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ě hóng sè]?
赭字屬於者字族。在者字族裏,者字都是聲符兼義符。者字族漢字都與“家”、“室”之義有關。赭的本義是“生產赤色顏料的專業戶”。
赭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者。《說文》赤土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_赭堊。《註》赭,今之赤土也。
又《博雅》赤也。《詩·邶風》赫如渥赭。《疏》赫然而赤,如厚漬之丹赭。《史記·秦始皇紀》伐湘山樹赭其山。《前漢·禮樂誌》沾汗赤沫流赭。
又赭衣,罪人服。《前漢·?法誌》赭衣塞路。《荀子·正論篇》殺赭衣而不準。《註》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
說文解字:
(赭)赤土也。邶風赫如渥赭、_秦風之顏如渥丹。故箋訓赭為丹。古秦風、毛亦作渥赭。是以韓詩作_。_與赭音義皆同也。管子地數篇雲。上有赭者下有鐵。是赭之本義為赤土也。引申為凡赤。從赤。者聲。之也切。古音在五部。
組詞:赭石?龕赭?野赭?赭面
1、赭石,zhě shí ,礦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通常呈暗棕色,也有土黃色或紅色的,主要用作顏料。
2、龕赭,kān zhě,龕山與赭山的並稱。在浙江省蕭山市東北。古時兩山夾江對峙。現均處錢塘江南岸。
3、野赭是壹個漢語詞語,讀音是yě zhě ,是指原野如赭,草木俱無。
4、赭面,zhě miàn,漢語詞語,釋義為以赤色塗臉。赤紅色的臉膛。因憤怒而臉漲得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