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萬病圓簡介

萬病圓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處方 3 炮制 4 功能主治 5 萬病圓的用法用量 6 備註 7 摘錄 附: 1 古籍中的萬病圓 1 拼音

wàn bìng yuán

2 處方

芍藥、肉桂(去粗皮)、川芎(不見火)、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幹姜(炮)、防風(去蘆)、巴豆(去心.膜.炒)、當歸(去蘆)、生屑角(鎊)、桔梗、芫花(醋炒赤)、茯苓(去皮)、桑白皮(炒)、人參(去蘆)、黃芩、黃連(去須)、禹餘糧(醋淬.研飛)、蒲黃(微炒)、前胡(去蘆)、大戟(炒)、葶藶(炒)、麝香(研)、細辛(去苗)、雄黃(研飛)、朱砂(研飛)、紫菀(去蘆)、甘遂、牛黃(研),各壹兩;蜈蚣十二節(去頭.足.炙),芫青二十八枚(入糯米同炒.候米色黃黑.去頭.足.翅用),石蜥蜴(去頭.尾.足.炙)四寸。

3 炮制

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圓,如小豆大,

4 功能主治

治七種癖塊,五種癲病,十種註忤,七種飛屍,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二種瘧疾,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並風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如水雞聲,不得臥,飲食不作肌膚,五臟滯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連及胸背,鼓脹氣堅結,流入四肢,或腹叉心膈氣滿,時定時發,十年、二十年不瘥。

五種下痢,疳蟲、蟲、寸白蟲、諸蟲。

上下冷熱,久積痰飲,令人多眠睡,消瘦無力,蔭入骨髓,便成滯疾,身體氣腫,飲食嘔逆,腰腳酸疼;四肢沈重,不能久行久立。

婦人因產,冷入子臟,臟中不凈,或閉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滯,出流不盡,時時疼痛為患,或因此斷產,並小兒赤白下痢,及狐臭。耳聾、鼻塞等病。

5 萬病圓的用法用量

瘧病,未發前服壹圓,未瘥,如前更服。

若壹歲以下小兒有疾者,令乳母服兩小豆大,亦以吐利為度。

近病及卒病用多服;積久疾病即少服;常服微溏利為度;卒病欲死,服壹、二圓,取吐利即瘥。

卒中惡,口噤,服二圓,漿壹合下,利即瘥。

五註鬼刺客忤,服二圓。

男、女邪病歌哭,腹大如妊身,服二圓,日三、夜壹,間食服之。

蠱毒吐血,腹痛如刺,服二圓,不瘥,更服。

諸有痰飲者,服三圓。

冷癖,服三圓,日,三服,皆間食,常令微溏利。

宿食不消,服二圓,取利。

瘕癥積聚,服二圓,日三服。

拘急,心腹脹滿,心痛,服三圓。

上氣嘔逆,胸滿不得臥,服二圓,不瘥,更服。

大痢,服二圓,日三服。

疳濕,服二圓,以壹圓如杏仁大,和醋二合,灌下部中。

水病,服三圓,日再服,間食服之,瘥止,人弱,即隔日服。

頭痛惡寒,服二圓,復取汗。

傷寒天行,服二圓,日三服,間食服之。

小便不通,服二圓,不瘥,明日再服。

大便不通,服三圓,又內壹圓下部中即通。

耳聾,耳,以綿裹如棗核,塞之。

鼻衄,服二圓。

癰腫、丁腫、破腫,內壹圓如麻子大,日壹傅之,根亦自出。

犯下腫血出,以豬脂和塗,有孔,內孔中,瘥。

癩瘡,以酢泔洗訖,取藥和豬脂傅之。

漏瘡有孔,以壹圓內孔中,和豬脂傅上。

痔瘡,塗綿筋上,內孔中,日別易,瘥止。

瘰倁,以酢和塗上,瘥。

癬瘡,以布揩令汗出,以酢和塗上,日壹易,瘥,止。

胸、背、腰、脅腫,以醋和傅腫上,日壹易,又服二圓。

諸冷瘡積年不瘥,以酢和,塗之。

惡刺,以壹圓內瘡孔中,即瘥。

蝮蛇螫,以少許內螫處,若毒入復,心煩欲絕者,服三圓蜂螫,以少許傅之瘥。

婦人諸疾,胞衣不下,服二圓。

小兒驚俌,服壹圓如米許,以塗乳,令嗍之,看兒大小加減。

小兒客忤,服壹圓如米,和乳塗 *** ,令嗍之。以意量之。

蠍螫,以少許傅之瘥。

小兒乳不消,心腹脹滿,服壹圓如米許,塗 *** 令嗍之,即瘥。

6 備註

服此藥,以三圓為壹劑,服不過三劑,萬病悉除,說無窮盡,故以萬病圓名之。

7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古籍中的萬病圓 《葉選醫衡》:[卷上]因病似虛因虛致病論

萬病不出乎虛實兩端,萬方不越乎補瀉二法。顧治實之法,猶易知易行,姑置弗論。惟是治虛之法,自古難之。...

《普濟方》:[卷二百五十五雜治門]雜病

物。博求眾藥。以戒不虞。倉卒之際。應手皆得。故有萬病方得。方耆婆萬病丸(出千金方)治七種痞塊。五種...

《馮氏錦囊秘錄》:[雜癥大小合參卷七]方脈六郁合參

氣血沖和,萬病不生,壹有怫郁,諸病生焉。郁者,滯而不通之義,故脈亦沈而澀也。然氣郁則生濕,濕郁則生...

《吳醫匯講》:[卷十壹]中道說

為道,無所不涵,無所不徹,推之醫理,尤不可忽。蓋萬病由於乖戾,用藥惟以調和,益其不足,損其有余,溫...

《續名醫類案》:[卷二十二針灸刺砭]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