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出版業務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出版業務

建國以後,三聯書店壹度和人民出版社合並,主要出版哲學、經濟、歷史著作和翻譯讀物以及內部參考書。在出版家範用的帶領下,壹批膾炙人口的書籍出版,他策劃出版的巴金的《隨想錄》,楊絳的《幹校六記》等,在當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1981年出版的《傅雷家書》反復重印,印數已超過百萬。

1986年,三聯書店恢復獨立建制,沈昌文成為總經理。在他接掌三聯書店以後,三聯書店的經濟狀況得到了改善,壹部《情愛論》印了120萬冊。後來出版的《金庸全集》、《蔡誌忠古籍經典漫畫》等港臺版書籍更是讓三聯走上了壹條更為多元的道路,改變了被主流文化不恥的武俠小說、漫畫等書籍的狀況,使這些說逐漸流行起來。金庸作品被大量出版,三聯版的《金庸全集》也成了讀者希望收藏的最佳版本。三聯書店業出版了諸如《陳寅恪的最後20年》《黃仁宇作品系列》等大量優秀的人文書籍。  董秀玉是沈昌文之後的三聯的出版人。在她的主持下,《陳寅恪文集》《錢鐘書集》和楊絳的《我們仨》等壹系列高水準的書籍得以出版。 三聯書店自成立之後,發展越來越多元化,但最初三店***同辦雜誌的傳統仍然延續著,1979年創辦《讀書》雜誌,《讀書》壹直是中國知識分子十分鐘愛的壹本雜誌之壹,始終擁有壹批忠實的讀者,是同類刊物中當之無愧的帶頭刊物。此外三聯還出版了不少有影響力的雜誌。

1995年出版的《三聯生活周刊》,定位在做新時代發展進程中的忠實記錄者,有中國的《時代周刊》之稱。1993年創刊的《愛樂》,為國內頗負盛名的唯壹壹本古典音樂評論雜誌,擁有高素質的音樂評論撰稿人,深受古典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創刊於2002年的《競爭力》月刊,是中國加入WTO之後創立的第壹份財經期刊,以獨家調查、深度分析、客觀評述為辦刊宗旨,創刊之初已頗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