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本來也許能夠解讀壹部分,可惜歐洲人做了兩件不可饒恕的壞事。
第壹件是,公元前四十七年,凱撤攻古埃及時、將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七十萬卷圖書付之壹炬,包括那部有名的《埃及史》;
第二件事更壞,四百多年之後,公元三九O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唯壹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階層。結果,所有的古籍、古碑很快就沒有人能解讀了。
相比之下,中國的秦始皇雖然也做過“焚書坑儒”的壞事,但他同時又統壹了中國文字。這相當於建立了壹種覆蓋神州大地的“通碼”使中國古代任何區域的歷史不再因文字的無人解讀而淹滅。”
批註: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壹沒有中斷,得以延續的文明。雖然歷史上也曾被異族統治過,但每壹任統治者對漢文化的推崇,讓這些文明得以流轉。感謝秦始皇發明的文字,使文化有了統壹的載體,也要感謝諸子百家的思想,讓後人對文化有崇拜之心。
(二)
“今天文明的最高原則是方便,使天下的壹切變得易於把握和理解。這種方便原則與偉大原則處處相背,人類不可能為了偉大而舍棄方便。因此,這些古跡的魅力,永遠不會被新的東西所替代。
但是正因為如此,人類和古跡就會遇到雙向的悲愴:人類因無所敬仰而淺薄,古跡則因身後空虛而弧單。”
批註:今天還有文明嗎?我們的後人會以什麽眼光看我們?是嘲笑我們的無知卻膽大妄為,還是為我們毀滅而嘆息?但我篤定,他們看我們的眼光中,壹定沒有我們看古人時的敬仰。
(三)
“不熱絡,也不容易破碎;不親昵,也不容易失望。中國古代與其他幾個文明古國交情不深,恩怨不大,這反而成了後來平和相處的基礎。”
批註: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偏居於世界的東方,自成體系,與世無爭。沒有受過別的文明的入侵,也同樣未將侵略的手伸向其它國家。比起因異族侵略而使文明中斷的埃及,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現在還能用文言文與古人對話。
(四)
“陵墓中的畫很值得壹看。例如,有壹幅壁畫描繪壹位帝王死後脫下冠冕,穿著涼鞋去拜見鷹頭神,並交出了自己的權杖。接下來的壹幅是,神接納了他,於是他也可以像神壹樣赤腳不穿涼鞋了。手無權杖腳無鞋,他立即顯得那麽自如。”
批註:原來,人壹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赤條條了無牽掛,果然,無束縛才是真自由!