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就不是盛唐之氣,更不是開元天寶之氣。
600首唐詩,把唐朝的氣息體現的淋漓盡致。妳沒看錯,不是300,是600。這是金聖嘆的評論選,都是七言律令,在同樣的尺度下衡量唐代的詩風。在這本書裏,老杜沒有被選中。
兩個原因。第壹,老杜個子太高,不能和其他詩人並列。第二,老杜的詩不能簡單地看成唐詩。
杜甫同時代的詩人,妳可以把他們寫的詩叫做開元天寶時期的詩。但杜甫的詩只能說成唐詩,不能說成唐詩。因為他是唐詩裏的異類。在唐朝,他的氣味和其他人很不壹樣。
自唐代以來,出現了三個層次的民族詩歌:唐詩、宋詩和清詩。
這麽說吧,在唐詩陣營裏,只有壹個人是杜甫,那就是杜甫本人。在宋詩陣營中,全國近壹半是杜甫,另壹半受杜甫影響,超過了開元天寶年間包括李白在內的其他所有詩人的總和。在清詩的陣營裏,十個有七八個是杜甫的人。
杜甫的詩沒有詩意。他有能力把生死的體驗不打折扣地傾註到自己的詩歌裏。看起來他不講精細和粗糙,但是把現場的情緒傳遞到他的筆下卻沒有任何損失。論信噪比,老杜完爆唐朝所有人。
但如果妳真的覺得老杜粗糙邋遢,那妳就大錯特錯了。作為壹個天才,老杜在背後下了很大功夫,說“何必學陰呢?”以及“詩在黃昏漸細。”杜甫中年以後,經過顛沛流離,他的詩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惟與鬼神同唱”的經歷,在其他唐詩集中很少見到,但在杜甫的詩中卻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