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天罡天星穴,擔截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

天罡天星穴,擔截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

天罡針醫-鄔金多吉周雅君

治病之法針灸最捷,“必欲治病,莫如用針。巧運神機之妙,工開聖理之深”。其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幾千年來,以其自己諸多優勢,以其簡、廉、捷、效、廣的特色。(操作簡便、經濟安全,適用癥廣、療效明顯、實用性強),在治療和預防各種疾病起了積極作用,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天星穴由宋朝道教瓊瑤真人傳世,原為十壹穴,後由元朝全真道教遇仙派祖師馬丹陽增加太沖壹穴而成為十二穴並流傳於世。二人皆為道教傳奇人物,其針灸醫技尤為精湛,享有盛譽。天星十二穴分布於人體十二經脈,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於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壹·十二天星穴雜病歌訣

三裏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沖昆侖穴,

環跳並陽陵,通裏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訣,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

北鬥降真機,金鎖教開徹,至人可傳授,匪人莫浪說。

三裏膝眼下,三寸兩筋間,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

腸鳴並腹瀉,腿腫膝胻酸,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

年過三旬後,針灸眼便寬,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

內庭次趾外,本屬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

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痛, 瘧疾不能食,針著便惺惺。

曲池拱手取,屈肘骨邊求,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

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

遍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合谷在虎口,兩指歧骨間,

頭痛並面腫,瘧疾熱還寒,齒齲鼻衄血,口噤不開言,

針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委中曲腘裏,橫紋脈中央,

腰痛不能舉,沈沈引脊梁, 酸痛筋莫展,風痹復無常,

膝頭難伸屈,針入即安康。承山名魚腹,腨腸分肉間,

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腳氣並膝腫,輾轉戰疼酸,

霍亂及轉筋,穴中刺便安。太沖足大趾,節後二寸中,

動脈知生死,能醫驚癇風, 咽喉並心脹,兩足不能行,

七疝偏墜腫,眼目似雲蒙,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

昆侖足外踝,跟骨上邊尋,轉筋腰尻痛,暴喘滿沖心,

舉步行不得,壹動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於此穴針。

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折腰莫能顧,冷風並濕痹,

腰胯連腨痛,轉側重欷歔,若人針灸後,頃刻病消除。

陽陵居膝下,外臁壹寸中,膝腫並麻木,冷痹及偏風,

舉足不能起,坐臥似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通裏腕側後,去腕壹寸中,欲言聲不出,懊惱及怔忡,

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瘖面無容,

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列缺腕側上,次指手交叉,

善療偏頭患,遍身風痹麻,痰涎頻雍上,口噤不開牙,

若能明補瀉,應手即如拿。

二·經絡所屬歌

三裏足陽明胃經,內庭足陽明胃經,屬土,

曲池手陽明大腸經,合谷手陽明大腸經,屬金

列缺手太陰肺經,屬金。通裏手少陰心經,屬火

委中足太陽膀胱經,承山足太陽膀胱經,屬水

昆侖足太陽膀胱經,屬水

環跳足少陽膽經,屬木。陽陵泉足少陽膽經。屬木

太沖足厥陰肝經,屬木

三·取穴法則

足下有病,上取;頭上有病,下取;

左邊有病,右取;右邊有病,左取。

四·十二訣:

1、足三裏

《疾病歌》“三裏膝眼下,三寸兩筋間,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泄瀉,腿腫膝肧酸,傷寒羸瘦損,氣蠱及諸般,年過三旬後,針灸眼便寬,取穴當審的,八分三壯安。”

經屬,釋名:足三裏屬足陽明胃經,乃本經“合”穴,裏指邑、居,有集會通達之意,三指膝下三寸,故名足三裏。

功能:調理脾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

主治:胃痛、腹脹、嘔吐、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瀉、便秘、痢疾、中風、水腫、下肢不遂、心悸、虛勞羸瘦,本穴有強壯作用,增強其免疫力,為保健要穴之壹。

手法:三裏二穴(熱,脈洪,瀉提數次,提刮戰二七次,氣下三五次,向上攝提數次,不灸。寒,脈微,補,刮搓撚,次推按數次,氣上數次,升陽數次,灸七壯)。

2、內庭

《疾病歌》“內庭次指外,本屬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喉痛,數欠及牙疼酸,瘧疾不能食,針著便惺惺。”

經屬,釋名:內庭屬足陽明胃經,乃本經“榮”穴,內,指裏邊;庭,指院穴當趾縫端,如門內之庭院,故名。在足背當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功能:清胃止痛,通調腑氣。

主治:齒痛、喉痹、腹脹、痢疾泄瀉、足背腫痛、熱病、胃痛吐酸。

手法:

