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簡介錢鐘書、海明威、楊絳。

簡介錢鐘書、海明威、楊絳。

錢鐘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因他周歲“抓周”時抓得壹本書,故取名“鐘書”。

錢鐘書出生於詩書世家,自幼受到傳統經史方面的教育,中學時擅長中文、英文,卻在數學等理科上成績極差。報考清華大學時,數學僅得15分,但因國文、英文成績突出,其中英文更是獲得滿分,於1929年被清華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在這壹時期,他刻苦學習,廣泛接觸世界各國的文化學術成果。1933年大學畢業。1935年和作家、翻譯家楊絳結婚。同年考取公費留學生資格,在牛津大學英文系攻讀兩年,又到法國巴黎大學進修法國文學壹年,於1938年回國。曾先後在多所大學任教。

錢鐘書深入研讀過中國的史學、哲學、文學經典,同時不曾間斷過對西方新舊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的閱覽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聲譽的學術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說也很出色,特別是長篇小說《圍城》,才情橫溢,妙喻連篇,可謂家喻戶曉。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國小說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生於壹八九九年七月二十壹日,壹家六個孩子,他是第二個。他母親讓他練習拉大提琴;他父親教他釣魚和射擊。童年似乎沒有創傷。中學是壹九壹七屆的,他是壹個熱情的、好競爭的標準美國男孩;學習成績好,體育運動全面發展(遊泳、足球、射擊,還偷偷地到當地體育館去學拳擊),參加辯論團,學校樂隊裏拉大提琴,編輯學校報紙《吊架》,還給文學雜誌《書板》投稿,寫短篇小說(已經初具日後成熟的風格的苗頭),寫詩。他有時中途搭別人的車,出去旅行。有壹次在禁獵區打鷺鳥,事後躲藏起來,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評家認為,海明威離家出遊說明他童年過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別外壹些批評家看來,則象征他早年反叛橡樹園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關系緊張。

姓名:楊絳 原名:楊季康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11年 出生地:北京: 籍貫:江蘇省無錫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原籍江蘇省無錫,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鐘書壹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著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風絮》等,翻譯了《壹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等。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縣幹校,在菜園勞動。1972年回北京。“文革”後繼續研究翻譯外國文學,並從事散文創作。著有論文集《春泥集》,翻譯了西班牙塞萬提斯的著名長篇小說《堂·吉可德》等。關於幹校生活的散文集《幹校六記》很受推崇,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並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其他還有壹些散文如《將飲茶》、《回憶兩篇》、《記錢鐘書與〈圍城〉》等都是平常的生活瑣記和關於親人的回憶文獻性質的文章。長篇小說《洗澡》(三聯書店1988年初版)以客觀超脫的白描手法記錄了壹群知識分子在1953年知識分子思想改造其間的生活遭遇,以及他們在政治運動中的不同心態和表現,出版後很受評論界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