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神話人物"麻姑"和以下哪個成語有關

神話人物"麻姑"和以下哪個成語有關

應該是麻姑獻壽、滄海桑田和東海揚塵

麻姑獻壽

má gū xiàn shòu

[釋義]?獻: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指祝賀壽辰。

[語出]?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成語故事]

有關麻姑的傳說有二:①《古小說鉤沈》輯《列異傳》:“神仙麻姑降東陽蔡經家,手爪長四寸。經意曰:‘此女子實好佳手,願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見經頓地,兩目流血”。《述異記》卷上雲:“濟陽山麻姑登仙處,俗說山上千年金雞鳴,玉犬吠”。此當為異聞。

②清褚人獲《堅瓠秘集》卷三引,壹統誌:麻姑,麻秋之女也。秋為人猛悍,築城嚴酷,督責工人,晝夜不止,惟雞鳴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雞鳴,群雞相效而啼,眾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後,欲撻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按麻秋,五代後趙胡人,仕石虎為征東將軍,其女當為另壹麻姑。民間傳說中的麻姑故事是源於第二種而有所引申變化,謂麻姑逃入山中後,其父大怒,放火燒山欲置麻姑於死地。正巧王母路經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將火熄滅。王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對麻姑愛民之心大加贊賞,收下麻姑作為弟子並帶她去南方的壹座山中修煉,這座山就是南城縣西邊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就用此泉之水釀造靈芝酒。十三年酒乃成,麻姑也修道成仙,正好王母壽辰,麻姑就帶著靈芝酒前往瑤臺為王母祝壽。王母大喜,封麻姑為虛寂沖應真人。《麻姑獻壽》圖就源於此典,常用於祈福祝壽之用。

滄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釋義]?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語出]?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辨形]?滄;不能寫作“倉”。

[反義]壹成不變

[用法]?多用於感嘆世事變化很大。壹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結構]?聯合式。

[例句]

①化石是~的見證。?

②~;日新月異;五十年之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英譯]?The world is changing all the time。

[成語故事]

從前有兩個仙人,壹個叫王遠,壹個叫麻姑。壹次,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

到了約定的那天,王遠在壹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從的簇擁下,坐在五條龍拉的車上,前往蔡經家。但見他戴著遠遊的帽子,掛著彩色的綬帶,佩著虎頭形的箭袋,顯得威風凜凜。

王遠壹行降落在蔡經家的庭院裏後,簇擁他的那些人壹會兒全部隱沒了。接著,王遠和蔡家的成員互相致意,然後獨自坐在那裏等候麻姑的到來。

王遠等了好久還不見麻姑到來,便朝空中招了招手,吩咐使者去請她。蔡經家人誰也不知道麻姑是天上哪位仙女,便翹首以待。

過了壹會兒,使者在空中向王遠稟報說:“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說已有五百多年沒有見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視蓬萊仙島,稍待片刻,就會來和先生見面的。”

王遠微微點頭,耐心地等著。沒多久,麻姑從空中降落下來了。她的隨從人員只及王遠的壹半。蔡經家的人這才見到,麻姑看上去似人間十八九歲的漂亮姑娘。她蓄著長到腰間的秀發,衣服不知是什麽質料制的,上面繡著美麗的花紋,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遠互相行過禮後,王遠就吩咐開宴。席上的用具全是用金和玉制成的,珍貴而又精巧;裏面盛放的菜肴,大多是奇花異果,香氣撲鼻。所有這些,也是蔡經家的人從未見到過的。

席間,麻姑對王遠說:“自從得了道接受天命以來,我已經親眼見到東海三次變成桑田。剛才到蓬萊,又看到海水比前壹時期淺了壹半,難道它又要變成陸地了嗎?”

王遠嘆息道:“是啊,聖人們都說,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裏又將揚起塵土了。”

宴飲完畢,王遠、麻姑各自召來車駕,升天而去。

東海揚塵

dōng hǎi yáng chén

[釋義]?大海變陸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語出]?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

[近義]滄海桑田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世事巨變

[例句]~,唐代之冠裳莫問。(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

麻姑是中國道教神話中的壹位女神,在漢族民間的影響極為廣泛。中國人壹直對長壽有著熱烈的期望,而把追求長生作為主要內容的道教也是如此。所以,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長壽之神分為兩種性別,男性神就是鼎鼎大名的彭祖,而女性神就是麻姑。

關於這位女神的來源是很早的,記載也很清楚。傳說在中國的東部地區有壹個姓王的人,學識淵博,擔任過政府的官職,後來開始修煉,成了神仙。他的妹妹就是麻姑,長得非常漂亮,而且也成了神仙。

又傳說她是在江西省南城縣境內的麻姑山進行修煉成仙的,後來這座山自然就成為道教所尊奉的聖地之壹。?

