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我們普通人怎麽用肉眼來判定古錢幣的價值所在?

我們普通人怎麽用肉眼來判定古錢幣的價值所在?

由於現在古錢幣現世的越來越多,我們普通人手裏有這個錢幣,我們要怎麽去判定古幣的價值所在。

怎樣價值鑒定:

壹看歷史價值珍稀

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必須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壹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壹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由於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大多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二看現存數量

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

三看文化價值

壹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

四看品相約3米,盛幣陶罐已被挖掘機抓壞,從陶器殘片分析,應為兩個大陶罐和壹個小陶罐。大量古錢幣與泥土混合在壹起。古錢幣應是成串堆放在陶罐內的。當地文保所對這些古錢幣進行簡單清理後發現古錢幣的面文全部是“開元通寶”。形制規範,制作精美,字跡清楚,文字秀美,直徑大部分為24厘米,除面文外,面無記號,背面部分有月紋。既有唐早期的也有唐中期的。完整錢幣約17000枚,重約71公斤。據推測,這些錢幣應為戰時主人在緊急情況下藏匿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開元通寶錢始鑄於唐高祖武德四年。開元通寶錢的鑄行在中國貨幣發展史上標誌著五銖錢的結束和通寶錢制開始。通寶錢的獨特之處不在於形制,而在於錢名,也即錢文。錢文內容由“開元”與“通寶”兩部分構成,前者昭示開始新紀元,後者表示通行寶貨。自此以後,方孔圓錢不再以重量為名稱,而改稱某某(多為鑄幣年號或國號)通寶、元寶、重寶等。這種錢文結構模式成為歷來各代方孔圓錢的標準,前後流通1300余年,直至民國初期才逐漸消失。 開元通寶錢的鑄行,對我國的衡法產生了重大影響。開元錢每十文重壹兩,每文銅幣稱為壹個錢。我國以十進位的壹兩十錢制自此開始,原來實行的銖、?等計量單位停止使用。在錢文書體方面,開元通寶錢也有革新。我國古代鑄幣文字書體,先秦為篆,秦至隋多為小篆,而自開元錢始則以隸、楷為主。[4]乾封泉寶隸書小平唐代:高宗乾封元年鑄,以壹當開元通寶錢十。錢體略大於開元錢,徑25厘米,重33----35克,因鑄期短,傳世少,出土多在陜西境內。常見多為贗品。4價格參考編輯鑒於乾封泉寶發行的特殊背景,故歷來得到藏家的珍視,在民國時期即可售大洋壹元,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泉學又興,著名錢幣學家華光普、孫仲匯等將該泉定為稀有品種,其時市場參考價僅rmb200元左右。而今,隨著錢幣研究的廣泛深入,對歷史人文的日益關註和在錢幣愛好者的大力推捧下,日前交流價已經飆升至3000元左右,但藏市還是有價無貨,藏友偶有所獲也是深藏不讓,隨著時光推移,該幣價格有望得到進壹步的攀升。乾封泉寶行書折十光背7000元乾封泉寶隸書

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銹蝕嚴重、看相較差者,盡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註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鑒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壹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制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古幣鑒定:看銅質觀銹色看鑄市銘文聽聲音聞氣味觀版別

征集範圍:中國書畫:歷代名人字畫精品,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書法,篆刻等。中國陶瓷:歷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窯為主,宋瓷為佳;彩瓷,素瓷,青花瓷等均可。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現代玉器,翡翠,羊脂玉,白玉,青玉,曹玉等各式雕件,籽料等;珠寶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綠寶石,紅鉆,藍鉆,綠鉆等。雜項精品:歷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田曹、瓷板畫、雞血石、牙雕、硯臺古籍善本、金銀器等各種雜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