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戲劇的產生發展較為復雜。根據現狀推測,是以中國元雜劇為基礎,吸收了壹些越南流行的歌曲後形成的,是傳統的古代戲,兼用韻文和散文,分折演出。唱詞和說白全用越漢音。唱腔纏綿悱惻,舞蹈性較強,所演多為忠臣孝子等故事。據越南黎朝史學家吳士連(1422~1497)的《大越史記全書》記載,□劇在13世紀由中國元朝隨軍藝人李元吉傳入越南,並在宮中教授宮人扮演,即名之為□劇。以其內容多宣揚忠孝節義,逐漸取代了嘲劇在宮廷中的地位,形成在宮廷及整個上層社會中的獨占局面。武王阮福括(1739~1765)在富春專為演出□劇建造壹座“同樂軒”。明命(1820~1840)時,阮朝的中央機構中還設有越常署,專門管理□劇的編導和演出等事宜。嗣德(1848~1883)時除把管理機構改為清平署由禮部直接管轄外,還把全國最優秀的300名伶人招入宮中演戲作樂。
嘲劇
嘲劇《觀音氏敬》
嘲劇的產生和早期流傳情況,在越南古籍中未見記載。據越南戲劇研究者們推測,可能於李陳朝(11~13世紀)時期即已流行民間,陳朝後期傳入宮中,成為宮廷娛樂項目之壹。到了黎朝,它在宮中的地位下降。但因它的劇目內容反映現實、音樂明快輕松、唱腔接近民歌,所以在人民群眾中有很強的吸引力。到20世紀初,西方文藝思潮傳入越南,在城市裏嘲劇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歡迎,20世紀初河內的嘲劇院全部被迫關閉。
1952年越南勞動黨中央提出了挖掘民族藝術遺產的方針,嘲劇的情況得到改善。編導者們創作出許多新劇本,為抗戰和土改服務。在第三聯區(中部),還把中國電影腳本《白毛女》、《王貴與李香香》等改編成嘲劇。1954年和平恢復後,嘲劇獲得顯著的發展,成立了嘲劇研究會,民族歌劇學院也設立了嘲劇系。
嘲劇中總有醜角的滑稽表演,富有諷刺特色。它還比較註重情節發展,劇情曲折豐富。
改良劇
改良劇是法國占領越南以後產生的劇種。發源地在南圻永隆省。原是壹種由壹人說唱並配合壹些簡單表演的曲藝形式。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法殖民者出於搜刮民財的需要,組織壹些改良劇劇團進行巡回演出。這些劇團用古樂伴奏,演出效果好。於是,壹些劇作家把壹些名著改編成劇本,並按劇情需要,將原由壹人說唱的形式改為由多人扮演的多出本戲,演出很成功,從此便逐漸推廣。改良劇的鼎盛時期僅只10年(1920~1930)左右,在此期間,越南幾乎舉國爭演。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改良劇開始走向衰落。
1951年文藝界貫徹越南勞動黨中央的文藝方針,改良戲推陳出新,使其題材和現代革命內容日趨接近,有些劇本深受歡迎,如《紅土上的姑娘》、《壹位南方的女演員》等,改良劇從此得到了復蘇,並逐步發展。
話劇
話劇是從西方傳入的。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壹些進步學生和公務人員把《壹杯毒藥》、《安南法國大人》等劇搬上了話劇舞臺,為越南話劇奠定了基礎。
1931年後,革命處於低潮,越南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陷入仿徨之中。這種思想在話劇舞臺上得到反映,出現了表現個人哀傷、悵惘感情的劇目,如《烏江上的笛聲》、《荊軻》等,故事雖仍取材於中國,情調卻反映了越南當時的現實。
1936年後,話劇舞臺演出了許多反映現實的劇目,如《沒有回聲》、《金錢》等。後殖民者對越南文化加緊控制,1940年日本軍國主義踏上越南國土,話劇受到摧殘。八月革命成功後,話劇不斷向前發展,其內容及時而尖銳地反映了社會的現實生活。60、70年代,反映抗美救國鬥爭、北方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劇目競相出現,如《郡長》、《壹條人命》、《放冷槍的姑娘》、《後方之火》、 《前線在召喚》、《壹雙眼睛》、 《來自長山》、《妳的愛》、《祖國》等等,其中《哪兒有敵人咱沖向哪兒》曾獲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