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怎樣做到科學的飲食起居?

怎樣做到科學的飲食起居?

(1)起居有常,飲食有度

起居有常,飲食有度。就是說生活壹定要合乎生理要求的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於天年,度百歲乃去。而起居無節,故半百歲而衰也。”人的起臥,是多少代以來養成的白天活動,夜晚睡覺的習慣。定時睡覺,定時醒來,按時起床,形成壹套固定的睡眠節律,到時候生物鐘便會起作用,出現想睡、想醒、起床的反映。按照這個習慣和節律起臥、作息,會感到很自然,很舒服。如果經常打亂這個規律,不按時起臥,貪戀夜生活,便會擾亂生物鐘的節律,使身體產生壹些反常的病態,如失眠、煩躁不安、乏力困倦等,導致身體抗病能力下降。早年高濂在《遵生八簽》中說:“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乃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勞逸過度者,疾***殺之。”所以說有規律的生活、起臥實為長壽之道。

飲食有度既不是忍饑挨餓,也不是暴飲暴食,而是應該適度。老中醫大多都註意吃飯定時、定量,不強食過飲,懂得“寓醫於食”的營養學說,常常根據自身的需求,用食補的方式選擇食物調理機體,如:原北京中醫學院傷寒論教研室主任張誌純老大夫,壹年四季經常喝豆汁(是綠豆經過發酵做成的壹種北京小吃),年已到八十多歲時,仍耳聰目明,手不抖,每天早起用毛筆寫蠅頭小楷書壹篇,後人甚為欽佩。當時我也曾效仿喝過豆汁,果然喝後全身舒服,如有咽喉痛時喝壹碗豆汁,即可疼痛消失。我常比喻說,喝豆汁,可以與用青黴素相媲美。

早在西周時代,《周禮·天官》就將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類,並明確指出以“食醫”為先。這說明古人很早就知曉合理的飲食對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2)善握七情,心態平靜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態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況下,壹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誌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發生。七情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壹,故又常稱“內傷七情”。

七情致病的特點是直接影響相應的內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是說不同的情誌刺激可以對相應的內臟有影響,使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

祖國醫學認為七情致病是使人體生病的“內因”。人的情緒、心態對健康影響很大,因為人在心態平和,心情愉快時,各個系統的生理功能全都正常,當情緒不好,或有各種惡劣的信息傳達到中樞神經系統時,神經系統就會發生調節紊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促進人的衰老進程,或導致某些疾病發生,如癌癥、冠心病、高血壓等。因為七情是內傷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中醫特別強調要謹慎調理、養性強身,以保持身體健康。

(3)講究養生,註意防病

所謂“養生”,就是保養身體、預防疾病的意思。中國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通過反復的實踐,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寶貴經驗。它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創造的結晶。養生內容範圍很廣,涉及面也大。但壹般人從醫療(治病)註意得多,而從養生(防病)考慮得少。我們的前輩在這方面既有深刻認識,又身體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些年來,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註意到養生的重要性。國際上也受到高度重視,他們逐漸認識到養生學對人的生命有著延緩衰老和預防疾病的作用,對於許多慢性疾患也有治療的功效。它是提高人體的生命系數,延年益壽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早在建國初期,我國衛生部制訂衛生工作方針時,就有“預防為主”的主導思想。明,李念莪把“養生”也列到他的名著《內經知要》的首位。《內經·素問》也曾多處論述:“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和“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辯證觀點。古人高度重視內因和外因的統壹,並特別強調內因的重要性,這種認識是非常寶貴的,因為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許多名老中醫都有各自不同的養生方法,並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不治“已病”,治“未病”

“早識病”“早治療”是我國漢代醫聖張仲景早就提出的主張。古人對“疾病”二字的解釋是不壹樣的。他說“疾”是不易察覺的小毛病,也叫“未病”狀態。現在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古人說的“疾”的狀態。此時就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治療,如果不采取任何防範,就可以發展成為“病”。中醫古籍《內經》也載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論述。老中醫很重視身體出現不舒服時候的早期調理,也叫“治未病”。深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重要。在生活中,還特別註重調理腸胃功能,他們牢記“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名言。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功能保養好,吃飯香,營養充足,身體就好。這與維多利亞宣言所提倡的健康方式四大基石中強調的,要有全面均衡營養的補充,基本是壹致的。其次是重視調理氣血,認為氣與血對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非常有關系。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必先五勝(臟),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意思是說治病養生的主要關鍵之壹是疏通氣血,令其暢達而致於正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曰:“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陰治,陰病陽治,定其氣血,各守其鄉,血實者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血實者宜決之”意思就是引導疏通,如決江河,是祛瘀之大法。“氣虛宜掣引之”意思就是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老中醫很重視應用益氣養血補虛和行氣活血祛瘀的調理法則保養身體。我曾見到壹張用三七為君藥組成的傳統藥方,從每年立冬時節開始服用,對防止老年人冬天關節不利和關節疼痛效果非常之好。

我國名老中醫的防病勝於治病的養生長壽經驗,比1992年世界心臟病學會會議上制定的“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均衡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要早上兩千多年,而且比維多利亞宣言更全面,更具體,也更符合實際。老中醫的養生保健經驗,也可以說是我國古老文化中極為寶貴的優秀遺產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