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以前孔子叡聖明哲,天生卓爾不群,高於儕輩,確定經典學術,刪定《詩經》、《尚書》,使《禮》《樂》雅正,制作《春秋》,使後世治國者有所依循。孔子門人三千,個個通曉老師論述六經的微言大義。孔子死後,大義離亂而微言斷絕不傳。當時,君主昏庸,朝政紊亂,而忠貞之言不被采納,憤懣之情充斥胸間,時或噴薄而出,於是又作《九歌》及其以下25篇。楚國人民為屈原的高風亮節、瑰麗文采所折服,因而將其作品輾轉傳播。
原文:
昔者孔子叡聖明哲,天生不群,定經術,刪《詩》《書》,正《禮》《樂》,制作《春秋》,以為後王法。門人三千,罔不昭達。而屈原履忠被譖,憂悲愁思,獨依詩人之義,而作《離騷》,上以諷諫,下以自慰。遭時闇亂,不見省納,不勝憤懣,遂復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義,瑋其文采,以相教傳。
此文出自東漢·王逸《楚辭章句序》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
《楚辭章句序》是《楚辭》註本。東漢文學家王逸註。《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原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壹卷,改編為十七卷。書中對《楚辭》各篇作了文字註解,記述了各篇的創作由來和作者經歷。是《楚辭》最早的完整註本。他評價《離騷》“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
《楚辭章句》的每篇前都有序文,另外在《離騷》、《天問》之末還各有壹序。這些序文的內容是說明各篇的作者和寫作時間,並闡釋題意和作者的創作意圖。這些序文集中體現了王逸對《楚辭》的理論認識。王逸用漢代儒家經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楚辭,將屈原獨特的人格精神和詩歌藝術都儒學化了。
“楚辭”這壹句詞不知起於何時。《史記》在張湯的傳中已經提到它,可能至晚也是漢初就有的。至漢成帝時,劉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從此以後,“楚辭”就成為壹部總集的名稱。
漢代壹般稱“楚辭”為賦,這是不十分恰當的。“楚辭”和漢賦,體裁截然不同,前者是詩歌,後者是押韻的散文,它們的句法形式、結構組織、押韻規律都是兩種不同的範疇。再從音樂的關系上看,雖然都是不歌而誦,但漢賦同音樂的距離比“楚辭”更遠些。
所以司馬遷說:“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史記·屈原列傳》)可見辭與賦本來是有區別的。由於漢賦是直接受“楚辭”的影響發展起來的文體,在習慣上漢代人多以辭賦並稱,把屈、宋之辭與牧乘、司馬相如的賦等同起來。於是辭與賦的概念混淆了,從此以後,屈原的作品甚至全部楚辭都稱之為賦了。
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文體,不應混為壹談。至於後人以《離騷》代表《楚辭》而稱之為“騷”,如《文心雕龍》有《辨騷》篇,《文選》有“騷”類等。這和後人稱《詩經》為“風”壹樣,雖然名實不符,都是有意把楚辭和漢賦兩種文體區別開來。
作者簡介:
王逸(生卒年不詳),字叔師,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陽宜城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所作《楚辭章句》,是《楚辭》中最早的完整註本,頗為後世楚辭學者所重。又作有賦、誄、書、論等21篇,及《漢詩》123篇,今多散佚,僅存《九思》,為哀悼屈原而作。明人輯有《王叔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