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是韓城?

為什麽是韓城?

說起古城,中國有很多,如鳳凰古城、大理古城、麗江古城、平遙古城,名氣大,自然喧鬧了許多。在北方,卻有這樣壹處小而美的古城,適合閑住幾日,散散心,又無憂被煩擾,撫古望今,慢下來思考,有了家的感覺,帶走的是思念的味道。

這就是韓城。

為什麽是韓城?

提起韓城,必提起壹人,那就是司馬遷,還有他濃墨重彩創作的《史記》。西望長安,留給了司馬遷太多的歡與淚;東歸韓城,司馬遷給了壹座城市無上的榮耀。

登上司馬遷祠和墓的那個小山坡,妳會發現韓城也是和史結緣的地方,厚重得刮過壹陣風,都仿佛是那麽有味道。

韓城在西周分封時稱為韓國(非南朝鮮的那個韓國哦),雖是小國,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韓城後又稱少梁,就是赫赫有名的秦魏少梁之戰,是商鞅變法、秦國崛起的前奏。

韓城又稱龍門(非龍門石窟的那個龍門哦),因緊鄰黃河,是重要的渡口,兩岸都是懸崖斷壁,只有“神農”可越過,故稱“龍門”。聽這個名字就霸氣吧?這裏是大禹治水的地方,也是鯉魚跳龍門的地方,如此咽喉要道,成就了鯉魚,也成就了韓城人啊。

余秋雨說過:韓城是“壹直想去卻不敢去的地方”,因為它的文化太深沈、太博大了。

賈平凹說過:韓城是很值得行走的地方之壹。

第壹次到韓城,相信妳能體會到韓城的民風淳樸,文化氛圍好,這都是韓城人與生俱來的。

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就記載有“溥彼韓城”,意思是說韓城都城的寬廣高大。今日保留下來的韓城古城,南北長千米,東西長800米,是小了許多,但也精致了許多。這小小的地方,卻容納了文廟、九郎廟、北營廟、東營廟、慶善寺、城隍廟、縣衙、狀元府等密集的歷史遺跡,還有眾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古建築之多在同類古城中都是少見的,是真正的古城,而非那些被商業化過度包裝的古城。

從上面這些遺跡名字就可以看出,韓城人太熱愛文化了。僅在明清之際,韓城科舉中試者就達1396人之多。並且其中出了很多京官,當時有“朝半陜、陜半韓”的說法。韓城的人才輸送能力如此之強,乾隆於是下旨:韓城百姓結婚可用龍袍鳳冠、民宅可仿北京貴族四合院修建、人死後可沿襲北京貴族之制。因此,韓城有了“小北京”這樣的美譽。

被稱為“小韓城”的則是黨家村。村中現保存有120多座四合院、11座祠堂,家家戶戶古老四合院中都矗立有幾百年的“壁刻家訓”,還有文星閣、節孝碑,這些都成為壹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因此被譽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像黨家村這樣的傳統古村落,在韓城還有很多很多。

遠離政治中心的韓城,是有福的,避開了那麽多的戰亂毀傷,在文化上異常地豐富了起來。

韓城是中國少有的依黃河而建的城市,整個城市像是條狀的。這種獨特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得韓城成為了“花椒之城”。

走在韓城的大街小巷,妳會發現很多的美食和特產都與花椒有關。花椒只是壹種調料嗎?如果妳點頭的話,說明妳沒去過韓城。韓城人民可是把花椒玩出了至高境界!花椒酸奶、花椒茶、花椒雪糕、花椒芽菜、花椒精油、花椒香皂、花椒啤酒等,沒有什麽是不能用花椒去做的。

當然韓城人可不只是吃花椒哦。韓城的美食也是獨具特色,比如餛飩。其他地方的餛飩(有的叫抄手、有的叫雲吞)都是皮薄而較大,像是風吹起的裙子散落在湯上。但是韓城的餛飩卻只有指甲蓋那麽小,俗稱針尖餛飩。韓城餛飩更好吃的地方還在於,它上面還澆上臊子(蔬菜和肉切成丁狀),色香味俱全,頓時感覺像是吃了壹頓正餐,沒虧待了肚子。如果妳僅僅以為這就是壹頓飯而已,那就錯了,這種臊子餛飩在韓城人的生活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儀式感,逢年過節、婚喪嫁娶、招待貴賓等場合都是必備。

韓城的美食沒完沒了,還有羊肉饸絡、羊肉糊蔔、十三花等,個個讓人欲罷不能,個個都非常有料,這就是拜黃河文化所賜的最樸實、也最幸福的生活了。

著名畫家兼作家的衛東青是韓城人,他說過:“每每回到韓城,都近鄉情怯。”這是壹位故鄉人的復雜情感。對於大多數外鄉人來說,韓城是新鮮的,每去壹次,都會有不壹樣的感覺,那感覺,令人怦然心動。對我來說,只想拎著壹瓶花椒啤酒,在韓城的古城中恣意遊蕩。

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程,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