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春秋》的主要內容?

《春秋》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記載了春秋時期的重大史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至魯哀公14年(前481),凡242年間的政治、軍事、外交、祭曲、災異等事,均有所記載。

《春秋》是由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會記錄諸侯國公侯間大夫等間書信內容,比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關於鑄刑書的書信,其中記錄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等等。

擴展資料

《春秋》是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壹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哀公二十七年)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相傳《春秋》之書出於孔子之手,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

雖然春秋之作者有爭議,但其經過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則無大異。事實上,春秋作為壹魯國的史書,其作用早已超出史書範圍,春秋用詞遣句“字字針砭”成為獨特的文風,被稱為春秋筆法,為歷代文代史家奉為經典。

《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現所存全文,不過壹萬六千多字,但據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壹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後脫露了壹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

百度百科-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