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幼年喪父,靠母親撫育成人.年輕時曾從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學習.他悉心鉆研孔子學說,後來成為儒家第二位大師,被稱為“亞聖”.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曾遊說齊、宋、滕、魏等國,均不被采納.六十多歲回家鄉,聚眾講學,著書立說.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發展.他生活地諸侯互相攻伐“無義戰”的時代,目睹了人民遭受塗炭的社會現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礎上,發展了民本思想,明確提出“民為貴”,“君為輕”.政治上主張實行“王道”、“仁政”,反對“霸道”、“暴政”.勸統治者重視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賦稅,減輕刑罰,使百姓“不饑不寒”.這些觀點反映了人民的願望,有壹定的進步意義,但卻脫離當時的社會實際,根本行不通.孟子還主張社會分工,這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但卻得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結論,為階級剝削和壓迫制造了理論依據.孟子的哲學思想屬於主觀唯心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還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說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別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的作用.認為“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要求人們反躬自求,“養浩然之氣”,做到“舍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壹生活動於戰國中期.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張的繼承者、發揚者,也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大師和代表人物.後世,1083年被宋神宗封為“鄒國公”,1331,被元文宗加封為“鄒國亞聖公”.至今被世人尊稱為“亞聖”.
在中國,“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這位有遠見的母親真是沒有白費心思,她的兒子孟軻終於在中國歷史上久享盛譽,與儒學始祖孔子壹道被稱為“孔孟”,孟子本人也被尊為“亞聖.”在這部著作中,作者構建了完整、龐大的孟學體系.千百年來,無數學者把這壹龐大的學說體系條分縷析,或以註疏、章旨形式,或以旁通、體認等名目,指出孟學所蘊含的價值.
《孟子》壹書是研究孟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的材料.從漢代開始,研究《孟子》、為之註疏者,代不乏人,尤其是宋神宗熙寧年間《孟子》被尊奉為經書之後,註疏者更是日見其眾.在數以千計的《孟子》研究著作中,受到人們壹致贊譽的主要有三種,即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註》和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另外,宋孫爽的《孟子註疏》和清代宋翔鳳的《孟子趙註補正》也是較有影響的註本.下面分別略作介紹:
《孟子》成書之後,最初是作為諸子之書流傳的.至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孟子派的儒生也慘遭橫禍,但《孟子》書卻沒受到什麽損害,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趙岐說:“孟子既沒之後,大道遂絀.逮至亡秦,焚滅經術,坑戮儒生,孟子徒黨盡矣.其書號為諸子,故篇籍得不泯絕.”(《孟子題辭》)到了西漢時代,《孟子》的地位稍有提高.漢文帝時曾壹度把《孟子》立於學官,設置博士,稱為傳記博士.傳記是經書的附庸,在古籍中其地位列於經、子之間.可見《孟子》在西漢初年的地位比之秦代有所提高.漢武帝即位之後,由於實行“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的政策,只立五經博士而廢置傳記博士.《孟子》於是乎又從傳記退回到諸子地位,終兩漢之世也沒有什麽變化.由於《孟子》在漢代基本上是作為諸子之書流傳的,所以研治《孟子》的人數不多,不象經書那樣熱門.兩漢研治《孟子》的著作見於著錄的,計有揚雄《孟子註》、程曾《孟子章句》、鄭玄《孟子註》、高誘《孟子章句》、劉熙《孟子註》和趙岐《孟子章句》凡六家.至今,除趙岐《章句》外,其余幾種皆已散佚,只有在清代的輯佚書中纔能窺見壹些壹殘缺的片段.
本書除收入了《孟子》的全文外,還附有詳盡的註釋及通俗易懂的白話譯文.本書內容豐富,註釋細致全面,較好地反映了原著的思想內涵.該書有助於讀者更好地認識和理解這部古代文學經典,對弘揚傳統文化、充分發揮經典古藉的作用具有較大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