內庭二穴(熱,脈洪,提瀉刮戰五七次,搜攝數次,深提攝、氣下五七次、不灸。寒,脈微,補七次,按刮數次,推按循氣上數次,搓撚數次,灸五壯)。

瓊真人歌訣: 內庭二足間,胃脈足陽明,針治四肢厥,喜靜惡聞聲,癮疹咽赤痛,數次及牙疼,瘧疾不思食,針著便惺惺,谷海停痰盛,宣通氣自升。

3、曲池

《疾病歌》:“曲池拱手取,屈時骨邊求,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頭,喉閉促欲死,發熱更無休,偏身風癬癩,針著既時瘳。”

屬性,釋名:曲池屬手陽明大腸經,為本經“合”穴。該穴屈時取穴,穴外有凹,形似淺池,故名。

功能:疏風清熱,調和營衛,

主治:熱病、咽喉腫痛、齒痛、高血壓、癲狂、上肢不遂、肘臂腫痛、吐瀉、痢疾。

手法:

曲池二穴(熱,脈洪,提瀉刮戰五七次,搜攝數次,深提攝、氣下五七次,不灸。寒,脈微,補刮推按循,氣上數次,搓撚數次,搜攝按刮數次,灸五壯)。

瓊真人歌訣:曲池曲肘裏,曲骨陷中求,善療肘中病,便風便不收,拋弓開不得,筋緩怎梳頭,喉開促為絕,發熱更無休,遍身風疙癢,針灸必須瘳。

4、合谷

《疾病歌》“合谷在虎口,兩指岐骨間,頭痛並面腫,瘧病熱還寒,齒齲鼻衄血,口禁不開言,針入五分保,令人即便安。”

屬性,釋名:合谷屬手陽明大腸經,乃本經“原”穴,肉之大為谷,二處相連為合,穴當大指,二次指岐骨間,該處形似深谷,故名。

功能:疏風解表,鎮痛通絡。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齒痛、失音、面腫、口眼歪斜、牙關緊閉、半身不遂、指攣臂痛、熱病無汗、多汗、耳聾、耳鳴、腹痛、經閉、滯產、痢疾、小兒驚風。

手法:

合谷二穴(熱,脈洪,提瀉五七次,搜刮五七次,循攝提、氣上、氣下五七次,不灸。寒,脈微,補刮十次,氣上五七次,按三次,搓三次,循搜五七次,灸三壯)。

瓊真人歌訣:合谷在虎口,兩指歧骨間,頭疼並面熱,瘧疾熱還寒,熱病汗不出,目視暗慢慢,齒齲並鼻衄,口噤不能言,針入著深淺,可令人即安。

禁忌:孕婦禁刺

5、委中

《疾病歌》:“委中曲瞅裏,橫紋脈中央,腰痛不能舉,沈沈引背梁,酸痛筋莫展,風痹復無常,膝頭難伸屈,針入既安康。”

屬性,釋名:委中屬足太陽膀胱經,委,指彎曲,穴在腘窩正中,委而屈之取穴,故名。乃本經“合”穴。

功能:涼血瀉熱,舒筋活絡。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風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嘔吐、腹瀉、小便不利、遺尿、丹毒。

手法:

委中二穴(禁灸。熱,脈洪,提瀉五七次,搜攝循提、氣上、氣下、出血。寒,脈微,補刮五七次,推按循刮、氣上、氣下五次,不出血)。

瓊真人歌訣:委中曲 裏,動脈 中央,腰重不能舉,沈沈來脊梁,風痹髀樞病,熱病不能涼,膝頭難屈曲,遺尿不得安。

6、承山

《疾病歌》:“承山名魚腹,肰腸分肉間,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難,腳氣並膝腫,展轉戰痛酸,霍亂及轉筋。穴中刺便安。”

屬性,釋名:承山,屬足太陽膀胱經,承,指承接,穴在腓腸肌肌腹下端凹陷處,是處形若山谷,故名。

功能:舒筋脈,理肛疾。

主治:腰背痛、小腿轉筋、痔疾、便秘、腹痛、疝氣。

手法:

承山二穴(熱,脈洪,提瀉五七次,搜刮三五次,戰提三次,向上攝提數次,不灸。寒,脈微,提補三五次,搜刮三五次,搓三次,撚循提、氣上、三壯)。

瓊真人歌訣:承山在魚腹, 腸在肉間,善治腰背痛,痔病大便難,香港腳膝下腫,股重顫酸疼,霍亂轉筋急,穴中刺便安,起身立不得,飲食更難飧。

7、太沖

《疾病歌》:“太沖足大指,節後二寸中,動脈知生死,能治驚痛風,咽喉並心脹,兩足不能行,七疝偏墜腫,眼目似雲蒙,亦能療腰痛,針下有神功。”

屬性,釋名:太沖屬足厥陰肝經,木穴為肝經“原”穴“輸”穴,肝主藏血,“沖”要沖,因局部脈氣盛大,故名。

功能:平肝鎮驚,泄熱理血,

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脅痛、遺尿、疝氣、崩漏、月經不調、癲痛、小兒驚風、下肢痿痹。