她看起來是個不到20歲的女子,自稱目睹了大海三次變成陸地,因此人們就把她視為壽星。相傳壹年的3月3日,天上最高女神王母娘娘舉行生日宴會,邀請諸位女神參加,麻姑就帶著自釀的靈芝酒獻給王母娘娘,這個故事就被稱為“麻姑獻壽”流傳於中國漢族民間。

葛洪《神仙傳·麻姑傳》曰:“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字方平,降於蔡經家,……與經父母、兄弟相見。獨坐久之,即令人相訪(麻姑)。”繼雲:“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於頂中作髻,余發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錦綺,光彩耀目,不可名狀。入拜方平,方平為之起立。坐定,召進行廚。……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又說:"麻姑鳥爪。蔡經見之,心中念言,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已知(蔡)經心中所念,即使人牽經鞭之。謂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但見鞭著經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宴畢,方平、麻姑命駕,升天而去,簫鼓、道從如初焉。”①杜光庭《墉城集仙錄·麻姑傳》全抄上文,僅在傳前冠壹句雲:“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亞也。”

《神仙傳·王遠傳》所記內容略同。但上述二傳皆無王遠與麻姑有親屬關系的記述,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後集》卻謂:“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②自為後人所增益者。

葛洪《麻姑傳》以其所具有的豐富想象力而聞名於後世。

其“東海三為桑田"和"海中復揚塵也”,更成為後世著名的“滄海桑田”和“東海揚塵”典故的來源。

在此《麻姑傳》和後世文人稱引的影響下,許多地方又有稱名麻姑的女仙出現。如《太平廣記》卷壹百三十壹引《齊諧記》所記麻姑,為東晉孝武帝太元(376~396)時人,稱“太元八年,富陽民麻姑”,後因吃蛇肉,“嘔血而死”。③《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百七十引《太平清話》所記麻姑,“姓黎,字瓊仙,唐放出宮人也”。④同書卷二百三十七引《登州府誌》所記麻姑,為“後趙麻秋女,或雲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姑余山,飛升,政和中封真人”。⑤,以上麻姑皆偶然同名,或有意附會而取此名。其次,壹些地方又出現麻姑山、麻姑洞、麻姑廟。唐顏真卿《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雲:“按《圖經》,南城縣有麻姑山,頂有古壇,相傳雲麻姑於此得道”。⑥《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謂江西寧國府東有麻姑山,“麻姑嘗修道於此,丹竈尚存。又嘗居建昌,山故亦號麻姑”。⑦宋洪邁《夷堅丙誌》卷四稱:“(四川)青城山相去三十裏,有麻姑洞,相傳雲亦麻姑修真處也”。⑧《異苑》卷五載:“秦時丹陽縣湖側有梅(壹作麻)姑廟。姑生時有道術,能著履行水上。後負道法,婿怒殺之,投屍於水,乃隨流波漂至今廟處鈴(嶺)

百美圖 麻姑

下”。⑨大都亦為托名麻姑而來。

《神仙傳》中之麻姑,原是親見“東海三為桑田”的仙人,是長壽不死者,故後世多以之象征長壽,至遲在明代即有畫家作“麻姑獻壽圖”,以為人祝壽之禮品。

清·田蘭芳《蓬萊(袁可立別業)紀勝雜體小引》:“煌煌乎,賦駕大人詩跨步虛,行間如聞麻姑之音,句裏能發玉女之瑳。”

註釋:①③《太平廣記》第2冊369~370頁,第3冊926~927頁,中華書局,1961年

②《道藏》第5冊465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④⑤⑦《古今圖書集成》第51冊62140頁,62500頁,62186頁,中華書局、巴蜀書社,1986年

⑥《全唐文》第4冊3424頁,中華書局,1982年

⑧《夷堅誌》第1冊391頁,中華書局,1981年

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520頁,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