黃,次下丁香,再入輕粉,方下片腦,依次第下藥,文武火各熬23沸,須不住手攪勻成膏,候粘手為度。

27.6 附註

方中小丁香用量原缺。

28 《普濟方》卷八十 28.1 方名

紫金膏

28.2 組成

爐甘石(好者,同火煆酥,研細無聲,將黃連、當歸身挑頭童便濃煎湯濾凈,飛,淘去沙石,焙幹,粗者再研再淘;壹法只用楊梨,亦名蓧采葉,濃煎湯濾凈飛淘,焙幹)1兩,黃丹1兩(水飛,細研),乳香1錢,硇砂1錢,雄黃1錢,沒藥1錢,白丁香(真者)1錢,當歸1錢,輕粉1錢,麝香1錢(8味修制了,各為末,逐味用),腦子3錢,蜜4兩。

28.3 主治

男子、婦人目疾,遠年近日,翳膜遮障,攀睛胬肉,拳毛倒睫,黑花爛眩,羞明冷淚,及赤眼腫痛。

28.4 紫金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雞頭大1塊,沸湯化開,浸湯半盞以下,乘熱食後熏洗之。

28.5 制備方法

大建盞內熬蜜沸,入黃丹,以柳木篦子急手攪勻,約熬23沸,卻入爐甘石,復攪勻,下乳香,入硇砂,又下雄黃,次下白丁香,再入沒藥,又下當歸,再入輕粉,方下腦子、麝香,依次第下藥,用文武火各熬23沸,須急用篦子不住手攪勻,候熬成膏,不粘手為度。

古籍中的紫金膏 《普濟方》:[卷三百十四]膏藥門

錢。名為乳香膏。其加青黛名青金膏。其加虢丹即名紫金膏。其功壹而已矣。神應膏治癰疽、發背、惡瘡。龍泉...

《眼科心法要訣》:[卷二]肉攀睛歌

輪久掩瞳,或癢或疼漸積濃,赤爛多年肺熱壅。初起紫金膏點效,久宜鉤割熨烙攻,內服除風湯蔚桔,細辛連味...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總綱]努肉攀睛歌

瞳,或癢或疼漸積厚,赤爛多年肺熱壅。   初起紫金膏點效,久宜 割熨烙攻,內服除風湯蔚桔,細辛連味...

《外科正宗》:[卷之四雜瘡毒門]瘡論第七十四

有三香膏、乳香法紙貼之自愈;稍久紫黑者,以解毒紫金膏搽紮漸可。又年久頑,皮肉烏黑下陷,臭穢不堪者,...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癰毒門]結毒論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