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雖然是個沒什麽權力的傀儡皇帝,也沒有受到什麽學校的教育,據說只有中學文化水平,那麽,溥儀為什麽能用英語翻譯古籍?
首先就是當時的清政府從英國為他請來了壹位“中國通”的洋人老師——莊士敦,他負責溥儀英文、數學、世界史、地理的教育。所以,溥儀的英語水平是很高的,畢竟,這個莊老師還是很優秀的,要求也是蠻嚴格的,所以,這個時候,溥儀能夠學到很多知識,尤其是西方的知識,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次就是溥儀自己願意且主動學習。莊士敦是壹個循循善誘的好老師,溥儀對於新奇的事物是很感興趣的,例如學習騎自行車,這個在當時是壹個很時尚的東西,作為帝王是最先接觸到的,我們那個時候哪知道這個物體的存在啊!溥儀就努力學習著,到了後來的東京審判上,溥儀作為證人出席,面對西方法官的英文問話,溥儀不需要翻譯也能對答如流。可見當時學習的有多麽認真。
溥儀,壹個時代的終結的體驗者,將自己的體驗寫成了壹本書,叫《我的前半生》,好像有壹個電視劇也是這個名字,靳東和袁泉等人主演的,好像是,要是錯誤的話,大家給我指正,我來修改!但是,就是這樣的壹個體驗者,對於生活也是沒有抱怨的,就這樣默默承受著時代帶來的變化,也是文化教育的結果吧!
妳要是溥儀的話,妳會怎麽做?妳會不會奮起反抗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