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是古代蒙書中影響的壹部。它對於傳統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三字經》既是兒童的啟蒙教材,也是現在成年人學習國學的極好啟蒙讀物。《三字經》以三字為壹句,二句押韻。語言平易淺近,無艱深、古奧、勉強拼湊之弊,讀來瑯瑯上口,便於記誦。其內容則廣博豐富,堪稱“傳統文化小百科”。大致可分為五個方面的內容:第壹部分主要是講做人和為學的關系,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第二部分講壹個人應該了解的道德、自然、社會、人生基本常識,從“為人子,方少時”到“此十義,人所同”;第三部分講讀書治學的次第,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第四部分講中華歷史的沿革,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第五部分以古聖先賢的故事及自然界的事物來勉勵兒童讀書成人,從“口而誦,心而惟”到“戒之哉,宜勉力”。《三字經》以其靈巧活潑的形式、廣博豐富的內容在宋朝後的七百多年間廣為傳誦,幾乎是所有讀書人的啟蒙書與勞動大眾屈指可數的必讀書。以前很多勞動者對於歷史文化的知識就來源於《三字經》。民國時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說:“若所以詔小子者,則今之教科書,固弗如《三字經》遠甚。”意思就是說如果用以教育兒童,今天的教科書都遠不如《三字經》。《三字經》不愧為中國文化的壹枝奇葩。
《三字經》的確是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三字經》的每壹個字,每壹行字,都在講述著壹個個人生的哲理。每看壹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幼兒是否應該學習《三字經》?這個問題壹直備受爭議,其實幼兒學《三字經》與學識字或其他學習是壹回事,大家大可不必把精力與焦點放在要不要與該不該的問題上,爭論不休,這沒有多大意義,更應該討論、研究的是針對幼兒的特殊方法與把握尺度。因為學與不學是相對的,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不同、學習興趣不同、資質潛能不同,不能讓專家的理論來左右自己的行為,壹切應以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量力而行,因此沒有絕地的對和錯、行與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