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色辯玉
玉石被中國古代稱為“美石”,美與不美主要表現在顏色上。在當時的特定條件下,古人不可能從物理學和化學的角度對玉作出本質的定義,只能以直覺為基礎,以多數人的喜好和公認為依據,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識玉的壹大法則。例如章鴻釗所著《石雅》中清楚寫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質。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襲”。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淵鑒類涵》、《潛確類書》、《玉紀》等均將顏色作為辨別玉和進行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
2、玉與器同稱
中國的文字,往往壹字多義,古文尤甚。壹個“玉”字,按傳統習慣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兩方面的涵義。玉石是未經雕琢的原料,玉器則是已經琢磨而成的器物。這兩個概念照理說是不可混用的,但在古籍之中,卻大多是用壹個“玉”字概括之,說玉石是它,說玉器也是它。玉與器同稱這種現象跟古人對玉崇拜的起因和心理有關,玉為人所愛,首先就在於它的優良品質,無論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發揮作用的是其美質,所突出的也是其美質。《禮記·效特性》曰:“大圭不琢,美其質也”;“玉之美,在其質,由其質”。正因為古代人們較看重玉石和玉器的質,故琢磨與未琢磨就不那麽重要了,這種情況也反映了當時的認識水平。
3、玉的認識與政治、文化意識或道德標準也有密切聯系
根據中國古代有關的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的資料,並根據見之於史冊各種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的大量傳說,中國古代關於玉的概念歸納起來有五種說法:萬物主宰說:這種說法將玉的地位推崇為萬物的主宰;天地之精說:這種說法將玉形成歸納為天地之精華;道德楷模說:玉在禮儀上被標榜為道德的楷模;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壽說:這種說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而玉被用作巫術活動的主要器具。玉還具有治病以及延年益壽的功能。這壹認識從今天科學的角度看,應具有相當的科學基礎。這些說法就其實質來講,是表明當時玉的認識與政治、文化意識或道德標準密切相關,這壹整套玉的理論完全是以玉論人,講的是當時統治階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