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心理時間和物理時間
心理時間的物理化:《紅樓夢》第6回,劉姥姥壹進榮國府,引出了她與賈府的關系,脂本中石頭雲: 諸公若嫌瑣碎粗鄙呢,則快擲下此書,另覓好書去醒目,若謂聊可破悶時,待蠢物逐細言來。(註:甲戌本《紅樓夢》,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影印本83頁。) 時間跨度由故事之內拓展到故事之外,而程本則不然,幹脆削去了石頭之說,直接將時間物理化,就作者說故事: 且說榮府中合算下來,從上至下,也有三百余口人,壹天也有壹二十件事,竟如亂麻壹般,沒個頭緒,可作綱領。正思從那壹件事那壹個人寫起方妙?卻好象忽從千裏之外,芥豆之微,小小壹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這壹家說起,倒還是個頭緒。(註: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紅樓夢》校註本。) 時間觀念由脂本多視角內收而成為單壹視角,呈現慣常用的故事倒敘手法,時間的無限廣延性消失,時長具有明顯的物理表征而呈現來龍去脈。 當然,脂本中時間的外放特性,在程本內斂時並非壹味剔盡;如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鳳姐因怕“通靈玉”失落,等寶玉睡下,令人拿來塞在自己枕邊之後,因敘述者與主人公的分離,原文在時間觀念上作了回避: 卻不知寶玉和秦鐘如何算帳,未見真切,此系疑案,不敢創纂(註:程本《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石頭與寶玉暫時離場,使敘述時間呈全方位放開,留給讀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彌補時間的維度。這裏,我們看到了壹絲那位“時間老人”— —石頭關涉故事演進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