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畢升最大的貢獻是

畢升最大的貢獻是

應該是d,我猜妳可能在做什麽遊戲競猜。我順便介紹壹下畢勝。

畢昇(?-1051),營山縣草盤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人宋慶年間(1041-1048)發明了活字排字印刷術(沈括的《孟茜筆談》說:“清代,用布的畢升為活字”),在當時印刷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畢升的壹生

關於畢升的生平及其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過程,除了沈括在《孟茜筆談》中的記載外,沒有第二份文獻。

沈括只說自己是壹介平民,籍貫、身世根本沒交代。所謂布衣,字面意思就是沒當過官的普通人。之前對畢升的職業有各種猜測,但最靠譜的說法是畢升應該是從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刻技術的人才能成為活字的發明者。由於畢升長期從事雕版工作,他發現雕版最大的缺點是每本書都要重新雕版,不僅耗時長,還增加了印刷成本。如果換成活字版,刻壹副活字就可以印任何壹本書,活字可以反復使用。雖然做活字的工程更大,但是以後印刷書籍還是很方便的。正是在這種啟發下,畢升發明了活字版。

關於畢升的籍貫,沈括也沒有說明。我們只知道畢升死後,他制作的泥塑被沈括的侄子收藏。從這壹點,我們推斷畢升和沈陽要麽是親戚,要麽是近鄰。沈括是杭州人,畢升也可能是杭州人。杭州當時是雕版印刷發達地區,這裏發明活字印刷術也是符合歷史規律的。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壹次偉大革命,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它為中國文化和經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據說畢升的後人因用活字泥偽造錢幣被朝廷發現,牽連九族,僥幸逃脫的改姓田、萬。如今當地雖有壹個叫畢家鋪的地方,田姓、萬姓也不少,但沒有畢姓。

1990年,英山草盤五桂村畢家坳發現畢勝墓碑。畢家鋪陵園位於城西3公裏,南1公裏處,被稱為丞相畢,東15公裏處有丞相畢漢儒墓。受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印刷博物館籌備委員會、湖北省文管委等單位委托,由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石樹清等28位專家學者鑒定。

誰發明了造紙術?

105年,蔡倫在東漢都城洛陽總結前人經驗,改良造紙,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它大大提高了紙質量的生產效率,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開辟了紙代替竹、絲的新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關於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古代記載,《後漢書·蔡倫傳》說:“自古以來,用竹筒編書、編事跡;用的人叫紙。又貴又簡單,對人不方便。倫有意,以樹皮、麻頭、布、漁網為紙。”後人尊稱他為中國造紙術的發明者。

火藥呢?

葛洪。據史書記載,是晉朝。

世界上最早的火藥配方:硫磺、硝石、皂角共同燃燒的方法。

火藥是中國古代煉金術士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葛洪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曾長期居住在洛陽。孫思邈,大醫學家,生活在隋朝初唐,京兆花垣(今陜西省耀縣)人。他參與了數百項儒家經典和歷史的學術研究,並對道教經典和佛經有很好的了解。他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攻理論,收集了方劑、針灸等內容,編著了《千金方耀》、《千金方毅》等書籍,為醫學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後人尊為“醫王”。他不僅是偉大的醫學家,也是著名的方士,自稱“孫真人”。他在總結前人方士經驗的基礎上,收集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方士的配方,最終提出了較為有效的焚硫法配方。總之,火藥的發明和傳播與孫思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服務日歷是誰寫的?授時歷是元末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實行的歷法名稱。它以元世祖忽必烈的名字命名,在原著和史書中被稱為授時歷。該方法以365.2425為壹歲,與現代的觀測值365.2422只差26秒。其精度與公歷相當,但采用時間比西方早300多年。每個月是29.530593天,沒有氣的月份是閏月。正式廢除古代上元累積年,截取近代任何壹年作為歷元。明初頒布的《大歷》,基本上就是壹部《上朝歷》。如果將這兩種歷法視為壹種,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歷法,達到364年。編年歷由許衡、王勛、郭守敬、楊公儀等編修,時間為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六月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二月,元、明、清三代史書按此順序排列。元代史料《元名臣略》、《文淵雷》等都記載徐衡是《授時歷》的主編。特別是許衡的《許遺書》,有《授時歷——授時歷經典》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