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久後,名叫工夫茶的茶葉不流行了,很少人提及。人們逐漸把用小壺小杯泡烏龍茶的品嘗方法稱為工夫茶,或功夫茶。茶種演變為茶藝。“工夫”有耗時間的意思,“功夫”多指本領高強。偏偏閩粵兩地人泡茶,既消磨時光,又精益求精,其耐心和手藝都讓外人驚嘆,也鬧不懂他們到底更佩服哪壹點。在古籍裏,這兩個詞語亂成壹團。我個人更願意稱功夫茶。 從記載看,漳州人最早沈溺於小壺小杯喝烏龍茶。1762年編修的乾隆年間《龍溪縣誌》雲:“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以五月至則鬥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窮鄉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千。”大彬罐,指明末時大彬所制的宜興紫砂壺,以小為尚。又,明末宜興制壺名家惠孟臣的小紫砂壺也很有名氣,稱孟臣壺。若琛杯,指景德鎮名家若琛所制的細瓷小杯。孟臣壺與若琛杯,後來成為功夫茶的典型茶具。 據彭光鬥《閩瑣記》,1766年他路過龍溪,壹位當地老人招待他喝茶:“盞絕小,僅供壹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
袁枚《隨園食單》談他在武夷山喝茶的經歷:“丙午(1786)秋,余遊武夷幔亭峰、天遊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壹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
上述三則史料,根據描述,為功夫茶無疑。最早明確提到“工夫茶藝”的,是1793年至1800年任廣東興寧典史的俞蛟,他在《夢廠雜著·潮嘉風月記》中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致。”他詳細描述了潮州喝功夫茶的方法,稱要用紫砂壺,小杯,崇尚武夷茶等等。風習壹如漳州和武夷山。 廈門的史料出現較遲。1832年編修的《廈門誌·風俗記》雲:“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琛杯。茶葉重壹兩,價有貴至四五番錢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餉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細啜之,否則相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謨茶之訛。彼誇此竟,遂有鬥茶之舉。有其癖者,不能自己。甚有士子終歲課讀,所入不足以供茶費。”喝茶讓人破產,在中國只有功夫茶有這般功夫。身居廈門,我也經常感嘆喝茶大不易。 施鴻保完稿於1858年的《閩雜記》也說:“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壺,杯極小者名若琛杯。茶以武夷小種為尚,有壹兩值番錢數圓者。” 從早期的史料看,武夷山、漳州、潮州於18世紀後期開始流行功夫茶。民國初年徐珂匯編的《清稗類鈔》提到功夫茶流行區域:“閩中盛行工夫茶,粵東亦有之。蓋閩之汀、漳、泉,粵之潮,凡四府也。”其實,受閩粵影響,臺灣也流行功夫茶。連橫《雅堂先生文集》雲:“臺人品茶,與中土異,而與漳泉潮相同,蓋臺多三洲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功夫茶的流行,有個基本前提,就是烏龍茶的發明。綠茶不是這樣品嘗的。茶史專家多認為,烏龍茶制作工藝於清初發明於武夷山。很可能,品嘗烏龍茶的功夫茶藝也起源於武夷山,然後傳播到閩南、潮汕和臺灣。在大約兩個世紀裏,武夷巖茶是各地功夫茶藝的首選茶葉。清末民初,各地都在本土發展出了替代茶葉,閩南人喝安溪鐵觀音,潮汕人喝鳳凰單樅茶、臺灣喝凍頂烏龍。
功夫茶以精細講究著稱,把中國民間茶藝提高到壹個新水平。最奇怪的是,始作俑者武夷山倒不以功夫茶知名。10年前,我去武夷山采訪,所至村落,人們都用粗糙的大瓷壺和大碗喝茶,毫不講究。難怪閩南與潮汕地區都不大承認武夷山為功夫茶祖地。(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