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妳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妳身體和思想的壹部分

妳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最後都會成為妳身體和思想的壹部分

金句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主題讀書

感悟

英國科學家培根曾說過:讀書能啟智、讀書能明理、讀書還能修身養性。

蘇軾也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些道理我都懂,困擾我還是不少,是讀過很多書,可是過不了多久又忘了,讀書真的有用嗎?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農村的孩子卻沒有什麽機會接觸到很多書,幸而,我大姑姑是壹位小學老師,家裏有很多我未曾見過的書,我很多時候壹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她家裏,拿壹本書隨便窩壹個角落便如饑似渴的開始看。

這麽多年過去了,直到如今,我還是會懷疑,我讀的書真的有用嗎?

直到壹個叫《讀書如竹籃打水》的故事解了我的疑惑。

說的是在20世紀初,山東平原縣壹戶農家裏,住著壹位老人和小孫子。

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廚房的桌邊,帶著他的小娃娃,搖頭晃腦地讀古籍,書聲瑯瑯。

壹天,小孫子問道:"爺爺,我試著像妳壹樣讀書,但是不知怎麽回事,我都猜不透那裏面的意思。有時,我似乎理解了壹丁點兒,可是壹合上書,腦袋中又立刻忘記了。這樣讀這些書有什麽收獲呢?"

老人安靜地將壹些煤投入火爐,然後說道:"用這個裝煤的籃子去河裏打壹籃子水回來。"

孩子照做了,可是籃子裏的水在他回來之前就已經漏完了。孩子壹臉不解地望著滿臉滄桑的爺爺。

老人看看他手裏的空籃子,微笑著說:"妳應該跑快壹點兒。"說完讓孩子再試了壹次。這壹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籃子裏的水依然在他回來之前就漏完了。

他對爺爺說道:"這沒有用,拿籃子打水是不可能的。"

"妳真的認為壹點兒用處都沒有嗎?"老人微笑著說,"妳看看這籃子。"

孩子看了看籃子,發現它與先前相比的確有了變化。籃子十分幹凈,已經沒有煤灰沾在竹條上面了。連提手也變得更加光華有澤了。

"孩子,這和妳讀書壹樣,妳可能只記住了只言片語,它的意思或許妳壹點兒也不理解,但是,在妳閱讀的過程中,那些文字以及妳朗誦時的氣氛,它會影響妳,會凈化妳的心靈。"

小孩記住了這句話。後來,他壹直本著這樣的信念,終生與書籍為伴,不斷進取,最終成為我國宗教學的泰鬥——他就是已故國學大師、原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

不過,勿圇吞棗讀過的書是能改變妳壹些思維讓妳增加壹些見識,卻無法幫助妳從書裏獲得的柴米油鹽的生活費,無法實實在在的獲得收益,再高尚的靈魂遇到五鬥米的困境也要折腰。

那麽,要如何讓妳讀的書都不被忘記變成妳的知識幫妳變現呢?

我的建議

壹、看什麽書:以終為始找到合適自己現狀的書,妳在創業就看如何開公司的書;妳要管理自己的時間就看管理時間的書;妳要寫作就看寫類的書。

二、去那裏找書:網上搜主題找書單;去豆瓣看評分評價簡介;最終確認自己要看的書。

三、怎麽看書:

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著作《如何有效閱讀壹本書》中的“蔥鮪火鍋閱讀法”:看書或聽書的同時,記筆記。

也叫卡片閱讀法,有人叫它納博科夫卡片閱讀法,也有人叫它凡爾納卡片閱讀法。

它由摘抄和妳的感想組成。基本格式是:摘錄(包括出處)+思考

記錄有啟發的句子,和這個句子出自哪裏以及自己的思考。

思考的格式是總-分-總,用壹個觀點開頭,中間用例子來印證自己的觀點,再總結觀點。

看書的同時,還要記下整本書的框架,看到哪裏隨時記下這部分的關鍵詞和句子。讓自己看書時隨時知道書的前後內容,不至於看壹半前面的又忘記了。

四、看完書後怎麽做:

看完書後,妳對整本書有了概念,也知道哪些對自己有啟發,妳就可以根據這本書做出自己的計劃,接下來,就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