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不是只有十則,只是這十則流傳最廣。其實人間詞話上卷有64則,下卷有50則。附錄還有壹些刪稿和補遺。
流傳最廣的已經有人列出來了,這裏再補十則詞話。
壹、評價李白
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後世唯範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己不逮矣。
譯註:李白的詩在氣象方面非常厲害,“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出自李白的《憶秦娥·簫聲咽》。只是八個字,就關上了別人在這方面登臨的門。後世的只有範仲淹宋的《漁家傲》和夏竦宋的《喜遷鶯》勉強可以與之媲美,但在氣象方面卻趕不上李白。
二、評價唐詩宋詞
嚴滄浪《詩話》謂:“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余謂:北宋以前之詞,亦復如是。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譯註:嚴羽宋所著的《滄浪詩話》中說道:“盛唐時期的詩人們寫詩,是為興趣而寫。寫得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以這些詩的奧妙之處,不能去強行拼湊。這種奧妙就像天空中的聲音,形貌的色彩,水中的倒影,鏡子中的影像,言語雖然說盡了但是意境還沒有說完。”
我王國維,清卻說:北宋以前的詞,也具有盛唐時期詩的特點。然而《滄浪詩話》中說的興趣,王士禎清所說的神韻,只不過是說出了這些詩詞奧妙的表面,不如我提出“境界”兩個字,可以用來探究詩詞奧妙的根本。
三、評價溫庭筠、韋莊、李煜
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譯註:溫庭筠唐的詞,在句子上是優秀的。韋莊唐的詞,在骨子上是優秀的。李煜南唐的詞,在神韻上是優秀的。
四、評價詞的發展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
譯註:詞這壹形式發展到李煜南唐這裏,寫作的內容形式開始變多,感慨抒發的情感也開始變得有深度,開始從專為伶人樂工書寫的詞變成了士大夫抒發情感的詞。周濟清把他的詞列在溫庭筠和韋莊的下面,真是顛倒了黑白。“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相見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金荃》溫庭筠,唐《浣花》韋莊,唐,能有這樣的氣象?
五、評價詞人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
譯註:能作詞的人,都還沒有失去他天真的心。所以生在深宮裏頭,在女人的照顧寵愛中長大,使得李煜南唐作為壹國之君的劣勢;但對於壹個詞人而言,這又是他的優勢。
六、評價詩人
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譯註:客觀的詩人不可以不去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越豐富越變化,《水滸傳》施耐庵,明、《紅樓夢》曹雪芹,清的作者就是這樣的典範。主觀的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就是這樣的典範。
七、評價馮延巳
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房特大,開北宋壹代風氣。與中後二主詞皆在《花間》範圍之外,宜《花間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譯註:馮延巳南唐的詞雖然沒有失去五代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的風格,但是內容形式廣泛,開了北宋壹代的風氣。和李煜南唐的詞都在《花間》趙崇祚《花間集》,後蜀這本書的範圍之外,不應該在這本《花間集》中記錄他們的詩詞。
八、評價歐陽修
歐九《浣溪沙》詞:“綠楊樓外出秋千”,晁補之謂:只壹 “出”字,便後人所不能道。余謂此本於正中《上行杯》詞:“柳外秋千出畫墻”,但歐語尤工耳。
譯註:歐陽修唐的詞《浣溪沙》“綠楊樓外出秋千”,晁補之宋認為只用壹個“出”字,就達到了後人說不出的境界。我認為此句借鑒了馮延巳南唐《上行杯》的“柳外秋千出畫墻”,只是歐陽修的語句更精致罷了。
九、評價蘇軾
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才之不可強也如是!
譯註:蘇東坡蘇軾,宋的《水龍吟?詠楊花》中對楊花描寫,超過了章質夫章楶,宋的原唱。而章質夫的詞,本是原唱,相比之下卻像是對東坡詞的和韻。才華不可以強求就像這樣。詩詞唱和,和作需要步韻,需要呼應,受到較多限制。
十、評價詠物詞
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邦卿《雙雙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壹語道著,視古人“江邊壹樹垂垂發”等句何如耶?
譯註:詠物的詞,自然以蘇軾宋的《水龍吟》為最精致,史達祖宋的《雙雙燕》次之。姜夔宋的《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而沒有壹句話質實。比起古人的“江邊壹樹垂垂發”杜甫《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唐、“竹外壹枝斜更好”蘇軾《和秦太虛梅花》,宋,“疏影橫斜水清淺”林逋《山園小梅·其壹》,宋等句是否有些遜色呢?
擴展資料:
人間詞話基本資料:
《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壹部文學批評著作。《人間詞話》作於1908~1909年,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該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
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壹類作品之體例,格式,並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壹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裏,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壹。王國維以“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高度評價了李煜的詞,說它“神秀”,韋莊的詞被稱為“骨秀”,溫庭筠的詞稱作“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