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首都雅典稱為茉莉花城。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巴拉圭、突尼斯和泰國等把茉莉和同宗姐妹毛茉莉、大花茉莉等列為國花。美國的南卡羅來納州把茉莉定為州花。
茉莉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用來熏制花茶,泡湯明凈、滋味醇厚,飲之香入肺腑,飲後余味無窮,為馳譽中外的茶中珍品,被譽為“花茶之冠”是我國十大名茶之壹。另外,從茉莉中提取的茉莉花浸膏,更是身價百倍,是制作高級香料和美容化妝品的名貴原料,在國際市場上,壹公斤茉莉花油的價格差不多等於同重量的黃金。
茉莉花的花、根、葉等皆能入藥,具有珍貴的醫療價值。茉莉花有壹定毒性,壹般不作內服,茉莉花及花露系辛熱之品,亦不宜久服。
茉莉花的花期較長,從夏季至深秋,茉莉能天天孕蕾,夜夜開花,連綿不絕。其花大致可分三期:小滿至夏至,因時值梅雨季節,故稱“梅花”;小暑至處暑期的稱為“伏花”;白露至秋分名為“秋花”。其中伏花占全年產量之大半,尤為芳香,香濃質佳,居三者之魁。所以越是驕陽似火的伏天的夜晚,茉莉的花香越為濃烈持久。
我國茉莉最早栽植在雲南壹帶,以後向廣東、福建擴大,成為我國茉莉的發源地。至今,茉莉已普及全國,廣東、福建、蘇州、杭州、南京等地成為主產區。近年來,山東、北京、天津、西安等地也積極發展盆栽茉莉生產。目前,我國茉莉栽培面積占世界栽培總面積的65%,鮮花年產量居世界首位。
茉莉原產印度、伊朗、阿拉伯諸國,中心產區在波斯灣附近,茉莉早在漢代由西亞傳入我國。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暑熱,稍耐陰,怕幹旱,不耐濕澇和堿土,以肥沃的酸性砂壤土為最好,冬季溫度不低於5℃,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均可露地栽植,北方地區只能盆栽,冬季進入室內養護。
盆栽PH值在6.0-6.5之間為宜,對溫度比較敏感,能適應高溫,不耐低溫,抗寒力差,氣溫0℃時,輕則葉片和枝梢細嫩部分枯萎,重則枝條大部分枯萎死亡。生長適溫為25-35℃,在10℃以下生長極其緩慢,甚至停止生長。19℃左右即可萌芽,在25℃以上才孕蕾開花,30-35℃時花蕾形成發育較好,而32-37℃是花蕾成熟開放的最適溫度,超過37℃花雖然能開放,但常會發生悶黃現象,香氣差。喜光,盆栽花要有足夠的陽光,在直射光的條件下,最適宜生長,如光照不足或蔭蔽,葉片會變大而薄,葉色淡綠,生長發育不良,光照越強,根系越發達,植株生長越健壯,抗性越強。生長旺季,枝葉繁茂,蒸騰量大,要充分澆水,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75-85%,缺水影響生長和萌芽,花開不出,花形小,但水分過多時,也會導致根系腐爛和悶死現象,夏季不要在中午澆水,冬季控制澆水,以中午澆為宜。茉莉喜肥耐肥,生長期中需肥較大,每周施肥壹次,缺少肥料植株花小葉黃,不利於健康。
茉莉枝條萌發力強,換盆後,需經常摘心整形,盛花期後,需重剪更新,以利萌發枝條,開花大而旺盛。花諺道:“茉莉不修剪,枝弱花小很明顯”。茉莉花後,需及時修剪短截,去除殘花枝,促使萌發新枝。“修枝要狠,開花才穩”。常用扡插和壓條繁殖,扡插於4-10月均可進行,以夏季生根最快,剪成熟的壹年生枝條,10厘米長,去除下部葉片,每枝留1-2對芽,斜插於砂床,保持適當濕度,60天生根,成活率可達90%以上。壓條應選取較長的枝條,於15厘米處,最好在節下部位輕輕刻傷,埋入盛砂泥的盆內,經常保持濕度,2-3周後生根,2個月後即可分離另植,當年可開花。還可用分株法繁殖。常發生葉枯病、枯枝病和白絹病,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施,蟲害有卷葉蛾、紅蜘蛛、介殼蟲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噴施。
養好茉莉的要點是:
光照要強,
溫度要高,
澆水宜多,
施肥宜勤,
修剪宜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