8、昆侖

《疾病歌》:“昆侖足外踝,跟骨上邊尋,轉筋腰尻痛,暴喘滿沖心,舉步行不得,壹動即呻吟,若欲求安樂,須於此穴針。”

屬性,釋名:昆侖屬足太陽膀胱經,為本經“經”穴,昆侖,指山名,形容外踝高突如山,穴在其後,故名。

功能:清頭明目,利腰摧產。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瘧疾、腰痛、肩背拘急、足跟痛、小兒驚風、難產。

手法:

昆侖二穴(熱,脈洪,戰提七次,搜刮七次,循攝、氣下十次,提搓向下撚,不灸。寒,脈微,補三五次,推按搓五七次,循、氣上三五次,停呼三十度,三壯)。

禁忌:孕婦禁刺,妊娠刺落胎。

9、環跳

《疾病歌》:“環跳在髀樞,側臥屈足取,折腰莫能顧,冷風並濕痹。腳胯連肰痛,轉側重郗覷,若人針灸後,頃刻病消除。”

屬性,釋名:環跳屬足少陽膽經,穴當髀樞,針此穴疾去痛止,可跳躍如常,故名。

功能:祛風濕,利腰腿。

主治:下肢風濕痹痛、癱瘓、腰胯痛。

手法:環跳二穴(熱,脈洪,提刮十次,按攝戰瀉十次,升陽、氣下五七次,不灸。寒,脈微,搓補數次,按三次,撚三次,升陽、氣上三次,七壯)。

瓊真人歌訣:環跳在髀樞,側臥不足舒,上足屈求得,能治毒狗冷,痹並濕痹麻,身體似神誅,腰腿連痛,難伸轉呼吸,但能針與灸,此穴勿疏虞。

10、陽陵泉

《疾病歌》“陽陵居膝下,外腑壹寸中,膝腫並麻木,冷痹及偏風,舉足不能起,坐床似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屬性,釋名:陽陵泉屬足少陽膽經,為本經“合”穴,外側為“陽”“陵”指高處,“泉”凹陷,穴在下肢外側腓骨小頭前凹處,故名。

功能:清肝利膽,舒筋活絡。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腫痛、麻木、腳氣、膽腑病、口苦、嘔吐、黃疸、破傷風。

手法:

陽陵泉二穴(熱,脈洪,提刮五次,瀉三五次,提二次,搜刮三五次,升陽、氣下。寒,脈微,補三次,按三次,搓三次,撚三次,升陽、氣上三次,三壯)。

瓊真人歌訣:陽陵居膝下,壹寸外踝中,膝頭難屈曲,起坐似寒翁,舉身飛不起,冷痹及偏風,試把針微刺,方知有異功,膽肝為表裏,流註最相攻。

11、通裏

《疾病歌》:“通裏腕側後,去宛壹寸中,欲言聲不出,懊?鴔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腮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暗面無容,毫針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屬性釋名:通裏屬手少陰心經,為本經“絡”穴,經過為通,鄰裏為裏,是穴為手少陽絡脈由此別處,與手太陽經聯絡,經氣由此通達表裏二經,故名。

功能:養血安神、熄風開音。

主治:暴暗、舌強不語、心悸怔忡、頭暈、目眩、咽喉腫痛、腕臂痛。

手法:

通裏二穴(熱,脈洪,提瀉五次,搓搜攝五七次,循提、升陽、氣下,不灸。寒,脈微,補七次,按刮七次,升陽、氣上三次,又循按氣三次,三壯)。

瓊真人歌訣:通裏在腕後,量度壹寸中,頻伸仍縮欠,煩惱又心沖,肘背連 痛,頭腮兩頰紅,實即四肢腫,喉閉氣難通,虛則不能語,口苦嘔無縱,針入看深淺,神功實不同,神觀司此穴。

12、列缺

《疾病歌》:“列缺腕側上,次指手交叉,善療偏頭患,遍身風痹麻,痰涎頻壅上。口噤不開牙,若能明補瀉,應手去如拿。”

屬性,釋名:列缺屬手太陽肺經,為本經“絡”穴,該穴位於橈骨莖突的缺列外,手太陰脈從這裏別走手陽明脈,故名。

功能:宣肺疏風,通調任脈,四總穴之壹。

主治:偏頭痛、正頭痛、頸項強痛、口眼?、腕腿無力。

手法:

列缺二穴(熱,脈洪,提七次,搜攝循提、氣下、升陽三五次,不灸。寒,脈微,按三次,搓三次,撚三次,刮、升陽、氣上三次,三壯)。

瓊真人歌訣:列缺腕側上,頭指手交叉,舉療偏風患,半身時木麻,肘腕全無力,口噤不開牙,咳嗽掌中熱,寒瘧嘔增加,喜笑縱唇口,健忘不絕些,針入看深淺,妙手有人誇,三呼留得住,五吸瀉為佳。天星十壹穴,活法妙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