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可以提供些納西族民歌和歌詞,謝謝!
麗江納西古樂是人類***同的珍貴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音樂活化石,在中國乃至世界音樂研究領域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不僅在中國和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而且還將在今後的民族文化發展中繼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居住在中國西南,雲南省西北部“三江並流”地帶的麗江納西族,是壹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能歌善舞、最富音樂天賦的民族。由於麗江地處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漢藏文化的交融區,又是高原畜牧民族與河谷壩區農業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多元文化在這裏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匯點,音樂的活化石———納西古樂便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藝術結晶。納西古樂植根於納西族的社會生產生活中,婚喪嫁娶、起房壽辰、休閑娛樂都離不開它,在納西文化構建中占有重要地位。納西古樂之淵源能歌善舞的納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這裏,如納西古樂《熱美蹉》,便是產生於氏族社會時期的原始音樂舞蹈。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納西先民就把《白狼歌》獻給漢王朝,這是集詩歌舞為壹體的樂章,是有記載的納西音樂與中原文化的第壹次交流。唐代《雲南誌》載:納西人“俗好飲酒歌舞”。元代李京《雲南誌略》:“末些(納西)……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極嚴潔,男女動百數,各執其手,因歌舞以為樂。”宋末元初,納西族為反映氏族戰爭、向往和平而創作了大型古代樂曲《白沙細樂》。在納西族古老的東巴經古籍中,就有大量的祭祀性音樂和習俗性音樂。東巴經中用象形文字記錄了數十種古典舞蹈的舞譜“磋姆”,不僅是國內少數民族古文字中迄今罕見的舞蹈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記錄的舞譜。明代繪制的麗江白沙壁畫,塑造有優美動人的樂舞形象。明洪武十五年(1382),麗江土酋阿甲阿得歸附明朝,朱元璋賜姓木,並為世襲土司,當時明朝實行邊疆屯田制,有大批漢族移民入滇,這些移民就把中原文化、技藝傳播給邊民。其中,音樂的傳入有道教等宗教音樂與民間音樂。中原音樂被酷愛音樂的納西人所接受,被廣為傳承,同時把納西族獨特的樂器蘇古篤、波泊以及冷資篳篥(直笛)增加到樂隊中,並溶進了納西族的審美情趣和音樂素材。地埋環境是壹個民族文化形成某種類型的前提性因素,壹定程度上又影響到民族文化的發展趨向。漢代開辟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與之交叉的茶馬古道都經過麗江,促進了納西族與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融。素有“音樂活化石”之稱的“納西古樂”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下,不斷得到充實豐富。在歷史長河中,納西族先民不但創造了反映本民族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生活、宗教、習俗等的音樂文化,還奇跡般地引進、學習,並完好地保存著部分內地早已失傳了的漢族古典音樂。東巴音樂、《白沙細樂》、麗江洞經音樂已經引起當今世界熱切關註並被國際公認為中國納西人“麗江三寶”。“納西古樂”是納西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對各種優秀文化兼收並蓄的多元化相融匯的藝術結晶。納西古樂之內涵“納西古樂”是納西族在長期勞動和實踐中創造和吸收外來音樂,充實豐富逐步形成並傳承至今的民間音樂。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熱美蹉》、東巴音樂、《白沙細樂》、納西化了的麗江洞經音樂和具有代表性的納西民間歌舞《餵默達》、《谷氣》、《納西小調》等其它民間音樂組成。《熱美蹉》。它是產生於氏族社會時期的原始舞蹈音樂,廣泛流行於納西族民間的喪葬歌舞,並被載錄於納西族東巴經中,此種唱跳只能用於長輩過世後的喪葬儀式中。“熱美蹉”是“驅魔”的歌舞,音樂素材直接來源於自然界音樂和舞蹈相結合,無樂器伴奏,無音階、無音列法則,是模仿獸步的舞蹈,多聲部之間形成富有原始藝術美感的不協和音程,是人類原始音樂的活標本,至今還存在於麗江大東、鳴音、寶山壹帶山區納西族喪葬禮儀之中。《熱美蹉》這樣的音樂任何樂譜都無法記錄,只有靠世代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東巴音樂。它是納西古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著民間古老而質樸的大量樂章。這些樂章長期在納西族東巴當中以口傳心授的形式進行傳承,保存在納西族東巴經古籍中。納西族民間又俗稱“東巴調”或“東巴唱腔”。它是產生並且迄今仍然保留、傳承於納西族古老的東巴教法事儀式和道場儀式之中的音樂。東巴音樂包含有唱腔音樂、器樂音樂以及舞蹈音樂3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是納西族保留傳承至今的古代音樂文化,在國內外音樂界均享有壹定的聲譽。隨著東巴祭司的不斷逝世,由其所掌握並擁有的唱腔也將面臨逐步消失的危險。《白沙細樂》。納西族民間俗稱“別時細哩”,它是迄今仍然保留並傳承於納西族民間的大型喪葬歌舞、器樂組曲。《白沙細樂》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樂曲牌三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它古樸典雅,有相當高深的藝術造詣,在中國音樂歷史上壹直占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具有著較高的欣賞與收藏價值,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樂曲由《篤》、《壹封書》、《三思吉》、《阿麗麗格吉拍》、《美命唔》、《跺蹉》、《抗蹉》、《幕布》8個樂章有序組成。以部落戰爭的悲劇故事貫穿始終,是中國至少有700年歷史的有樂章、有故事、有哲理、有和聲的大型管弦樂套曲。麗江洞經音樂。它是明清以來漸次由漢族、白族地區傳入納西族地區,並至今仍然在納西族地區廣泛流傳的壹組民間器樂,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稱具有較久遠的歷史內涵,是近年來國內外具有較高影響的中國少數民族樂種之壹,是研究納西族音樂文化,尤其是研究明清以來納西族整體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內容。400多年來,經歷代納西族樂工的傳承、加工、演變,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納西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心態及納西族民間的風韻,使之成為融漢族傳統音樂的旋律及納西族音樂風格為壹體的特殊樂種,它是漢族、納西族音樂文化相互滲透、交融的結晶,可以說是納西化了的漢族傳統音樂,這便是麗江人民將其稱為“納西古樂”的重要原因。麗江洞經音樂中既保留有漢族江南絲竹的清麗韻味,又糅進了納西族民間樂曲粗獷、豪放的風格,形成十分獨特的格調,它實際上是壹種儒釋道合流的宗教性科儀音樂,也稱為“雅集型儒家細樂”。麗江洞經音樂傳承方式有譜傳,納西族用中國傳統樂譜“工尺譜”記錄唐宋元詞曲音樂及道教科儀音樂。《餵默達》、《谷氣》等其它民間音樂。納西古樂還有納西先民在遊牧、農耕等各個時期產生的民間歌舞《餵默達》、《谷氣》、兒歌、小調、口弦調、打跳調等,這些民間音樂在納西社會中廣泛流傳,為大眾所喜愛,口傳心授,代代相傳,在逢年過節、婚喪壽祭等日常生活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動內容。《熱美蹉》、《餵默達》是最古老的原始音樂,《白沙細樂》是中國至少有700年歷史的有故事、有情節的大型管弦曲,麗江洞經音樂是中國音樂界專家認定的至今保存在麗江的中原古典音樂珍品,它們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音樂史上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地位。由於麗江地理環境的封閉性及納西族對外來優秀文化的崇敬和吸納,加之有我國古老的工尺譜作為傳承媒介,因而納西古樂雖經漫長歲月時盛時衰的流變,其音樂的原生形態卻變異甚微,堪稱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珍貴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