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魯班尺長46.08厘米
現代兩種魯班尺長度分別為42.9厘米和50.4厘米
古人建房非常重視尺寸,建築設計師常用壓白尺決定房屋整體的空間尺度,如高度、進深、面寬等,木匠則用魯班尺來丈量裁定門口的尺寸。相對而言,現代人在進行建築設計和室內裝飾時,對房屋整體尺度和門口尺寸的確定就隨意得多,很少有人根據壓白尺和魯班尺的吉利尺寸來建房和進行室內布局擺設。
魯班尺又稱“門光尺”
魯班尺是我國古代民間廣為流行的建築工具。壹般用於量度和確定住宅門戶和家具的尺寸。在《魯班經》和《魯班營造正式》中稱為“魯班真尺”和“魯班周尺”。在古代,人們認為按魯班尺吉利尺寸確定的門戶,將會光耀門庭,給家庭帶來吉祥好運,所以又將魯班尺稱為“門光尺”。因魯班尺壹尺均分為八寸,寸上都寫有表示各種含義的用語,民間又稱魯班尺為“八字尺”、“門尺”、“門公尺”等。
古代堪輿學非常重視魯班尺的運用。堪輿學著作《陽宅十書》稱:“海內相傳門尺數種,屢經驗試,惟此尺(魯班尺)為真。長短協度,吉兇無差。蓋昔公輸子班造,極木作之聖研,窮造化之微,故創是尺,後人名為魯班尺。非止量門可用,壹切床房器物,俱當用此。”
故宮安門以魯班尺為準
魯班尺有多長?古人使用的魯班尺和時下流行的魯班尺有何區別?古籍記載,“魯班尺乃有曲尺壹尺四寸四分,其尺間有八寸,壹寸準曲尺壹寸八分。”“曲尺”即古代木工匠師用木工尺,其長度與歷代朝廷工部頒布的營造尺相同。因明清時期的營造尺長32厘米,故魯班尺的長度為46.08厘米,魯班尺每寸為5.76厘米。古代流傳下來的魯班尺並不多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壹把魯班尺,長46厘米,與古籍記載的魯班尺長度非常接近。
目前國內流行的魯班尺主要有兩種,壹種是42.9厘米,另壹種是50.4厘米,這兩種魯班尺和古代的魯班尺長度都不壹樣,可以說,這兩種魯班尺都是不準確的。
魯班尺的八個字為“財、病、離、義、官、劫、害、吉”,有的尺中“吉”字寫作“本”字。壹般來說,古人認為八字中財、義、官、吉所在的尺寸為吉利,另外四字所在的尺寸表示不吉利。但在實際應用中,魯班尺的八個字各有所宜,如義字門可安在大門上,但古人認為不宜安在廊門上;官字門適宜安在官府衙門,卻不宜安於壹般百姓家的大門;病字門不宜安在大門上,但安於廁所門反而“逢兇化吉”。《魯班經》認為,壹般百姓家安“財門”和“吉門”最好。
單扇門宜開“二尺八寸”
魯班尺在古代不僅是民間建築安門的標準,也是皇家建築安門的標準。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就開列出124種按魯班尺裁定的門口尺寸,其中有添財門31個,義順門31個,官祿門33個,福德門29個。
在《魯班經》和《事林廣記》等古籍中,列出了壹些門戶的吉利尺寸。《魯班經》認為,小單扇門宜開二尺壹寸,即67.2厘米為義門;單扇門宜開二尺八寸,即89.6厘米,為吉門;小雙扇門宜開四尺三寸壹分,即137.92厘米為吉門;雙扇門宜四尺三寸八分,即140.16厘米,為財門;大雙扇門宜開五尺六寸六分,即181.12厘米,為吉門。
吉利尺寸應用廣泛
《事林廣記》認為,壹寸(3.2厘米)為魯班尺中的“財”;六寸(19.2厘米)為“義”;壹尺六寸(51.2厘米)為“財”;二尺壹寸(67.2厘米)為“義”;二尺八寸(89.6厘米)為“吉”;三尺六寸(115.2厘米)為“義”;五尺六寸(179.2厘米)為“吉”;七尺壹寸(227.2厘米)為“吉”;七尺八寸(249.6厘米)為“義”;八尺八寸(281.6厘米)為“吉”;壹丈壹寸(323.2厘米)為“財”,這些都是吉利的尺寸,可應用在室內布局各個方面。
當然,魯班尺只是古代房屋門戶家具的尺度標準,對於現代住宅來說,魯班尺的尺寸只可以作為壹種參考。門戶和家具的尺寸歸根結底是由人的活動需要和住宅的實際情況決定的,只要大小適中,方便實用就可以,沒有必要墨守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