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腹瀉簡介

古籍中的腹瀉簡介

中醫·腹瀉腹瀉:1.經外奇穴名;2.泄瀉。經外奇穴名·腹瀉腹瀉為經外奇穴名。出《上海中醫藥雜誌》。位於腹部,臍下5分。計1穴。主治腹瀉。壹般直刺0.5~1.0寸。病癥名·腹瀉腹瀉即泄瀉。指糞便稀薄,排便次數增加的表現,是多種類似癥狀的統稱。泄瀉(diarrhea)為病名。見《三因極壹病證方論》卷十壹。簡稱泄(《黃帝內經》)或瀉,又稱下利(漢唐時期)。是指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前賢以大便溏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為瀉。泄瀉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為多見。現代醫學所稱的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腸結核、胃腸功能紊亂、腸易激綜合征、結腸過敏等消化系統病變所引起的腹瀉,多屬泄瀉範疇。泄瀉現常分為外感泄瀉、內傷泄瀉、久瀉等進行辨治,詳見泄瀉條。泄瀉的定義《中醫藥學名詞》(2004):泄瀉是指以腹瀉、便溏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中醫藥學名詞》(2010):泄瀉病是指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古人論述泄瀉在《黃帝內經》中稱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註泄”等。《難經》有五泄之分,漢唐時代稱為“下利”,宋代以後統稱“泄瀉”。亦有根據病因或病機而稱為“暑泄”、“大腸泄”者,名稱雖多,但都不離“泄瀉”二字。《丹臺玉案·泄瀉門》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締緩;瀉者,勢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則壹,故總名之曰泄瀉。”《奇效良方·泄瀉門》:“泄者,泄漏之義,時時溏泄,或作或愈;瀉者,壹時水去如註泄。”歷代醫書中,對本病的脈、因、證、治都有較詳細的記載。《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溫勝則濡泄。”《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指出:“寒邪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黃帝內經靈樞·師傳》篇說:“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

詳見百科詞條:腹瀉 [ 最後修訂於2018/8/16 10:45:05 ***33758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